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ybzxw |
2025-07-11 09:27 |
在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地区,有一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小城——阿维尼翁(Avignon)。
每年7月,这座宁静的古城都会被戏剧的激情点燃,成为全球戏剧爱好者的朝圣地,迎来一年一度的阿维尼翁戏剧节(Festival d'Avignon)。
今年的戏剧节将7月5日开始到7月26日结束。每年阿维尼翁戏剧节的海报上,总会出现三把钥匙,它们并不完全是装饰。
这三把钥匙,其中两把来自教皇,象征天堂与地狱的通道;一把来自中世纪的阿维尼翁古币,代表这座城的灵魂。1954年,它们被画进了节日海报,从此成为阿维尼翁的文化标识。
历史上的阿维尼翁曾被罗马皇帝哈德良指认为“帝国直辖城市”,后又因圣座迁移而成为基督教世界的中心,有“第二梵蒂冈”之称。
1947年,刚刚经历二战的法国百废待兴,整个社会亟需文化艺术作为一剂强心剂,注入大众饱受战争蹂躏的心灵。
法国著名戏剧家让·维拉尔 (Jean Vilar)受邀参加在阿维尼翁教皇宫举办的艺术活动。他拒绝了原本的演出提议,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上演三部全新的戏剧作品《理查二世》《托比和萨拉》《正午露台》。
其中,在教皇宫露天庭院上演的《理查二世》,其雄伟朴素的建筑风格与浑然天成的光线布景,既与原作相得益彰,又超越了传统戏剧剧场的空间局限。
三部剧,三种风格,三座舞台,让·维拉尔把戏搬进了城,也把阿维尼翁带进了戏里。维拉尔也顺理成章地成为阿维尼翁戏剧节的首位掌舵人。
次年,活动正式更名为“阿维尼翁戏剧节”,并从9月改到7月举办,一直延续至今。现在的戏剧节不仅能看戏,还能看展、看片、听讲座,四百多场活动热闹一整月,每年都有十几万人赶来阿维尼翁看戏。
阿维尼翁戏剧节分为“IN”和“OFF”两个单元,一个官方主舞台,一个民间自由灵魂。
IN 单元由法国官方出资邀请,汇集了欧洲乃至全球顶尖的戏剧艺术家,演出剧目涵盖经典与当代作品,形式多样,包括话剧、形体戏剧、默剧、音乐剧等。
IN 单元每年会提前公布排演节目单,60%的位子会在戏剧节开幕前几周被订完。教堂、修道院回廊等古迹,体育馆,花园,博物馆等30多处演出场地,将成为戏剧爱好者们的天堂!
其中最热门的场地当属矗立在阿维尼翁的老城心脏的教皇宫(Palais des Papes),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的哥特式宫殿建筑之一,作为14世纪天主教会的权力中枢,共住过7位教皇。
1995年,传奇神圣的教皇宫和阿维尼翁古城被列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
教皇宫的荣誉庭院 (La Cour d’honneur)已成为戏剧节历史上的辉煌见证,高乃依的《熙德》、莎士比亚的《理查二世》以及克莱斯特的《洪堡亲王》都曾在这里演出,恢弘的露天剧场可容纳2000多名观众。
今年5月,国际知名奢侈品品牌 Louis Vuitton 还首次在这里举办了一场时装秀。
2000年,路易威登的女装艺术总监 Nicolas Ghesquière 第一次造访阿维尼翁,在阿维尼翁戏剧节中, Bill Viola、Pina Bausch、Christan Boltanski 等艺术家的表演及装置,让他深受启发。
采访中他提到 Jean Vilar 的“不可能坚持”:“我实在是太喜欢这句话了,我不是说这里不能做时装秀,但的确是他们第一次做这样的事。”
而在路易威登,Nicolas 一贯擅长的就是将不可能变为可能,看似无关时装、甚至无关当代的场所,再次打破界限,成为一场不同“戏剧”的绝佳背景。
加尔默罗会修道院(Cloître des Carmes)是一个被古墙包围的迷人露天剧场,1967年起成为戏剧节的第二个官方演出场地。
它建于1267年14世纪,是阿维尼翁众多的13世纪修道院之一。在14世纪的鼎盛时期,它曾是这里最大的修道院。
每年戏剧节的演出都会等到太阳下山后开始,蝉声退场,凉风起,观众们才在微光中入座。
OFF 单元则诞生于1966年,是一个完全自由开放的平台,剧组自行出资,剧目内容无限制,为民间剧团和新锐艺术家提供了展示的机会。
与官方的 IN 单元不同,OFF 单元的灵魂在于“自由”和“独立”。这里没有统一的选角标准,也没有官方的门槛限制,任何人都可以在这里“演一出好戏”。
OFF 打破了传统戏剧的边界,将戏剧从传统的剧场中解放出来,彻底“接管”了整座城市。每天有上千场演出在剧院、酒吧、礼拜堂等各种空间上演,甚至在街头巷尾,都能看到戏剧的身影。
演员们主动出击,穿着戏服在人群中发传单、搞怪卖艺,时不时来一段即兴表演,将戏剧的魅力传递给每一个路人。
今年的 OFF 单元首次与 IN 单元同期开幕,依然不负“全城都是舞台”的称号,大大小小的演出约有1700场,让人目不暇接。
OFF 单元的开幕游行是每年戏剧节的重头戏之一。这场游行会在 OFF 开始前夕举办,身穿戏服的剧团演员们汇聚在街头,穿梭于古城的大街小巷,用他们的热情和创意宣布 OFF 的开幕。
游行从热闹的喜鹊广场(Place Pie)开始,一路狂欢,最后抵达OFF 戏剧村(Village du OFF)。
喜鹊广场是阿维尼翁的标志性地点之一,当游行开始时,这里瞬间变成了一个色彩斑斓的戏剧世界。
演员们身着各种奇特的戏服,脸上带着夸张的妆容,他们或跳舞、或歌唱,用各种方式吸引着观众的目光。游行队伍穿过古老的街道,沿途的观众们纷纷加入其中!
