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都听过一句话,肝脏是一个“沉默的器官”。它不怎么喊疼,不会像胃一样一出问题就翻江倒海,也不像关节,一受凉就立刻酸痛。 正因为如此,很多肝脏疾病往往拖到很晚才被发现,而肝脏肿瘤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个。 医生提醒,平时身体明明没什么特别的感觉,可一旦频繁出现一些异常,就得高度警惕,因为那可能已经不是早期了。 尤其是严重乏力和消瘦、出血倾向以及腹水,这三种表现,往往意味着病情已经进入较严重的阶段。 
首先要说的就是严重乏力和消瘦。一般人如果偶尔觉得累,或者体重掉了一点,可能不会放在心上,觉得休息一下就好了。 但肝脏出现问题时,这种“累”会和普通劳累不一样。患者常常会感觉怎么休息都恢复不过来,走几步路就气喘,甚至连原本轻松的家务都变得力不从心。 与此同时,体重往往快速下降,一个月内可能掉好几公斤,而饮食并没有明显减少。 这是因为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一旦被肿瘤破坏,蛋白质和能量的合成能力下降,肌肉和脂肪会被迅速消耗掉。 
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显示,超过八成的肝癌患者在确诊时存在明显的消瘦和乏力。换句话说,这种异常并不是简单的老了、虚了,而是身体在发出严重警告。 倘若老人家突然间体重掉得很快,家人千万别只以为是胃口不好,要考虑是不是肝脏出了问题。 然后是出血倾向,这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一个表现。平时可能只是刷牙时牙龈出血、皮肤一碰就青一块,但在肝脏肿瘤患者身上,这类情况会越来越频繁。 原因在于,肝脏负责合成多种凝血因子,一旦肿瘤让肝功能下降,血液凝固功能就会大打折扣。严重时可能出现鼻出血不止,甚至消化道大出血。 
相关临床数据显示,约有三分之一的肝癌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问题。这种情况下,不仅仅是生活质量下降,更危险的是可能随时发生大出血危及生命。 很多人误以为这是单纯的牙周病或者小毛病,殊不知背后可能隐藏着肝功能急剧恶化。年纪大的人如果频繁出现无法解释的出血情况,一定要去做肝功能和影像学检查,别拖。 再来说腹水,这是更容易被忽视但也最典型的一个信号。腹水其实就是腹腔里出现了大量液体,肉眼看上去肚子明显鼓起来,但体重却在下降。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肝脏受损后,血液里的蛋白水平下降,血浆胶体渗透压不足,加上门静脉压力升高,就会让液体不断渗出到腹腔里。 
很多患者往往以为是单纯的肚子变大或者长胖了,但仔细一摸,肚子发硬,敲一敲还能听到水声,这就非常危险。 医学研究指出,在肝癌患者中,出现腹水往往意味着病情已经进入中晚期,治疗难度大大增加。 医生强调,发现不明原因的腹水,要立刻去医院查清楚,不要等到走路、呼吸都受影响时才后悔。 其实,这三大异常,严重乏力与消瘦、出血倾向、腹水,本质上都说明了一个问题:肝脏的代偿能力已经被突破。肝脏平时非常能“忍”,就算部分受损,它还能代偿,维持表面上的正常。 
但一旦出现这些明显的症状,就说明肝细胞的储备被消耗殆尽,功能无法支撑正常生理需要,这时候病情往往不轻。 在临床上,不少患者因为忽视早期筛查,等到身体频繁出现这些异常时才去就诊,往往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窗口。 当然,很多人会问,为什么肝脏肿瘤难以及早发现?一个重要原因是早期症状不典型,可能就是轻微的食欲不振、上腹不适或者偶尔的乏力,很容易被忽视。 另外,我国乙肝和丙肝的感染人群庞大,这些人群本来就是高危人群,如果没有定期做肝脏B超和甲胎蛋白检查,等到出现严重症状时,往往已经是中晚期。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超过60%的肝癌患者在确诊时已经进入晚期,手术机会大大减少。换句话说,平时的筛查和预防才是关键,等到靠症状来发现,往往为时已晚。 家里如果有慢性肝炎、肝硬化病史的人,更要注意这几个信号。 严重乏力和快速消瘦,不是简单的老年问题;频繁出血,不是小毛病;肚子突然大了,很可能就是腹水。 很多人总觉得去医院检查麻烦,或者怕查出问题不敢面对,但现实是,越早发现越有机会。你说,和生命比起来,检查的那点不方便是不是根本不算什么? 
此外,医生也提醒,生活习惯对肝脏健康至关重要。长期酗酒、高脂饮食、熬夜,都可能增加肝脏负担,让肝细胞更容易出现病变。 对于高危人群,比如乙肝携带者、长期饮酒者,建议每半年到一年做一次肝脏彩超和甲胎蛋白检查,这样才有机会在早期发现问题。 毕竟,肝癌的早期五年生存率和晚期相比,差距可以达到数倍。 肝脏肿瘤之所以可怕,不仅仅是因为它恶性程度高,更在于它太“沉默”,等到露出蛛丝马迹时往往已经是严重阶段。 
严重乏力与消瘦、出血倾向、腹水,这三种表现要牢牢记在心里,一旦频繁出现,就要毫不犹豫地去医院做详细检查。 别害怕检查,真正该怕的是拖延。健康从来不是等出来的,而是靠警惕和行动守护的。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肝脏肿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刘苗丽.保护肝脏牢记六要点[J].新农村,2024,(02):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