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三国演义》这部经典小说里,吕布被塑造成天下无双的猛将,威风凛凛。但翻开正史《三国志》,我们会发现真实的吕布形象大相径庭。历史上的吕布反复无常,背信弃义,除了能对付一些实力较弱的黄巾军外,几乎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战绩。更令人意外的是,在与李榷、郭汜的交锋中,这位飞将竟然两次被对方击败,完全不像小说中那般所向披靡。

说到关羽,很多人的印象都来自《三国演义》的精彩描写。小说中的关二爷威风八面:手持青龙偃月刀,胯下赤兔马,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忠义无双。但正史记载却有所不同:虽然关羽确实斩杀了颜良,但文丑并非死于他手,过五关斩六将更是小说家的艺术创作。即便后来丢失,也是形势所迫,并非关羽大意所致。

论个人武艺,关羽堪称三国第一猛将。《三国志》记载,在官渡之战中,关羽单枪匹马冲入袁绍大军,在万军丛中直取颜良首级。这一壮举在正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没有偷袭,没有取巧,纯粹靠过人的武艺。想象那个场景:关羽一人一骑,如入无人之境,在刀光剑影中直取敌将首级。就连吕布这样的猛将,在关羽面前也黯然失色。

建安二十四年的樊城之战更是关羽军事生涯的巅峰。他率军围困曹仁,曹操派于禁、庞德率七军来援。恰逢汉水暴涨,关羽巧妙利用水势,水淹七军,生擒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这一战打得曹操甚至考虑迁都避其锋芒,足见关羽的威慑力。

然而英雄也有末路。在这场战役后期,面对曹魏的徐晃、张辽和东吴吕蒙、陆逊的夹击,加上糜芳等人的叛变,关羽最终功败垂成。但细究战局就会发现:若非东吴背盟偷袭,以关羽当时的军威,未必会落得败走麦城的结局。正如史书记载,曹魏当时已被逼到考虑迁都的境地,关羽的军事才能确实令人叹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