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金陵十二钗”的排列顺序,有什么让人细思极恐的细节吗[6P] --]

武当休闲山庄 -> 四大名著 -> “金陵十二钗”的排列顺序,有什么让人细思极恐的细节吗[6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527801728 2025-09-28 13:41



“金陵十二钗”的排序,毫无章法的背后,充满奥妙。

意在“使闺阁昭传”的《红楼梦》,书中女儿多达数十人,无论身份之贵贱,年纪之大小,在作者生花笔触下,无不栩栩如生,如跃纸上。



在这些女儿中,作者将他认为最重要的十二位,列在了薄命司的正册,谓之“金陵十二钗”。而这个排序之根据,历来也为众多读者所不解。

在薄命司正册之中,林黛玉和薛宝钗共用一首判词,贾元春与贾探春紧随其后,接着却是史湘云和妙玉横插一脚,占在迎春和惜春的前头。风光无限的王熙凤和巧姐跟在迎春、惜春后面,再最后,是李纨和秦可卿。为了直观一点,我们直接列出这个排序:

林黛玉、薛宝钗(并列第一)

贾元春

贾探春

史湘云

妙玉

贾迎春

贾惜春

王熙凤

巧姐

李纨

秦可卿

这不免让人疑惑,作者在为这些女儿排序时,究竟根据的是什么?



有人说是按与贾宝玉的亲疏关系,然而作为贾宝玉的性启蒙对象,秦可卿和贾宝玉的关系,显然在李纨和巧姐之上,而作为可以共乘马车的表姐弟和叔嫂,王熙凤与贾宝玉的关系亦是惜春、迎春这些无法比肩的。

有称是按角色重要程度而排的,但算起来,书中人物除了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三位,占据篇幅最多者,莫过于王熙凤了,如何却排在妙玉、惜春等人之后呢?

还有称按身世根基、已婚未嫁等来区分的,可都不值一驳。

所以,这份排序,若要找出单一的根据来,大概是没有的。值得一提的是,这种表面毫无章法的排序背后,隐藏不少奥妙。

林黛玉和薛宝钗,果真并列第一?



薄命司的第一首判词,关于薛宝钗的是第一句和第四句,关于林黛玉的是第二句和第三句,为了让钗粉和黛粉打起来,作者真是费尽了心思。这种平衡本事,放在现在妥妥的公关大神。

可是,判词中分不出前后轻重的林黛玉和薛宝钗,在书中真的不分轩轾吗?作者用另外两个人的判词,露出了答案。这俩人就是晴雯和袭人。

晴为黛影,袭为钗副,这是众多红学爱好者的共识。晴雯外形性情与林黛玉如出一辙,袭人则因性格城府被薛宝钗所赏识。

所以,一定程度上,晴雯代表林黛玉。而袭人则暗指薛宝钗。

然而,在薄命司中,她们的判词却明确分出前后,晴雯在又副册的第一位,袭人则屈居第二。

所以,后来花袭人和贾宝玉放言:“她也越不过我次序去”是真打脸。也由此可见,作者心中,与晴雯相类的林黛玉,是要排在薛宝钗之上的。



晴雯判词第一个被翻出,她成了大观园第一位殒命的女儿

贾宝玉进入薄命司后,拿出的第一本册子。就是又副册,一翻开便是晴雯的判词,上面一幅画满纸乌云浊雾。

绣春囊事件后,王夫人血洗怡红院,病中的她被撵出园子,最终香消玉殒。大观园一众女儿终将风流云散,但开头的却是晴雯,不能不让人联想到当初贾宝玉第一个翻到的薄命司册子,初映眼帘的那幅画。

妙玉的乱入

如果我们留心,会发现金陵十二钗中,除了妙玉,其他人都与四大家族有血缘或者姻亲关系,贾家四春、巧姐自不必说,王熙凤、李纨和秦可卿、薛宝钗是贾府的儿媳妇,林黛玉是贾府的外孙女,外加是贾宝玉情牵意萦的对象。史湘云是四大家族之史家女儿,看来看去,就是不知道妙玉的身份。



