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
正是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
老年人的健康需格外关注
您每天都做的这6件事
吃饭、喝水、吹空调、运动、洗澡、睡觉
如果方法不当,也可能给心脏带来意想不到的负担
甚至引发风险
掌握正确的夏季养生之道至关重要
西安中医脑病医院
门诊中医专家李省让提醒您
经常按摩以下4个穴位
对维护心血管健康颇有助益
具体是哪4个穴位?
一起来了解下吧!
1
夏天养生要以养心为主

夏属火,通于心,夏季心火易旺,暑热易扰心;汗为心液,过度出汗易伤心,所以夏天养生要以养心为主。
心主血脉,心一旦出现问题,会直接影响血液的运行与脉道的充盈,进而引发一系列与心血管系统相关的病变;心神失养或心神受扰,则会导致疲惫乏力、失眠、焦虑等问题。
2
可能会让你心脏带来负担的6件事


喝水太急:
炎热的夏季,人体更容易缺水,很多人都知道夏季需要多喝水,但错误的喝水方法,比如喝水太猛,其实很“伤心”。
喝水太猛,会增加心脏、肾脏负担,还会影响血压、心率。
如果喝冷饮,还会刺激肠胃,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 正确做法:
喝水时应小口慢饮,一次喝100-150毫升为宜。健康老年人每日饮水量1500-2000毫升为宜,心功能不全患者通常小于1500毫升,过量饮用可能增加心脏负担。


猛吹空调:
这种气温的急剧变化,可能会诱发血管痉挛,斑块破裂,血栓形成,从而发生心梗,尤其是对于动脉硬化较重的老年人。
但也不能不开空调、不吹风扇,特别是老年人,他们的皮肤温度感受器敏感性下调,可能会在“不觉得热”的情况下出现“隐性中暑”。
✅ 正确做法:
温度:空调温度应调整为26℃,这是夏季比较适宜的温度。
通风:保证房间内通风换气两次,且每次通风时间在30分钟以上。


剧烈运动使自己大汗淋漓:
夏季天气炎热,易出汗,汗为心液,过汗易伤心,还会消耗人体的阳气。
尤其是中老年人,一定不要在夏季过度运动,因为出汗多可能会使血压降低,还会导致血液黏稠及电解质紊乱,容易诱发心脏疾病、脑梗的发生。
✅ 正确做法:
运动方式以走路、八段锦、打太极拳、瑜伽等有氧运动为主,只要微微出汗就好。


洗冷水澡:
夏季人比较容易出汗,此时皮肤毛细血管处于扩张状态,如果突然洗冷水澡,会刺激血管收缩,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尤其是中老年人,以及有冠心病、高血压、中风病史和心律失常的人群,应尽量避免在夏天洗冷水澡。
✅ 正确做法:
水温:控制在38-40℃比较适宜,对心脏、血管、皮肤刺激比较小,也有助于保护心脏。
时长:洗澡时长控制在10-15分钟比较合适,就算要泡澡,最好也不要超过20分钟。

熬夜:
1. 耗伤阴津,加重夏季“气阴两虚”;
2. 诱发心脑血管夜间急症;
3. 加剧脾胃湿热滞留;
4. 加速退黑激素衰减。
✅ 正确做法:
1.晚上:最好在22:00前入睡,最晚不要超过23:00,睡够7-8小时。
2.白天:11:00-13:00心经当令,是养心的关键时刻,可以在吃完午饭后半个小时,睡20分钟左右为宜,午睡时间过长也可能增加心脑血管病风险。


饮食不当:
这五类食物老人夏天要少吃。

1. 盐:过食伤肾之阴阳
盐味属咸,归肾经,适量摄取有助维系体内水液平衡。然过量食用则易损伤肾阴与肾阳,导致水液代谢紊乱,可诱发水肿、血压不稳等问题。
✅正确做法:
每日食盐量控制在5克以内,规避咸菜、腊肉等高盐食品。高血压、心衰等心血管病患者建议减至3克以内。
2. 肥肉:滋腻碍脾,易生湿热
肥肉性质滋腻,过食易阻滞脾胃运化功能,致使湿热内生。常见表现为口中黏腻不爽、大便黏滞如胶、腹胀或腹泻。
3. 精粮:纤维匮乏,易助湿生痰
精制米面(如白米、精面、馒头、面条)经深度加工,膳食纤维损失严重。长期单一食用易削弱脾胃运化,味过甘则伤脾,湿浊内生,表现为痰多、皮肤油腻、排便困难等。
✅正确做法:
搭配燕麦、糙米等全谷物及杂粮,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4. 动物内脏:血肉有情,易生痰热
动物内脏(如肝、肾、脑)属中医“血肉有情之品”,虽有补益精血之效,但多甘温滋腻,过量食用易助长湿浊、滋生痰热。痰热互结可致失眠心烦、血脂异常,甚或增加心脑血管病风险。
✅ 正确做法:
健康人群宜少食动物内脏,烹饪时可配搭菠菜、芹菜等蔬菜,避免油炸、烧烤方式。
5. 油炸食品:加重痰湿,加剧瘀堵
油炸食品经高温烹制后,油脂含量剧增且性偏燥热,易加重体内痰湿与湿热之邪。长期食用可致血脂异常、血管瘀堵风险增高,促进肥胖及心脑血管疾病发生。
✅正确做法:以蒸、煮、炖等低温烹饪方式替代油炸。
3
拍打4大穴位 清热解暑助睡眠


劳宫穴——解暑除烦、泄热清心
位置:位于掌区,横平第3掌指关节近端,第2、第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的位置。
操作:双手掌心相对,相互拍击劳宫穴,每次1分钟左右即可。


神门穴——宁心安神、改善睡眠
位置: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伸肘仰掌,在手掌小鱼际肌近腕部可摸到一突起圆骨,在该圆骨下方、掌后第1横纹上、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可触及一凹陷处,按压有酸胀感,即为该穴。
操作:双手掌根相对,轻轻对击神门穴,每次1分钟左右即可。


曲泽穴——清心泻火,缓解燥热
位置:位于人体肘前区,属于手厥阴心包经的合穴,具体定位在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取穴时,可微屈肘关节,在肘横纹内侧(靠近躯干中线的一侧)触摸到明显的肌腱,其内侧的凹陷即为曲泽穴。
操作:用拇指按压或手拍打曲泽穴,每侧1分钟左右即可。


极泉穴——宽胸理气,泻火除烦
位置:位于腋区,在腋窝中央,即腋动脉搏动处。屈肘时可在腋窝中部触及动脉搏动,于上臂外展位取穴。
操作:用手轻柔挤捏,每侧1分钟左右,力度适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