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4种运动被称为“长寿运动”,每天选一种坚持30分钟,健康长寿[11P] --]

武当休闲山庄 -> 医疗保健 -> 4种运动被称为“长寿运动”,每天选一种坚持30分钟,健康长寿[11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huozm32831 2025-09-25 20:06

64岁的陈伯原本是个"宅老人",整天在家看电视,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半年前体检时发现血压、血糖都偏高,医生建议他加强运动。在儿子的鼓励下,他开始尝试不同的运动方式。
起初他选择了慢跑,但膝盖受不了;转而尝试游泳,学了两天就放弃了;做仰卧起坐,还把腰扭伤了。最后在社区老人的带动下,他加入了乒乓球小组。
令人惊喜的是,坚持三个月后,他不仅体重减轻了5公斤,血糖恢复正常,还结交了一群球友,整个人都变得精神焕发。"没想到运动不仅让我身体变好,还让我的晚年生活变得这么精彩!"

一、最佳延寿运动,全因死亡率降低47%
《老年科学》上一项针对183个国家、9.5万余名运动员进行了调查,运动员分别进行了44个运动项目,通过分析发现挥拍类运动可让男女性寿命延长5.7年、2.8年。
除了可以延长寿命外,经常进行挥拍类运动还与全因死亡率下降47%相关,相较于游泳、散步的28%和36%高出了许多。

无独有偶,《英国医学杂志》上一项针对8万余名平均年龄52岁的成年人进行为期9.2年的随访研究指出,挥拍类运动与全因死亡下降47%、心血管死亡风险下降56%相关。
此外,美国医学会杂志子刊上的一项综合研究对比了游泳、跑步、散步以及挥拍类运动对延寿的作用,结果发现挥拍类运动最能帮助中老年人长寿。
为什么挥拍类运动是最佳的延寿运动呢?
因为这类运动在过程中需要调动体内多个肌肉群,且需要手眼协调,在击球的一刹那有绝对的爆发力。坚持进行运动对提高身体协调性、柔韧性以及耐力均有好处,大脑也会处于活跃状态下,可帮助延缓大脑衰老、保护心血管健康。

二、想离长寿近一点,找到适合你的运动
虽说挥拍类运动对健康有很多好处,但并不适合所有人,如本身罹患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高血压控制不良以及有骨质疏松的人群均不建议进行。这些人群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以下几个运动进行锻炼。
1、游泳
高血压患者可适当进行游泳锻炼,游泳可锻炼到全身肌肉,改善全身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对中老年人出现的动脉硬化、呼吸器官机能减退都能一定程度延缓,可让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下降41%。

2、有氧健身操
有氧健身操可显著提高心肺功能,让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变好。有研究发现,经常进行有氧健身操的人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会下降36%、全因死亡风险会下降27%。
3、快走
快走是个门槛很低的运动,适合大部分人群。在走路的时候建议心率保持在最大心率的60~70%为宜,长期坚持对改善心肺功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均有帮助。

三、研究发现:运动延寿有个前提!
《欧洲流行病学杂志》上发表过一项由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进行的研究,研究人员对2万多对双胞胎从青年时代到生命终章的运动习惯、生物年龄以及死亡情况进行了记录。
通过分析发现,运动与生理衰老的减缓、死亡风险降低相关,但是运动并非越多越好,二者之间存在U型曲线。完全不运动的人,身体老化的速度最快;过度的运动不仅不会给身体带来额外获益,反而会给身体造成负担,让老化的速度加快。

对此,研究人员分析认为适当运动可改善心肺功能、免疫功能以及代谢功能等,从而延缓生物衰老;而运动过量时身体会过度疲劳,产生慢性炎症,反而会促进组织老化、损伤。
想要判断自己是否运动过量,可根据运动时的身体状况来判断,如运动时能说话但是不能唱歌,即为中等强度运动,无法连贯说话即为高强度运动。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主任王健提醒,运动中出现肌肉过度酸痛、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等表现说明运动过量;过程中一旦出现心悸、心慌症状要立即停止运动。

四、老年人少做3种运动,练越多越伤身
过度进行运动会让血管承受很大的压力,可能会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且长时间过量运动会让心血管持续高负荷,心脏也会因此而负担过重,容易引起心肌损伤、心肌炎等问题。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群,这几种运动最好不要做。
1、仰卧起坐
仰卧起坐会给颈椎和腰椎带来较大的压力,本身腰椎、颈椎有退化的老年人,进行仰卧起坐会让退化进一步恶化。

