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再战三折叠,华为还有惊喜吗? --]

武当休闲山庄 -> 数码讨论 -> 再战三折叠,华为还有惊喜吗?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jjybzxw 2025-09-05 09:46

出品 | 虎嗅科技组

作者 | 丸都山

编辑 | 苗正卿

头图 | 视觉中国

时隔一年,华为再次把“三折叠”拉回聚光灯下。

9月4日下午,华为正式发布新一代三折叠机型“Mate XTs非凡大师”,起售价格为17999元。

虽然全系价格较上代的Mate XT下调2000元,但在硬件层面,华为Mate XTs并没有特别亮眼的升级。毕竟,上代产品在设计上已经逼近了许多元器件的物理极限。

不过,在同样一种形态、差不多的硬件配置下,这一代的华为Mate XTs展现出了另外一种可能——手机、平板与PC之间的统一融合。

需要说明的是,这绝不是常规意义上那种“给应用做个19:18比例”的简单适配,而是真正在手机上尝试PC操作系统的逻辑,甚至是直接移植原版的PC应用。

另外,在本次发布会上,余承东在介绍新品时,还着重强调了这代华为Mate XTs搭载了“麒麟9020芯片”。而上一次麒麟芯片序列出现在发布会上,还是在2021年,这似乎足以说明,当前的华为已经解决了芯片全链路可控的问题。

三折叠怎么玩,华为想通了

炫酷,但好像没啥用。

对于大众消费者来说,在看到上代华为三折叠时,可能大部分人的第一感觉皆是如此。

原因在于,上代华为三折叠手机本质上并没有脱离双折叠手机的范畴,无外乎是在打开的分屏应用上更多一些,虽然近乎于16:10的屏幕比例已接近于传统直板智能机,但基于这块屏幕的卖点多以影音娱乐为主,这恐怕很难说完美匹配上目标用户的需求。

而在这代Mate XTs上,能够看出过去一年三折叠开发团队,的确有认真复盘过这一问题。

他们给出的方案是,把PC的体验平移到手机上。

应该说,华为并不是第一个提出“在折叠屏上拥有PC体验”的厂商,但在此之前,无论是操作逻辑还是软件应用,二者没有半毛钱关系。

首先来说说操作逻辑。传统的折叠屏手机几乎无一例外地把“分屏”作为核心功能,但我们可以想下在日常使用电脑时,除了作图等少数场景,有多少时间会以分屏的状态去使用?

因此,这种通过“分屏”去拓展使用场景所展现的意义,非常有限。

但在这代Mate XTs上,产品开发团队将电脑上的“多窗口 交互”搬到了手机上,用户可以自由缩放或拖拽窗口的位置,也可以让应用在桌面上实现“堆叠放置”,在保留PC操作习惯的同时,也不会牺牲单个应用所呈现的信息密度。

而在应用层面,华为还将PC版本的WPS、Wind金融终端、万兴脑图等软件“平移”到了Mate XTs上。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应用在Mate XTs上并不是以“折叠屏适配版”的形式存在的,而是具有完整功能的PC版本。

如果分别体验过这些应用的PC版和手机版,就能理解其中的区别有多大。以Wind金融终端为例,该应用在手机上只能进行较为基础的行情查看,而在PC和华为Mate XTs上,可在同一页面上同时显示强弱分析、涨跌分布、板块力量、市场资金流向等多达9个板块。

对于金融从业者来说,能在移动端完成深入地研究和分析工作,这在过去是无法想象的。

笔者认为,在三折叠的应用开发思路线上,Mate XTs产品团队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基于“三折叠”这个特性去做到“人无我有”。

在手机行业中,厂商之前围绕功能设计的相互借鉴屡见不鲜,但Mate XTs“能跑PC应用”这个特性,其他厂商可能无法借鉴。

而在硬件方面,华为还推出了全新的手写笔“华为M-Pen 3”,在Mate XTs上,这款手写笔可支持全屏批注、分屏摘录、提笔速记、隔空演示等功能。搭配上采用星闪连接技术、可折叠收纳的键盘,Mate XTs完全可满足办公需求。

总的来说,在这代MateXTs上,基于软硬件的协同突破,“三折叠手机”足以在部分场景下,胜任PC的角色。

三折叠,算是一门好生意吗?

截至目前,在主流的智能手机厂商中,只有华为在不遗余力地推进三折叠机型,尽管包括三星在内的厂商也有传言在跟进,但短时间内,围绕三折叠的生态建设,华为只能孤军奋战。

而从折叠屏市场现状来看,已经出现“阶段性萎缩”的苗头。根据第三方调研机构IDC的统计数据,今年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为6900万部,同比下降4.0%,折叠屏手机市场出货量为221万台,同比大幅下降14.0%。

可以看到,由于消费者对于折叠屏手机的换机需求并不稳定,因此该品类受到的冲击要更为明显,而目前来看,今年下半年智能手机市场大概率还会保持相对低迷的行情。

在这种背景下,三折叠手机还会是一门好生意吗?

