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不加一滴水,鲜香滑嫩的排骨做法,好吃又不塞牙,上桌家人抢着吃  [9P] --]

武当休闲山庄 -> 生活妙招 -> 不加一滴水,鲜香滑嫩的排骨做法,好吃又不塞牙,上桌家人抢着吃  [9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姜谷粉丝 2025-09-03 09:59
不加一滴水,鲜香滑嫩的排骨做法,好吃又不塞牙,上桌家人抢着吃
今天去买排骨,老板问我要小排还是大排,我一时间不知道如何选择。卖肉老板告诉我,小排价格贵,大排价格便宜,它们的口感不一样,小排口感更嫩,肉更多。


大排其实是猪身上靠近前腿的部位,这个部位连着脊骨,所以骨头多。而且大排瘦肉多,肉质紧实,口感相对比较老。小排是靠近猪肚子的部位,含有脆骨,而且不含脊骨,骨头少,肉多,口感也比较嫩。
其实小排和大排也叫前排和后排,我们购买排骨的时候,一定要问清楚了。如果做糖醋排骨和红烧,我们可以选小排,如果炖排骨汤,我们可以选大排。


说起排骨,我们都吃过糖醋、红烧、炖汤的做法,但是排骨的做法不止这几种。今天分享一种潮汕人的家常做法:沙茶排骨,不加一滴水,鲜香滑嫩,好吃又不塞牙,上桌家人都抢着吃。


沙茶排骨的做法:
准备食材:小排2根、洋葱、大蒜、生姜、小葱。
所需调料:沙茶粉1大勺、盐1小勺、白糖1小勺、酱油1勺、米酒1小杯、淀粉1大勺。


1、排骨中加些淀粉,然后用手抓洗片刻,然后用水冲洗,洗干净后,排骨有点发白就可以了。这样清洗过后,排骨不需要焯水,就很干净了,吃起来也不腥。


2、洗干净的排骨沥干水分,加些蒜末,然后加入盐、白糖、酱油和沙茶酱调味,再加一大勺淀粉抓拌均匀,最后倒入食用油,挂上一层油,可以锁住水分。


3、准备一些洋葱、大蒜和生姜切丁。准备一个砂锅,放灶上开火烧热,再加适量油,开火烧热后放入葱姜蒜炒香,翻炒2分钟左右。


4、将腌制好的排骨一块块整齐码放在砂锅中,平铺在葱姜蒜上面,然后盖上盖子,开中小火焖10分钟。


5、准备一小杯米酒,然后沿着锅盖淋入,不加一滴水,继续焖煮10分钟左右,排骨就熟了,最后撒些小葱花即可。


排骨这样做,不炒也不炖,做法非常简单,肉质软嫩,好吃又不塞牙。

姜谷粉丝 2025-09-03 10:07
沙茶排骨的多样化家常做法
沙茶排骨是一道融合了浓郁酱香与排骨鲜嫩的家常菜,不同做法在调味、烹饪方式上各有特色,以下为你介绍几种常见的家常做法。

焖煮类沙茶排骨
沙茶焖排骨(搭配腐竹香菇)
食材包括排骨、黑胡椒粉、花椒粉、花椒油、糖、米酒、盐、老抽、蚝油、沙茶酱、腐竹、香菇等。先将排骨用多种调料腌制一小时,再将腐竹、香菇铺底,放上排骨并浇入沙茶酱、蚝油、米酒等调成的酱汁,大火焖8分钟后关火再焖3分钟即可。需注意沙茶酱、蚝油和老抽均有咸味,腌制时盐要少放。
压力锅沙茶排骨(省时省力)
排骨焯水后,用炒锅煸香小料和沙茶酱,加入盐、糖、生抽、老抽等调料炒香并煮开关火,将排骨和山药放入压力锅,倒入炒好的料,启动20分钟程序即可。此做法利用压力锅快速将排骨压至酥烂,山药的加入增加了口感层次。