除此之外,就前八十回来看,在这群人中,妙玉的“戏份”也实在少得可怜,可她为何能进入金陵十二钗?所以我们可以推测,佚稿中的妙玉,必然与贾府发生非常紧密的联系,或者为贾府作出非常重要的付出。而这种付出或许还会与其“陷泥淖”有关,不然,一个重度洁癖患者和自恋狂,根本没理由压倒王熙凤李纨等人,排在了金陵十二钗。

香菱与秦可卿的联系

出身一方望族的香菱,在薄命司中排在副册首位。而熟悉文本的朋友都知道,香菱“有东府蓉大奶奶的品格”,就是长得像。

这两个长得像的女儿,一个排在正册之末,一个在副册之首,也就是紧跟着的。而诡异的是,她俩竟然患上了同一种病症——经血之疾。

香菱得的是干血症,根据其判词及多出线索我们可以肯定她最终因此症而死。巧的是秦可卿也是净月延月不来,急坏了公婆。

她们的共同点还有,丈夫都是浪荡子。



当然,除此之外,还会有很多我们暂时察觉不到的奥妙,这里也就列举几个抛砖引玉,有更多看法的欢迎评论区讨论。

姜谷粉丝 2025-09-28 14:06
“金陵十二钗”的排列顺序在《红楼梦》中具有深层含义,其细节中蕴含了许多值得深思的内容,从多个角度揭示了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命运的安排。

1. 正册之首与末
正册之首是林黛玉和薛宝钗两人合一的册子,金和玉形成一种微妙的对立统一。而正册的第十一是第十二金钗秦可卿,在第五回中警幻仙姑曾这样形容过妹妹秦可卿:“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所以如果倒过来看,秦可卿又可以成为十二钗之首。

2. 副册:香菱和秦可卿
副册之首是香菱,在第七回中写道:“之间香菱笑嘻嘻地走来,周瑞家的便拉了他的手,细细的看了一会,因向金钏儿笑道,倒好个模样儿,竟有些像咱们东府里蓉大奶奶的品格儿。”其中,东府里蓉大奶奶正是秦可卿,这让人感觉正册和副册是无缝衔接的。

3. 又副册:晴雯和袭人
又副册的女孩子,第一是晴雯,第二是袭人,她们二人在不同程度上是影射黛玉和宝钗。晴雯和黛玉都用芙蓉花来象征,在第七十四回中,王夫人曾说晴雯“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在第二十一会中,袭人不满宝玉和黛玉“黑家白日闹”,宝钗听了,心中暗暗想:“倒别看错了这个丫头……留神窥察其言语,深可敬爱。”可见,宝钗对于袭人是欣赏的,因为她们是同一类人啊。

4. 十二金钗的“对对子”
排在第一和第二的黛玉、宝钗是一对“金玉”,一个孤傲乖僻,一个温柔豁达,性格形成鲜明对比。排在第三和第四的元春、探春是一对,因为她们二人都是妃子(王的女人啊~)。排在第五和第六的湘云、妙玉又是一对潜在的“金玉”,因为湘云有金麒麟,后来和贾宝玉有“金麒麟姻缘”,而妙玉虽然是“槛外人”,但是她和宝玉之间也存在着某种难以言说的情愫,“王孙公子叹无缘”,说的王孙公子,正是贾宝玉。

5. 亲属关系
亲属关系也是排序的一个考量因素。例如,史湘云是宝玉的表妹,相处愉快,而秦可卿则与宝玉的关系相对较远。

总结
从上述细节可以看出,“金陵十二钗”的排列顺序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名单,而是通过人物性格、命运、亲属关系等多个维度进行了精心设计,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物命运的深刻理解和巧妙安排。


查看完整版本: [-- “金陵十二钗”的排列顺序,有什么让人细思极恐的细节吗[6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