首先要说,在折叠屏市场中,华为依然保持着一骑绝尘的优势。根据IDC的统计数据,今年二季度华为依旧保持着72.6%的市场份额,即便是上代产品Mate XT有着高达2万元的售价,但截至二季度,该系列机型的激活量仍然达到了48万台。

如此高的市场占有率,让华为有着其他厂商无法比拟的成本优势。因此,全新一代的三折叠产品的起售价格能够降低2000元。

这里需要说明下,本次价格下调并不符合折叠屏手机的一般规律。以华为首款折叠屏手机Mate X和换代款Mate X2为例,前者在发布时的起售价为16999元,后者的起售价则达到了17999元。

原因在于,初代折叠屏手机有着高昂的研发成本,最开始发布的Mate X完全无法摊平,甚至到了Mate X2时期,折叠屏项目的总成本仍未被抵消掉。

而进入“三折叠”时期,华为较高的出货量足以支撑第二代产品即下调价格,未来三折叠后续产品的价格很可能会进一步下探,从而实现良性循环。

因此,对于华为来说,三折叠市场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但对于其他厂商来说,现阶段恐怕还算不上是一桩好生意。


jjybzxw 2025-09-05 09:46
这是一篇深度解读华为新一代三折叠手机“Mate XTs 非凡大师”的科技产业观察文章,内容涉及产品技术、用户体验、行业趋势等多个维度。以下我将从核心亮点、产品定位创新、生态构建、商业逻辑与市场前景五大方面进行结构化分析与延展,帮助读者全面理解华为在三折叠手机这一细分赛道上的战略意图与未来潜力。

---

一、产品核心亮点:软硬协同突破,首次实现“PC级移动办公”

1. 硬件:三折叠形态的极限探索
华为Mate XTs延续了上一代的三折叠设计,屏幕展开后可接近10英寸平板尺寸,提供接近PC的视觉空间。尽管从核心硬件配置上看,升级幅度有限,但其设计本身已经逼近当前柔性元器件的物理极限,体现了华为在折叠结构、铰链工艺、屏幕耐久性等方面的持续精进。

2. 软件:PC操作逻辑的首次完整移植
不同于以往折叠屏手机“伪PC体验”(如简单分屏、比例适配),Mate XTs尝试将PC的操作逻辑完整地移植到移动设备上:
- 窗口自由拖拽、缩放和堆叠:用户可以在大屏上像使用PC一样多窗口操作,提升了多任务处理效率。
- 原生PC应用移植:如WPS Office、Wind金融终端、万兴脑图等专业软件,直接移植其完整功能版本,而非“手机简化版”,极大增强了生产力场景的可用性。
- 办公外设协同:搭配全新M-Pen 3手写笔与可折叠键盘(支持星闪技术),形成完整的移动办公生态。

3. 芯片回归:麒麟9020标志着华为芯片自主可控
此次搭载的麒麟9020芯片,是继2021年后华为芯片在公开产品中的再次亮相,象征着其在芯片研发、制造全链路能力的恢复。这对于华为在高端机型上的持续迭代至关重要,也释放出一个强烈信号——华为已具备不再依赖外部供应链的核心能力。

---

二、产品定位创新:从“炫技”到“实用主义”的关键一跃

1. 上代Mate XT的困境:形式大于内容
第一代三折叠手机Mate XT虽然凭借“全球最薄三折叠”、“屏幕展开最大”等噱头引发市场关注,但在实际使用场景中,多数用户仍将其视为“大屏手机”或“便携娱乐设备”,缺乏真正能替代PC的生产力价值。

2. Mate XTs的破局点:打造“移动PC替代品”
华为此次将三折叠的定位从“视觉冲击”转向“生产力工具”,瞄准的是高端办公人群、金融从业者、设计师等专业用户群体。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了功能升级:
- 应用层面:提供完整功能的PC级办公与分析软件。
- 操作层面:模拟Windows桌面逻辑,降低用户学习成本。
- 设备协同:手写笔+键盘+触控+语音的多模交互体系。

3. 用户价值重构:从“有没有”到“能不能用”
华为此次不再强调“有没有三折叠”,而是聚焦“能不能用得好”。这种从“形式创新”向“体验创新”的转变,是折叠屏手机走向主流的关键一步。

---

三、生态构建:打造属于三折叠的专属应用场景

1. 应用生态:PC级软件平移
华为与多家软件厂商合作,将原本仅支持PC的软件完整迁移到Mate XTs上,打破了移动设备“功能阉割”的限制。这种“跨平台生态融合”的尝试,标志着华为正在构建一个“折叠屏专属应用生态”。

2. 交互生态:多模态输入输出
华为M-Pen 3手写笔、可折叠键盘、星闪技术的支持,使得Mate XTs具备了PC级的输入输出能力。这种多模态交互体系,为三折叠手机在会议记录、远程演示、教学讲解等场景中提供了更丰富的可能性。

3. 系统级协同:HarmonyOS继续深化
HarmonyOS在本次Mate XTs上进一步强化了“超级终端”、“多设备协同”等功能,使得三折叠手机不仅是一个独立设备,更是连接笔记本、平板、PC、智慧屏等多终端的“控制中枢”。