蒸制与煎焗类沙茶排骨
蒸制沙茶酱排骨
猪排骨剁成段,将葱、姜、花椒剁成细末,与精盐、酱油、红糖、甜酱、酱豆腐汁、醪糟汁、五香粉等调料及少许汤调匀,与排骨拌合后加入沙茶酱拌匀,装入蒸碗用旺火蒸至酥烂。成菜酥烂鲜香,适合佐酒下饭。
煎焗沙茶排骨(广府潮汕风味)
排骨冲洗浸泡去血污,用盐、生粉、生抽腌制半小时,将沙茶酱、蒜蓉辣椒酱、料酒调稀。文火将排骨煎至两面焦黄,淋入调好的酱料,盖锅盖焖1分钟后翻面再焖1分钟,最后翻炒让酱汁均匀裹住排骨。该做法外皮焦脆,内部嫩滑,沙茶味浓郁。
沙茶排骨煲与特色做法

沙茶排骨煲
排骨焯水沥干,铸铁锅烧热下油,爆香姜、红葱头和沙茶酱,加入排骨翻炒,可根据喜好添加土豆等配菜,加入适量开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烧20分钟,加盐拌匀焖几分钟收汁即可。不同锅具用水量不同,双立人锅只需半杯水。
沙茶排骨煲仔饭
排骨中加入蒜蓉、沙茶酱、生抽、味精、盐、糖和油腌制,胡萝卜刨丝后与排骨拌匀,放入煲仔中制作成饭。做法简单,沙茶香味与米饭融合,是美味的家常主食。

烹饪小贴士
食材处理:排骨建议提前焯水或浸泡去血污,减少腥味;部分做法中加入生粉可使排骨煎制时外皮更易焦黄。
调味要点:沙茶酱本身味道浓郁,使用时需注意其他咸味调料(如盐、酱油)的用量,避免过咸;可根据个人口味调整沙茶酱用量,喜辣者可添加辣椒酱。
烹饪工具:压力锅、铸铁锅、蒸碗、煲仔等不同工具适用于不同做法,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以达到省时或特定口感的目的

沙茶排骨是一道结合了沙茶酱和排骨的美食,其营养价值主要来源于排骨以及沙茶酱的成分。以下是沙茶排骨的主要营养价值和功效:

1. 排骨的营养价值
蛋白质:排骨中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能够为人体提供必需的氨基酸,有助于身体组织的修复和生长。
脂肪:排骨含有适量的脂肪,能够提供能量,并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矿物质:
钙:排骨中含有丰富的磷酸钙和骨胶原,是良好的钙质来源,有助于维护骨骼健康,预防骨质疏松。
铁:排骨富含血红素铁,容易被人体吸收,有助于预防和缓解缺铁性贫血。
锌:锌是许多酶的组成部分,对于增强免疫力、促进伤口愈合具有重要作用。

维生素:排骨含有维生素B族,尤其是维生素B12,有助于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肌氨酸:排骨中的肌氨酸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让人体精力更充沛。

2. 沙茶酱的营养价值
沙茶酱是一种调味品,通常由虾酱、花生、芝麻、辣椒、姜黄等原料制成,具有独特的风味和一定的营养价值:

蛋白质:沙茶酱中的虾酱和花生提供了丰富的蛋白质,有助于补充人体所需的氨基酸。
脂肪:沙茶酱含有适量的植物脂肪和动物脂肪,能够提供能量,并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维生素:沙茶酱中的辣椒和姜黄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矿物质:沙茶酱中的虾酱和花生还含有钙、铁、锌等多种矿物质,有助于维持骨骼健康和预防贫血。

3. 沙茶排骨的综合功效
滋阴壮阳:排骨具有滋阴壮阳、益精补血的功效,适合体质虚弱、气血亏虚的人群食用。
强筋壮骨:排骨中的钙、磷等矿物质有助于增强骨骼强度,预防骨质疏松。
促进消化:沙茶酱中的辣椒和姜黄具有刺激胃肠道蠕动的作用,有助于改善消化不良和腹胀。
增强免疫力:沙茶排骨中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共同作用,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

