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黛玉嘲讽袭人为好嫂子,为何被宝玉当面指责她给袭人招骂名儿?[7P] --]

武当休闲山庄 -> 四大名著 -> 黛玉嘲讽袭人为好嫂子,为何被宝玉当面指责她给袭人招骂名儿?[7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huozm32831 2025-09-18 14:58

这段情节其实存在两个关键误解。首先,黛玉称呼袭人好嫂子并非出于嘲讽;其次,宝玉说她在给袭人招骂名,但也不是在指责她。

事情要从端午节的家宴说起。那天的宴会不欢而散后,宝玉闷闷不乐地回到自己房间,因为一些琐事和晴雯发生了争执。袭人闻声赶来劝架,没想到反而让局面更加混乱。就在三人闹得不可开交时,黛玉突然推门,于是就有了那句好嫂子的玩笑话。
宝玉向来最懂得怜香惜玉。这次会和晴雯吵架,主要是因为他心情本就低落。书中写道:宝玉心中闷闷不乐,回至自己房中,长吁短叹。而黛玉之所以有心情开玩笑,恰恰是因为她情绪不错。书中提到她人以为喜之时,他反以为悲,这次宴会大家兴致不高,黛玉反而没觉得怎样。

虽然大观园里未必人人都知道袭人和宝玉的亲密关系,但以黛玉的聪慧,肯定早就察觉到了。黛玉追求的是纯粹的精神恋爱,正如她说的我是为我的心,所以对宝玉和丫鬟们的肉体关系并不在意。正因如此,她才能如此轻松地开起两人的玩笑。

不过这个玩笑确实来得不是时候。就在刚才,晴雯还尖刻地讽刺袭人:你们那些偷偷摸摸的事,别以为我不知道。凭什么说'我们'?你连个正经'姑娘'的名分都还没挣到呢,不过和我一样是个丫鬟,也配说'我们'?
在《红楼梦》中,姑娘这个称呼有多重含义。可以是对小姐的尊称,比如林姑娘、宝姑娘;也可以是对高级丫鬟的客气称呼;还可以指代少爷的侍妾。晴雯说袭人连个姑娘还没挣上去,就是在讽刺她虽然和宝玉有私情,却还没有正式的名分。

宝玉立即反驳道:你们不服气,我明天就偏要抬举她。宝玉对袭人感情很深,加上前一天不小心踢伤袭人导致她吐血,正满心愧疚,自然要维护她。

就在这剑拔弩张的时刻,黛玉出现了。书中描写:晴雯在旁哭着,方欲说话,只见林黛玉进来,便出去了。晴雯是个心气极高的姑娘,她的自尊心超越了阶级的界限。正因为这份自尊,她连诉苦都不愿意。后来被王夫人责骂时,她甚至不愿告诉宝玉,更别说求救了。这份自尊最终害了她,却也赋予了她人格的高贵。

但此刻的宝玉正在气头上,注意不到晴雯的高贵品格,只看到她用袭人和自己的私密关系攻击袭人,让袭人无力招架。


tony1313 2025-09-25 10:35
正所谓,红楼梦看一遍,就有一遍的体会

姜谷粉丝 2025-09-27 17:49
黛玉称袭人为“好嫂子”的背景与意图
在《红楼梦》第三十一回中,怡红院因晴雯与袭人争吵陷入僵局,宝玉盛怒之下要撵走晴雯,众人跪地劝解。此时林黛玉突然出现,以“大节下怎么好好的哭起来?难道是为争粽子吃争恼了不成?”化解尴尬,随后拉着袭人称呼“好嫂子”,试图调解矛盾。

从语境来看,黛玉此举表面是为晴雯解围,但其称谓背后暗含复杂的社交逻辑:一方面,她可能察觉袭人与宝玉的亲密关系,以“嫂子”调侃二人;另一方面,结合古代称谓规则,“嫂子”并非妾室的合理称呼(若袭人未来为妾,黛玉作为正妻应称“姐姐”),这一称呼暗含对袭人身份的微妙否定,甚至可能暗示希望某方退出宝玉的婚姻选择。

宝玉“指责”黛玉的深层原因
宝玉所谓“给袭人招骂名儿”的表态,并非单纯指责黛玉,而是多重情绪与利益的综合反应:

维护袭人的隐私与尊严:晴雯此前已公开戳破袭人与宝玉的“私密关系”,称其“连个姑娘还没挣上去”(“姑娘”在当时可指少爷侍妾,晴雯借此讽刺袭人未获公开认可)。宝玉因前一日误踢袭人致其吐血,本就心怀愧疚,黛玉此时再以“嫂子”调侃,无异于将二人隐私公之于众,进一步加剧袭人的难堪。
对黛玉行为时机的不满:宝玉当日因端午节家宴不欢而散,本就“心中闷闷不乐”,晴雯与袭人的争吵更让他情绪失控。黛玉却在此时以轻松口吻调侃,未顾及场合的敏感性,宝玉认为此举可能引发他人对袭人的非议,故出言阻止。

阶级伦理与情感立场的冲突:宝玉虽与黛玉情投意合,但袭人作为“通房丫鬟”,其地位需依赖主子的庇护。宝玉既要维护黛玉的“主子”身份,又需保护袭人的“奴才”尊严,二者间的平衡在争吵中被打破,最终选择优先维护袭人的实际利益。
各方关系与利益的暗流涌动
这一事件折射出贾府内部复杂的权力与情感博弈:

黛玉与袭人的关系演变:黛玉最初对袭人曾有拉拢之意,因其默认袭人为贾母内定的“宝二奶奶”,讨好袭人符合自身利益。但黛玉心直口快的性格(如多次揶揄袭人)与晴雯对袭人的排挤,让袭人逐渐感到威胁,转而与“温柔贤惠”的宝钗结盟。
宝钗对袭人的策略性认可:宝钗在宝玉挨打后仍称袭人为“袭姑娘”,以温和态度默认其未来姨娘身份,与黛玉的调侃形成对比,进一步推动袭人倒向王家阵营。

晴雯的悲剧伏笔:晴雯因“心比天高”的自尊,拒绝向宝玉诉苦,其对袭人的讽刺虽出于阶级不平,却成为日后被王夫人撵出贾府的诱因之一。
综上,黛玉的“调侃”与宝玉的“指责”,本质是贾府主子与奴才、情感与利益、公开规则与私密关系交织下的必然冲突,也为后续袭人与黛玉、晴雯的悲剧命运埋下伏笔。


查看完整版本: [-- 黛玉嘲讽袭人为好嫂子,为何被宝玉当面指责她给袭人招骂名儿?[7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