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贾母的无能,你到底怕什么?连唯一的外孙女都保护不好[7P] --]

武当休闲山庄 -> 四大名著 -> 贾母的无能,你到底怕什么?连唯一的外孙女都保护不好[7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huozm32831 2025-09-13 17:32

在封建社会的桎梏下,能够拥有福气并得以善终的女子可谓凤毛麟角。那个时代,三从四德的礼教枷锁将女性的命运与家族男性紧密捆绑,父亲、丈夫、儿子中但凡有一人不堪,女子想要获得幸福便成了痴心妄想。纵观《红楼梦》中的女性群像,才华横溢者比比皆是:秦可卿这般聪慧过人的女子,仅因一个淫字就被逼得悬梁自尽,而真正的罪魁祸首贾珍却逍遥法外;王熙凤、贾探春若生于当代,定能成为叱咤商界的女强人,然而现实却是被远不如自己的贾琏一纸休书就落得哭向金陵事更哀的结局,探春更沦为家族政治联姻的牺牲品。

相较之下,林黛玉的出身更为显赫。这位出身钟鸣鼎食之家、书香门第的千金小姐,虽坐拥万贯家财、满腹诗书,却在父母双亡后举目无亲。当时的社会制度根本无法保障一个孤女的财产权益,她只能将全部身家托付给贾府,连性命都系于他人之手。反观现代,即便如沈殿霞这般早逝的母亲,也能通过信托制度为未成年女儿筑起财产保护的屏障。

表面看来黛玉还算幸运,贾母作为超品诰命夫人手握家族大权,又是真心疼爱这个外孙女。然而那首字字泣血的《葬花词》却道尽了她寄人篱下的辛酸:香巢已垒成却被无情摧毁;一年三百六十日,风霜刀剑严相逼的生存环境;渴望逃离这充满算计的牢笼却求而不得的绝望。在贾府中,以王夫人和薛家为首的金玉良缘派系视黛玉为眼中钉,必欲除之而后快。
令人费解的是,贾母作为四大家族中德高望重的核心人物,明明可以一言九鼎地促成木石姻缘,却始终态度暧昧。她虽时常笑称两个玉儿是小冤家,默许凤姐等人的撮合,却从未明确表态。这种犹豫或许源于多重顾虑:既担心与儿媳王夫人撕破脸面影响家族体面,又恐自己百年后黛玉在王夫人手下难以为继。但这种优柔寡断最终酿成悲剧——黛玉早逝,贾母毕生心血付诸东流,连带着宝钗也成了牺牲品。

细究贾府在四大家族中的地位,虽已外强中干,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从人丁来看,贾府尚有元春、探春等众多小姐公子,而薛家仅宝钗兄妹,史家唯余湘云,王家除王子腾外也鲜有子嗣。政治影响力方面,贾母不仅是贾府的精神领袖,更是四王八公集团中备受尊崇的人物,北静王府对其都礼让三分。相较之下,王夫人作为儿媳在礼法上天然低贾母一等,薛家更是需要仰仗贾府鼻息。

贾母的拖延策略本意是等薛家因宝钗年长而退让,却忽略了自身年事已高的现实。这位历经沧桑的老人或许过于在意维持表面和谐,在关键问题上畏首畏尾,最终导致所有相关者都陷入悲剧漩涡。在保护至亲骨肉这件事上,这位素来精明的老太太终究难逃封建家长的局限性,其思虑过度反而葬送了外孙女的一生幸福。


没脸见人 2025-09-15 13:30
能维持大家族的平稳运转,老太太还是有能力的

姜谷粉丝 2025-09-27 17:06
贾母未能保护林黛玉的深层原因探析
贾母作为《红楼梦》中贾府的最高权威,对林黛玉的悲剧命运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种“无能”并非单纯的个人能力不足,而是多重因素交织下的必然结果,既涉及封建家族权力结构的制约,也源于其自身决策的局限性。

封建礼教与家族权力结构的桎梏
女性权力的依附性本质:在“三从四德”的封建体系下,贾母的权力本质上依附于丈夫贾代善的爵位和儿子贾政的地位。尽管她身为超品诰命夫人,却需通过男性亲属间接行使影响力。这种结构性缺陷导致她在面对王夫人(贾政正妻)与王子腾(王家实权人物)的联合势力时,难以彻底撕破脸面4。
家族利益优先的权衡:贾府虽外强中干,但仍需维持“四大家族”的联姻网络。王夫人背后的王家(王子腾官至九省都检点)与薛家的商业势力,对贾府的财政和政治地位至关重要。贾母若强行促成“木石姻缘”,可能引发家族内部分裂,甚至动摇贾府与王家、薛家的联盟12。
贾母自身决策的矛盾与局限
态度暧昧的战略失误:贾母虽默许王熙凤等人撮合宝黛关系,却始终未明确表态支持“木石姻缘”。这种犹豫源于双重顾虑:既担心自己百年后黛玉在王夫人手下无依无靠,又不愿因婚姻问题与儿媳公开决裂。最终,拖延战术导致黛玉错失最佳保护时机,也让王夫人、薛家有机可乘12。
对黛玉的“疼爱”与现实考量的冲突:贾母对黛玉的关爱更多体现在物质供给(如安排潇湘馆、配备丫鬟),却忽视其核心需求——婚姻保障与家族地位。她明知黛玉“一年三百六十日,风霜刀剑严相逼”,却因顾虑黛玉体弱(难生育)、性格敏感(得罪周瑞家的等下人),逐渐动摇了联姻的决心3。
外部势力的挤压与黛玉的弱势处境
“金玉良缘”派系的围剿:以王夫人、薛姨妈为核心的利益集团视黛玉为眼中钉,通过“绣春囊事件”、抄检大观园等手段逐步削弱其生存空间。薛家更是以“寄居”为名长期渗透贾府,利用宝钗的“贤淑”形象与黛玉的“孤高”形成对比,动摇贾母与宝玉的决心12。
黛玉的孤女身份与财产困境:作为父母双亡的孤女,黛玉的财产继承权在封建制度下无法得到保障,只能依赖贾府庇护。这种经济依附性使其在权力斗争中毫无议价能力,即便贾母全力支持,也难以改变其“寄人篱下”的本质12。
悲剧的必然性:多重因素下的无解困局
贾母的“无能”本质上是封建家族制度与人性弱点共同作用的结果。她既受限于女性权力的结构性困境,又受制于家族利益与个人情感的撕扯,最终导致黛玉早逝、宝玉出家的悲剧。这一结局不仅是个人悲剧,更是封建礼教对个体命运的碾压——即便是贾母这样的顶层权贵,也无法突破时代的桎梏,保护自己真正珍视的人


查看完整版本: [-- 贾母的无能,你到底怕什么?连唯一的外孙女都保护不好[7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