jjybzxw |
2025-06-23 08:57 |
#法罗群岛(Faroe Islands)位于北大西洋深处,介于挪威、冰岛和苏格兰之间,是一个由18座火山岛组成的自治领地,隶属于丹麦,却固执地保留着自己的语言、传统和近乎原始的野性。
2019年4月,法罗群岛做了一件让全世界旅行者震惊的事:官方宣布“闭岛”三天,暂停热门景点的游客接待,进行生态修复。2020年4月,法罗群岛以“自然优先”,又实施了一次闭岛。
法罗群岛对国际旅行者始终保持着谨慎而克制的态度,每年时不时来一些“限流谢客”的举动,反而让更多人渴求踏上这片土地。
法罗群岛总面积约为1,399平方公里,若以纯陆地面积计算,略小于中国上海市崇明岛,大于香港。但这里的人口仅5.4万,为香港的0.07%。
就是这样一个由17个居民岛和一个无人岛组成的秘境,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全球最美岛屿之首,也曾上榜《孤独星球》全球最佳目的地榜单。
爱尔兰隐士僧侣可能是法罗群岛最早的定居者,据说他们在6世纪来到这里,带来了绵羊以及早期的爱尔兰语言。
但真正改变这片土地命运的,是那些来自挪威的北欧海盗。公元9世纪,当维京人的长船划破北大西洋的迷雾时,法罗群岛首次被纳入北欧文明的版图。
岛民骨子里仍是维京后裔,却又被海洋隔绝成独特的族群,他们的法罗语是古北欧语的活化石。
20世纪前,岛民靠捕鱼、养羊和收集海鸟蛋维生,生活近乎中世纪。二战后,工业化捕鱼让法罗突然暴富,但人们依然住在木屋里,屋顶铺着厚厚的草皮。
Grindadráp是法罗群岛延续千年的领航鲸捕猎传统,维京时代,岛民依靠鲸肉和油脂度过漫长的冬季。
鲜血染红海湾的照片引发全球动物保护人士震惊并谴责,但当地人依然坚持这项生存传统,领航鲸在北大西洋并非濒危物种,法罗人认为捕猎是可持续的(年捕约800头,占种群1%以下)。
虽然某些方面还保留着外界所不能理解的野蛮,但实际上法罗群岛经济以高于欧洲平均水平的速度稳步增长。法罗群岛的失业率仅为1%,鱼制品等海洋产业的生产发展良好,构成其经济基础。
而且听上去偏远孤绝,抵达法罗群岛的交通却比想象中要便利。法罗群岛唯一的国际机场是沃格岛机场(Vágar Airport, FAE),从国内出发基本都要选择抵达如哥本哈根、巴黎或奥斯陆后转机前往法罗群岛。在岛上 则是最灵活、最推荐的交通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法罗群岛不属于申根区,需单独申请丹麦签证并注明“适用于法罗群岛”。
是探索法罗群岛的最佳时间,6月到8月的平均气温在10℃至13℃之间,白昼极长,6月接近极昼现象,是一年中白天最长的月份之一,适合长时间户外活动,如徒步、观鸟、摄影等。
法罗群岛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但天气变幻莫测,前一秒阳光倾泻,下一秒就会是浓雾吞没群山,一天内可能经历晴、雨、雾、风的快速切换,记得随时带好雨具和保暖衣物。
群岛精灵 在法罗群岛,动物不是风景的点缀,而是这片土地真正的主人。它们沉默地穿行在风暴与晴空之间,比人类更懂得如何在这里生存。
法罗群岛在当地语言中被称为“Føroyar”,意为“羊岛”。约八万只法罗羊散布在十八座岛屿上,比人还多。
羊群如移动的云朵散落山谷,它们的毛被海风打湿,结成硬块,像披着破旧的羊毛斗篷。没人圈养它们,它们认得自己的牧场,认得回家的路。
高地奶牛长着刘海般的额毛,像被海盐黏住的蓬松拖把,冬天,牛群被赶进低地的仓房,夏天才放归山野。
矮小结实的法罗马肩高仅1.2-1.3米,约9世纪由挪威移民带来,与冰岛马同源,20世纪几乎灭绝,后经保护计划恢复,现存约90匹。
岛上约有200万只海鸟,有超过300种鸟类记录,而海鹦(Puffin)毫无疑问是法罗群岛的“明星鸟”,来这里的旅行者,十有八九都会为它们举起相机。