---

四、商业逻辑:高定价下的“高端市场战略”

1. 定价策略:维持高端定位,但略有下调
起售价17999元虽依旧高昂,但相比前代下调2000元,显示出华为希望通过价格策略扩大用户群体,同时也可能意味着其成本控制能力有所提升。

2. 成本结构:规模化出货支撑良性循环
华为在折叠屏市场占有率高达72.6%,上代Mate XT即使定价2万元,激活量也达到了48万台。这种高市场份额使得华为在供应链、研发投入上更具优势,为后续产品价格下探提供空间。

3. 用户画像:瞄准高净值人群与专业群体
三折叠手机的用户并不以大众市场为目标,而是锁定金融、设计、教育、企业高管等高净值人群。他们更看重设备的生产力价值和品牌形象,价格敏感度相对较低。

---

五、市场前景与挑战:华为孤军奋战,未来仍需生态共建

1. 折叠屏市场阶段性萎缩,三折叠面临更大挑战
根据IDC数据,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14%,整体智能手机市场也呈下滑趋势。三折叠作为折叠屏中的“细分之细分”,面临用户认知度低、购买门槛高等问题。

2. 华为的“孤军奋战”与生态壁垒
目前只有华为在持续推进三折叠产品线,其他厂商如三星虽有传言,但尚未形成实质性动作。这意味着华为在构建“三折叠生态”时缺乏外部协同,必须独自承担软件适配、用户教育、市场推广等成本。

3. 未来趋势:三折叠或成“细分领域的爆款”
尽管整体市场尚小,但三折叠有望在特定领域(如金融、设计、移动办公)成为爆款设备。随着软件适配不断完善、价格逐步下探,三折叠手机或将成为高端用户“第二台设备”的首选。

---

总结:三折叠不是噱头,而是一次对未来移动计算形态的探索

华为Mate XTs非凡大师的发布,标志着三折叠手机从“炫技形态”向“生产力工具”的实质性转型。它不仅代表了华为在硬件设计、芯片能力、操作系统融合上的全面突破,更体现了其对未来移动设备生态的深远布局。

未来,三折叠能否成为主流,不仅取决于华为自身的技术积累,更需要整个行业在应用适配、交互设计、用户教育等方面协同推进。华为正在用一款产品,重新定义“手机应该是什么”,而这,正是科技企业最核心的创新精神。

姜谷粉丝 2025-09-05 10:39
华为MateXTs三折叠手机:从硬件形态到生态融合的突破
华为于2025年9月4日发布新一代三折叠机型“MateXTs非凡大师”,起售价17999元,较上代下调2000元34。尽管硬件层面未出现颠覆性升级,但通过软件生态重构与操作逻辑革新,华为试图将三折叠形态从“炫酷但实用性有限”的困境中突破,核心方向是实现手机、平板与PC的跨设备体验融合34。

核心升级:PC级体验的移动端移植
操作逻辑革新:告别分屏,引入多窗口 交互
突破传统折叠屏局限:上代三折叠手机以“分屏多任务”为核心,功能接近双折叠机型,主要聚焦影音娱乐场景,未能满足高效办公需求123。
PC化操作体验:新一代MateXTs支持多窗口自由缩放、拖拽与堆叠,保留电脑操作习惯的同时,避免单个应用信息密度损失,例如金融从业者可同时查看行情、分析数据而无需频繁切换界面134。
软件生态突破:完整PC应用平移至手机
原生PC应用适配:华为将PC版WPS、Wind金融终端、万兴脑图等软件直接移植到MateXTs,并非“折叠屏简化版”,而是保留完整功能。以Wind金融终端为例,移动端可同步显示强弱分析、资金流向等9个板块,实现专业级数据分析134。
办公配件协同:搭配全新华为M-Pen3手写笔(支持全屏批注、提笔速记)和星闪连接技术折叠键盘,进一步强化移动办公能力34。
硬件与市场:芯片回归与生态独占性
麒麟芯片回归:供应链突破的信号
麒麟9020芯片搭载:余承东在发布会上强调,MateXTs采用麒麟9020芯片,这是2021年后麒麟系列首次公开亮相,暗示华为已解决芯片全链路可控问题,为高端机型性能保障奠定基础345。
市场定位:生态壁垒下的差异化竞争
价格策略调整:起售价较上代降低2000元,依托华为在折叠屏市场的高份额(72.6%)摊薄成本,未来或进一步下探价格34。
生态独占性优势:“PC应用移动端运行”特性难以被其他厂商复制,短期内华为在三折叠领域仍将保持技术领先,尤其在金融、商务等专业场景形成差异化竞争力34。
行业挑战:需求稳定性与市场前景
折叠屏市场遇冷:IDC数据显示,2025年二季度中国折叠屏出货量同比下降14%,消费者换机需求不稳定,三折叠机型需通过场景化创新证明长期价值34。
生态孤注风险:目前仅华为推进三折叠技术,三星等厂商尚未跟进,生态建设需“孤军奋战”,软件适配广度与开发者支持将决定其能否突破小众市场


查看完整版本: [-- 再战三折叠,华为还有惊喜吗?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