在 OFF 单元中,观众不再只是被动的观赏者,而是可以与演员互动,甚至参与到戏剧的创作中。许多即兴表演会邀请观众上台,与演员一起完成一场独一无二的演出。
赞那度特别推出南法9天7晚山海·田园·薰衣草,造访阿维尼翁,置身于这场属于艺术的时空旅程!沉浸式体验 的阳光艺术、田园牧歌和浪漫生活,来一场充满艺术氛围的!
· 梵高最后的驿站 · 艺术爱好者们一定知道在普罗旺斯,还藏着一个神圣的小镇——圣雷米。这里不仅是普罗旺斯的田园诗,更是梵高艺术生涯中最重要的转折点。
1889年5月,梵高因精神崩溃住进了圣雷米的精神病院,然而,正是在这段艰难的岁月里,他找到了艺术的救赎,并创作出了一系列震撼世界的杰作。
梵高在圣雷米的日子,是他一生中最痛苦却又最绚烂的时期。尽管疾病不断折磨着他,但这里的自然风光却成为了他心灵的慰藉。医院的庭院、橄榄树林、远处的山峦,甚至是窗外的麦田,都成为了他笔下的主题。
在这段时间里,他创作了约150幅油画,其中包括《星夜》《鸢尾花》等传世之作。这些作品色彩浓烈,笔触狂放,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与对内心世界的呐喊。
1890年3月,梵高生前唯一卖出的油画《红色葡萄园》在布鲁塞尔的一次展览上以400法郎(约合16英镑)的价格售出。这幅画是梵高最引人注目的普罗旺斯风景画之一,现收藏于俄罗斯莫斯科的普希金博物馆。
圣雷米的阳光明媚,四季分明,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梵高在信中曾多次提到,圣雷米的阳光让他感受到了生命的温暖和希望。这种阳光也孕育了他笔下那一片片灿烂的向日葵。
如今,圣雷米小镇已成为无数艺术爱好者和梵高迷们的朝圣地。驻足于梵高曾经住过的精神病院前,漫步在梵高曾经走过的小路,你可以看到他画作中的真实场景,仿佛走进了他的画中世界。
医院的庭院依旧宁静,橄榄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远处的山峦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壮丽。
· 薰衣草之乡 · 夏季正值普罗旺斯薰衣草盛放与收割的交汇期,也是一年中最热闹的薰衣草节 (Fête de la Lavande)。从阿维尼翁出发,不妨顺路深入“薰衣草之乡”。
这里的薰衣草田各有特色,无论是经典的瓦朗索勒、明信片般的塞南克修道院,还是小众的索村等,都能让人沉醉在这片紫色浪漫中。
瓦朗索勒高原(Valensole Plateau)坐落在吕贝隆山脉和阿尔卑斯山脉交汇处,海拔近600米的高原上,有着普罗旺斯最大、最壮观的薰衣草田。
瓦伦索勒作为薰衣草的故乡,是普罗旺斯看薰衣草花田的首选区域,夏日整个瓦伦索勒将沉浸在一片紫色的狂欢中。
夏季来到这里,还可以打卡薰衣草&向日葵双色田,一望无际的紫色花海与金黄的麦田、橄榄树交织,宛如油画。
瓦朗索勒薰衣草节(Fête de la Lavande)在7月第三个周日举办,节日期间会有传统歌舞、薰衣草收割表演、手工艺品市集,薰衣草精油、蜂蜜、香皂等特产可以购买。
瓦朗索勒的薰衣草精油品质极高,适合护肤、助眠,是必买薰衣草周边。还有薰衣草蜂蜜口感清甜,带有独特的花香。手工皂&香包也有着天然芳香,可作伴手礼。
· 南法产地葡萄酒 · 凭借独特的风土和有利的气候,普罗旺斯生产着一种非常迷人的桃红葡萄酒,一种自带地中海特质的葡萄酒。
普罗旺斯的风土受海洋和风的影响,共同创造了一个理想的环境,适合种植能酿造出桃红葡萄酒的葡萄品种。最常用的葡萄品种有歌海娜、仙粉黛、慕合怀特和西拉。
普罗旺斯的酿酒方法注重葡萄的轻柔压榨和低温发酵,这些方法能够保留葡萄酒的细腻香气和活泼风味。
位于普罗旺斯的朗格多克-鲁西永 (Languedoc-Roussillon) 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一葡萄酒产区。
鲁西永地区横跨南北走向的山脉和高原,坐落在西班牙、地中海、比利牛斯山脉和科比埃尔之间,被群山、海洋和三条河流所包围,是阳光最充足的法国葡萄酒产区,每年的日照时间超过320天。
鲁西永以 Vins Doux Naturels(VDNs) 甜加强型葡萄酒闻名,尤其是来自 Banyuls、Rivesaltes 和 Maury 的加强型葡萄酒。
鲁西永产区最常用的红葡萄品种包括歌海娜(Grenache)、慕合怀特(Mourvèdre)、西拉(Syrah)和佳丽酿(Carignan)。
探索这里的GRAVITY 酒窖,可以探索葡萄酒酿造的各个阶段,从葡萄栽培,到收获,再到酿造和混合,最后还可以品尝全系列有机认证葡萄酒。
图片来源 旅游局官方 / 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