海鹦外形圆润,像穿着黑白礼服的杂技演员,橙红色的喙笨拙又鲜艳,翅膀短得几乎滑稽,圆眼睛透着憨态,却能在狂风中精准俯冲入海。
每年夏天,数十万只海鹦登陆米基内斯岛等西部岛屿,在悬崖缝隙中筑巢。
它们捕鱼时会叼住多条小鱼横向排列,每次都是嘴上挂着一串银光闪闪的战利品,非常有意思。
托尔斯港 托尔斯港(Tórshavn)得名于北欧神话中的雷神,位于斯特莱默岛(Streymoy)的东南海岸,是法罗群岛最大的城市和首府。
没有摩天大楼,没有车水马龙,托尔斯港只有不到2.3万人口,像个放大版的渔村,小到散步就能逛完市中心,却藏着维京人、丹麦商人和现代岛民层层叠叠的故事。
托尔斯港的老城区廷加内斯(Tinganes),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仍在使用的议会遗址之一,自9世纪维京人定居以来,法罗人就在这里召开露天议会。
城里随处可见木质结构的房屋,有着白色框架的窗户、草屋顶和小花园,但由于1673年这里曾经历一场大火,目前可见的大多数建筑都是在大火之后修建的。
1788年建成的托尔斯港大教堂坐落在山坡上,白色外墙,塔楼高耸,朴素而庄重。
每年的7月29日是法罗群岛日(Ólavsøka),是对挪威国王奥拉夫哈拉尔松二世(Ólavur Halgi)的纪念。
奥拉夫国王于1030 年7月29日在挪威斯蒂克莱斯塔德战役中阵亡,死后被封为挪威的守护神,人们认为他的死促成了法罗群岛后来的基督教化。
届时,许多法罗人都会涌入托尔斯港庆祝。人们在托尔斯港的街道上漫步,身着色彩缤纷的法罗群岛民族服饰,热情地和亲朋好友打招呼,参加欢乐的庆祝活动。
法罗群岛日庆祝活动的高潮和尾声是午夜歌唱(Miðnáttarsangur),通常大约10,000名法罗群岛人聚集在城镇广场上,于7月29日的午夜一起唱着新旧法罗语歌曲和民谣,并跳起传统的法罗群岛链舞(Føroyskur dansur)。
海上悬湖 在法罗群岛的瓦格岛(Vágar)西侧,藏着自然界最神奇的视觉把戏之一——Sørvágsvatn 湖。
当远眺时,湖水诡异地悬浮在北大西洋上空,形成一道令人屏息的奇观。
走近才发现,这不过是视角的把戏,湖面实际只高出海平面30米,但紧邻的百米悬崖制造了惊人的视觉落差。
通往悬湖的徒步小径铺满松软的苔藓,每一步都像踩在天然的羊毛地毯上。随着海拔升高,湖水的颜色从墨绿渐变为宝蓝,与远处深不可测的海洋形成鲜明对比。
海角瀑布 穆拉福苏尔瀑布(Múlafossur),又称海角瀑布,位于瓦格岛西岸的加萨达勒村(Gásadalur)村,被誉为“全世界最美的入海瀑布”。
瀑布如同大地的泪水,从陡峭的崖壁直直坠入北大西洋的怒涛之中,这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与世隔绝,直到2004年隧道贯通,才有游客到访。
站在瀑布边缘的观景台上,咸湿的海风夹杂着水雾扑面而来。在平静的夏日傍晚,夕阳会把海水染成金色,与银白色的瀑布构成一幅绝美的画面。
达兰加尔门 在瓦格岛和斯特莱默岛之间的海峡中,两座突兀的海蚀柱高达70米,静静矗立在汹涌的北大西洋中,这便是法罗群岛最具标志性的景观之一:达兰加尔门(Drangarnir)。
这个名字在法罗语中意为“门柱”,它们确实像是通往某个神秘世界的大门,巍然耸立于惊涛骇浪之中,见证着大洋的风云变幻。
摄影师们痴迷于在不同光线条件下捕捉达兰加尔门的样貌,日出时分,朝阳为石柱镀上金边,阴雨天时,它们又变成水墨画中的剪影。
这里属于私人领地,2019年后,为了保护这处脆弱的地质奇观,当地政府规定必须由持证向导陪同才能前往。
基尔丘伯乌尔村 基尔丘伯乌尔村(Kirkjubøur)坐落在斯特莱默岛的西南海岸,距离托尔斯港仅约15分钟车程。这个不到100人的小村庄,却是法罗群岛最富历史意义的定居点,承载着群岛的宗教、政治与文化记忆。