2、杠腿运动
杠腿运动是指一条腿在地上,另外一条腿在杠子上循环摩擦的运动,该运动可按摩肌肉、促进血液循环。但对于有血管硬化、身体瘦弱等问题的老年人,进行该运动容易损伤腿部静脉,加速血管堵塞。
3、倒着走路
很多老年人有不同程度的关节、骨痛以及骨质疏松问题,且协调力也不及年轻人,在倒着走路时会给关节带来较大负担,甚至会摔倒,十分危险。

jjybzxw 2025-09-25 23:29
运动是长寿的“良药”,但选对方式才有效!  
——从陈伯的转变看中老年人科学运动指南  

64岁的陈伯曾是个“宅老人”,半年前因体检发现血压、血糖偏高,在医生建议下开始尝试运动。从慢跑伤膝、游泳放弃到仰卧起坐扭腰,最终在乒乓球小组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坚持三个月后,他不仅体重减轻、血糖恢复正常,还结交了一群球友,整个人精神焕发。陈伯的故事印证了科学运动对健康的巨大价值,但如何选择运动、避免误区,才是中老年人延年益寿的关键。  

---

一、挥拍类运动:最佳延寿选择,但需量力而行  
数据支持:全因死亡率降低47%  
- 《老年科学》对183个国家9.5万余名运动员的调查显示,挥拍类运动(如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可使男性寿命延长5.7年,女性延长2.8年,全因死亡率下降47%,远高于游泳(28%)和散步(36%)。  
- 《英国医学杂志》对8万余名成年人的9.2年随访指出,挥拍类运动与全因死亡风险下降47%、心血管死亡风险下降56%相关。  
- 美国医学会杂志子刊的综合研究也证实,挥拍类运动对中老年人延寿效果最佳。  

为何挥拍类运动如此有效?  
- 多肌肉群调动:击球时需协调手臂、肩部、腰部、腿部肌肉,增强全身力量。  
- 手眼协调与爆发力:快速反应和击球动作能提升大脑活跃度,延缓认知衰退。  
- 心血管保护:规律运动可降低血压、改善血脂,减少动脉硬化风险。  

适用人群与禁忌  
- ✅ 适合:关节健康、血压控制良好的中老年人。  
- ❌ 禁忌:严重心血管疾病、高血压未控制、骨质疏松人群(易因快速移动或跌倒受伤)。  

---

二、替代方案:根据身体状况选择运动  
若无法进行挥拍类运动,以下选择同样有益健康:  

1. 游泳:高血压患者的优选  
- 益处:全身肌肉参与,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可延缓动脉硬化,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41%。  
- 注意:水温不宜过低,避免突然入水导致血压波动;建议每次30分钟,每周3-4次。  

2. 有氧健身操:提升协调性与心肺功能  
- 益处:显著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身体灵活性;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下降36%,全因死亡风险下降27%。  
- 注意:选择低冲击动作(如步行操、太极操),避免跳跃或快速扭转。  

3. 快走:门槛最低的“长寿运动”  
- 益处:适合大部分人群,改善心肺功能,降低心血管风险。  
- 强度建议:心率保持在最大心率的60-70%(最大心率=220-年龄);每日30分钟以上,每周5次。  

---

三、运动延寿的前提:避免“U型曲线”陷阱  
研究揭示:运动过量反而加速衰老  
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对2万多对双胞胎的研究发现,运动与生理衰老减缓、死亡风险降低相关,但存在U型曲线:  
- 完全不运动者,身体老化速度最快。  
- 过度运动者(如长期高强度训练),慢性炎症增加,组织老化加速,死亡风险可能上升。  

如何判断运动是否过量?  
- 主观感受:  
  - 中等强度:能说话但不能唱歌。  
  - 高强度:无法连贯说话。  
- 身体信号:  
  - 肌肉过度酸痛、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提示运动过量)。  
  - 心悸、心慌(立即停止运动)。  

专家建议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主任王健提醒:  
- 运动后次日无疲劳感,说明强度合适。  
- 避免突然增加运动量,需循序渐进。  

---

四、老年人需避开的3种高危运动  
1. 仰卧起坐:损伤颈椎与腰椎  
- 风险:老年人颈椎、腰椎退化,仰卧起坐会加重椎间盘压力,可能导致神经压迫或疼痛。  
- 替代:平板支撑(增强核心,减少脊柱压力)。  

2. 杠腿运动:加速血管堵塞  
- 风险:腿部循环摩擦可能损伤静脉,尤其对血管硬化、瘦弱者,易引发血栓。  
- 替代:踝泵运动(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安全简单)。  

3. 倒着走路:易摔倒,加重关节负担  
- 风险:老年人平衡力下降,倒走易跌倒;关节退变者可能加重骨关节炎。  
- 替代:正走结合慢跑(控制速度,穿防滑鞋)。  

---

结语:科学运动,让晚年更精彩  
陈伯的经历告诉我们,运动是长寿的“良药”,但选对方式、控制强度才是关键。挥拍类运动虽好,但需根据自身条件调整;游泳、有氧操、快走等低冲击运动同样有效。同时,避免过度运动和高危动作,倾听身体信号,才能让运动真正成为健康的助力。  

这个秋天,从一次适合的运动开始,让身体和心情一起焕发新生! 🏸🚶♂️💦


查看完整版本: [-- 4种运动被称为“长寿运动”,每天选一种坚持30分钟,健康长寿[11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