4. 注意事项
热量较高:由于排骨和沙茶酱都含有较高的脂肪和热量,因此沙茶排骨不宜过量食用,以免导致肥胖。
胆固醇含量:排骨中的胆固醇含量较高,对于高血脂症和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应适量食用。
调味品的选择:不同品牌的沙茶酱成分可能有所不同,建议选择低盐、低糖的产品,以减少对健康的不良影响。
沙茶排骨不仅味道鲜美,还具有多种营养价值和健康功效。然而,为了保持均衡饮食,建议在食用时注意适量,并搭配其他蔬菜和粗粮。

沙茶排骨不同烹饪方式的热量差异
沙茶排骨的热量因烹饪方式和配料不同而有显著差异,以下是常见做法的热量参考:

沙茶粉丝蒸排骨:每100克热量约为198大卡,属于中等热量食品,减肥期间需控制摄入量。
台式沙茶糖醋排骨:每100克热量高达335大卡,因添加糖醋酱汁和油脂,热量显著高于清蒸做法,减肥人群应谨慎食用。
沙茶排骨的热量影响因素

烹饪方式
油炸类:如桥头排骨等油炸沙茶排骨,因高温油炸导致脂肪含量增加,每100克热量可能增加50-100大卡。
清蒸/炖煮类:热量相对较低,但需注意是否添加高糖、高油调料。
配料添加
主食搭配:如沙茶粉丝蒸排骨中的粉丝会增加碳水化合物含量,导致整体热量上升。
酱汁热量:沙茶酱、糖醋汁等调料本身含有油脂和糖分,会显著提高菜品热量。

健康食用建议
控制份量:减肥期间建议每次食用不超过100克,并减少其他高脂食物摄入。
搭配均衡:搭配蔬菜、杂粮等低热量食材,平衡整体膳食结构。
烹饪改良:选择清蒸、少油煸炒等方式,避免油炸;减少酱汁用量,改用天然香料调味。

沙茶排骨的适宜人群及注意事项
沙茶排骨是一道融合浓郁沙茶风味与排骨营养的菜肴,其适宜人群广泛,但需结合食材特性和食用场景合理选择。以下从核心适宜人群、慎食人群及食用建议三方面展开说明:

一、核心适宜人群
一般健康人群:沙茶排骨口感酥烂鲜香,富含蛋白质、脂肪及矿物质,适合作为日常佐餐或下酒菜品,尤其适合食欲正常、消化功能良好的成年人。
需要补充能量者:排骨提供优质蛋白质和热量,沙茶酱的风味可刺激食欲,适合体力消耗较大或需要增加营养摄入的人群。
无饮食禁忌的口味偏好者:喜欢咸香浓郁风味的人群,可将其作为多样化饮食的选择之一。

二、需谨慎食用的人群
感冒患者:沙茶排骨属于滋补性菜肴,感冒期间食用可能加重症状,类似西洋参等温补食材需暂停摄入。
消化功能较弱者:排骨肉质较难消化,沙茶酱含盐量较高,肠胃敏感或消化不良者过量食用可能引起腹胀、肠胃不适。
高血压、高血脂人群:沙茶酱通常含较高盐分和油脂,需控制摄入量,避免加重心血管负担。
特殊生理阶段人群:参考类似滋补汤品的禁忌,孕妇、哺乳期妇女应谨慎食用,如需尝试建议咨询医生(沙茶酱成分复杂,可能含药材或添加剂)。

三、食用建议与搭配
控制食用频率:具有食疗作用的肉类菜肴建议每周1-2次,避免过量摄入油脂和盐分。
搭配均衡饮食:食用时可搭配蔬菜(如冬瓜、海带)或杂粮,平衡营养并促进消化,尤其适合火气旺盛者调和饮食。

烹饪方式调整:
煲汤时建议小火慢炖,避免大沸导致肉质变硬、汤品浑浊;
可减少沙茶酱用量,或选用低盐版本,降低钠摄入。
沙茶排骨虽美味,但需结合自身健康状况合理食用,特殊人群建议优先咨询营养师或医生,确保饮食安全与营养均衡。


查看完整版本: [-- 不加一滴水,鲜香滑嫩的排骨做法,好吃又不塞牙,上桌家人抢着吃  [9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