14世纪时,这里是法罗群岛唯一的主教座堂所在地,圣马格努斯大教堂(Magnus Cathedral) 的废墟至今仍矗立在村庄中心,象征着那段辉煌的过去。
圣奥拉夫教堂(Olavskirkjan)是法罗群岛最古老的仍在使用的教堂,建于12世纪,木结构黑教堂风格,内部极为简朴。至今仍用于礼拜和婚礼,夏季偶尔举办小型音乐会。
Kirkjubøargarður 农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持续有人居住的木屋之一,部分结构可追溯至11世纪,自1550年起由 Patursson 家族世代居住至今。
萨克森村 在斯特莱默岛西北角,萨克森村(Saksun)村像是从《指环王》里直接搬出来的霍比特人村落,静静躺在环形峡湾之中。
整个村庄的房屋都覆盖着厚厚的草皮屋顶,只有14位常住居民,却有一个博物馆和一间160多年历史的教堂。
当潮水退去时,村落前黑色的沙滩上会浮现一片镜面般的泻湖,完美倒映着群山,是无数游客为之心动的画面。
杰格夫村 在法罗群岛最东端的厄斯特岛(Eysturoy)上,杰格夫村(Gjógv)盘踞在嶙峋的海岸线上,被誉为法罗群岛最美的村庄。
杰格夫村沿着一条200米长的天然石槽而建,房屋随着峡湾的弧度自然排布。
彩色的木墙与黑色的玄武岩形成鲜明对比,却又奇异地融为一体。
沿着石槽边缘的石阶下行,两侧岩壁上密密麻麻布满了海鸟的巢穴。当地渔民至今仍用小船从这个天然港口出海。
乔尔努维克村 乔尔努维克村(Tjørnuvík)是法罗群岛最北端的村落,位于斯特莱默岛北岸,这里的沙滩是法罗群岛少有的细沙海滩,夏季常能看到当地孩子在海水中嬉戏。
村庄背靠高耸的群山,几十户人家沿着海湾呈弧形排列。村庄的名字在古法罗语中意为“池塘湾”,指代村口那片平静的浅水湾,与远处海浪的狂暴形成鲜明对比。
乔尔努维克最引人注目的,是矗立在海中的两块巨大岩柱——Risin og Kellingin(巨人与女巫)。
根据法罗民间传说,这两块巨石本是来自冰岛的巨人夫妇,企图将法罗群岛拖回冰岛,却在日出时被阳光石化,永远留在了这片海域。
米基内斯岛 米基内斯岛(Mykines)是法罗群岛最西端的岛屿,这里被誉为观鸟者的天堂,是北大西洋最重要的鸟类栖息地之一。
矗立在岛西海岸悬崖上的米基内斯灯塔,建于1909年,最初是为了指引渔船和商船安全通过法罗群岛险峻的西海岸,如今是人气颇高的打卡点。
抵达灯塔需要完成法罗群岛最著名的徒步之一——米基内斯灯塔步道(Mykinesholmur Trail)。这条路线从米基内斯村出发,全程约4公里(往返),需2-3小时。
途中需经过一座狭窄的木桥栈道,桥下是深达百米的峡谷,海浪在岩洞中轰鸣,下方是海鹦的巢穴,夏季成千上万只海鹦在悬崖上筑巢,最近距离仅数米。
卡尔斯岛 卡尔斯岛(Kalsoy)全长不过18公里,最窄处仅有1公里,因四座人工开凿的隧道贯穿山体,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笛子岛”。
岛屿北端的卡鲁尔灯塔(Kallur)孤独地矗立在悬崖之巅,这里是许多冒险者心中的圣地。
通往灯塔的小径沿着陡峭的山脊蜿蜒,两侧是令人眩晕的百米悬崖。
这里也是《007:无暇赴死》的取景地。
电影中詹姆斯·邦德纵身跃下的惊险场面,让全世界记住了这片摄人心魄的绝景。
米克拉达吕尔村(Mikladalur)的海豹人传说为这座岛屿增添了几分魔幻色彩。村口那尊青铜雕像Kópakonan静静诉说着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一位年轻女子爱上能化身为海豹的精灵,却因背叛誓言而招致灾祸。
图片来源 丹麦旅游局 / 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