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jybzxw |
2025-10-28 07:28 |
十月的温莎城堡,秋意正浓。10月15日,英国威尔士亲王威廉王子(Prince William)与凯特王妃(Princess of Wales)在此接待了约旦王储侯赛因(Crown Prince Hussein)及其妻子拉吉瓦王妃(Princess Rajwa)。
此次会晤是约旦王储夫妇欧洲之行的重要一环。在访问法国之后,他们抵达英国,展开了一系列旨在巩固约旦与欧洲传统盟友关系的外交活动。
对于建筑师出身、气质出众的拉吉瓦而言,这次访问意义非凡,是她首次以“未来约旦王后”的身份在英国官方舞台正式亮相。从她从容的仪态与得体的谈吐中,外界仿佛看到了约旦王室下一代的全新面貌。
视线拉回两年前,2023年6月,安曼宫殿内那场盛大而梦幻的婚礼依然令人记忆犹新。
当时,侯赛因王储与他这位出身沙特显赫家族的美丽新娘,在举世瞩目下许下誓言,标志着约旦哈希姆王室一个崭新篇章的开启。
然而,无论这对年轻夫妇的旅程多么引人入胜,一个身影始终是解读约旦王室现代形象无法绕开的核心,那便是王储侯赛因的母亲,当今的约旦王后拉尼娅(Queen Rania)。
▲ 拉尼娅与儿子、儿媳 她被誉为“阿拉伯世界的戴安娜”,却拥有独属于21世纪的智慧与影响力。从科威特难民家的巴勒斯坦女孩,到约旦最现代的王后,拉尼娅的人生轨迹本身,就是一部打破偏见、重塑王室定义的传奇。
1970年8月31日,拉尼娅·亚辛出生于科威特的一个巴勒斯坦裔中产家庭。她的父亲是一名医生,这使得拉尼娅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并拥有一个相对开放和西化的成长环境。
▲ 拉尼娅小时候(左) 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像许多巴勒斯坦家庭一样,拉尼娅一家被迫离开科威特,迁往约旦首都安曼,寻找新的开始。
▲ 拉尼娅大学毕业时 毕业后,她凭借开罗美国大学的经济学学位,先后进入花旗银行和苹果公司工作。如果没有那次改变命运的邂逅,她或许会成为一名成功的商界精英。
1993年1月,在一场由阿卜杜拉亲王的姐姐举办的一场晚宴上,拉尼娅遇到了当时并非王储的阿卜杜拉·本·侯赛因。阿卜杜拉是侯赛因国王的长子,但当时王储之位属于国王的弟弟哈桑亲王。拉尼娅的智慧、自信和现代视野深深吸引了阿卜杜拉。
他们的恋情发展迅速,堪称一场现代爱情故事。他们的恋情进展迅速,相识仅两个月后便宣布订婚,并于1993年6月10日结为连理。
这场婚姻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不仅因为新娘的平民身份,更因为她是一位巴勒斯坦裔的约旦人。
在约旦,巴勒斯坦裔人口占很大比例,但进入王室核心圈层者寥寥无几。拉尼娅的出现,被视为一个打破隔阂、促进国家融合的积极信号。
1999年,侯赛因国王在临终前数周,出乎意料地更改了继承顺序,废黜了弟弟哈桑的王储之位,重新立长子阿卜杜拉为王储。同年2月7日,侯赛因国王驾崩,阿卜杜拉继任为约旦国王,即阿卜杜拉二世。
时年28岁的拉尼娅,几乎在一夜之间,从一位相对低调的王妃,成为了约旦王后。这对年轻的夫妇肩负起了领导一个资源匮乏、地缘政治环境复杂的国家的重任。
当时,外界普遍认为这位年轻、缺乏政治经验的王后可能会选择一种更为传统和保守的生活方式。然而,拉尼娅却以自己的方式,重新定义了“王后”这一角色。
拉尼娅王后拒绝仅仅做一个象征性的花瓶。她迅速将自己的精力投入到一系列社会改革中,特别是她最为关切的教育、儿童福利和女性权益领域。
拉尼娅坚信,教育是解决贫困、极端主义和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她曾多次强调:“教室是我们可以赢得反极端主义斗争的第一战场。”
作为一位身处中东地区的女性领袖,拉尼娅本身就是女性力量的最佳证明。她积极为女性争取教育、经济和政治权利。
在“9·11”事件之后,全球范围内的伊斯兰恐惧症甚嚣尘上。拉尼娅王后利用其国际影响力,成为了西方世界与阿拉伯-伊斯兰世界之间重要的沟通桥梁。
▲ 拉尼娅与美国第一夫人梅拉尼娅 拉尼娅与阿卜杜拉二世国王育有四名子女:王储侯赛因(Crown Prince Hussein,生于1994年);公主伊曼(Princess Iman,生于1996年); 公主萨尔玛(Princess Salma,生于2000年);王子哈希姆(Prince Hashem,生于2005年)。
拉尼娅在子女教育上同样践行着她“倾听、学习、然后引领”的理念。
四位子女均曾在约旦本地学校就读,以此理解本国社会,同时,他们也被送往海外接受高等教育。她对子女的教育,体现了一位王后与母亲的双重远见。
在公众面前,拉尼娅王后以其无可挑剔的时尚品味著称,她巧妙地将国际顶级品牌与阿拉伯传统服饰相结合,既彰显了现代女性的自信,也表达了对本土文化的尊重。
今年55岁的拉尼娅王后,依然活跃在公共视野中。她的故事,远不止一个现代灰姑娘的童话。
她向世界证明,一位现代穆斯林女性可以同时是妻子、母亲、国家象征和全球变革的推动者。
然而,拉尼娅王后所展现的现代、开放与包容,并非约旦这个国家的单一面向。当你亲自踏上这片土地,便会发现,约旦所能给予你的,是一场与时空的对话,一次颠覆所有想象的旅程。
约旦哈希姆王国(The Hashemite Kingdom of Jordan),静卧于亚洲西部,是阿拉伯世界的一部分。
它北接叙利亚,东北与伊拉克为邻,东南和南部是沙特阿拉伯,西边则与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相接。
约旦的国土面积为8.93万平方公里,80%被沙漠占据,奈何时运不济,阿拉伯兄弟们个个靠石油发家致富,约旦不仅没石油,淡水资源都匮乏,像极了富人区里混入的贫困户。
旅游是约旦的支柱产业,这里拥有着令全世界旅行者魂牵梦萦的极致魅力,曾多次入选《孤独星球》最佳旅行目的地榜单,因为环境安全友好,尤其受到了女性游客的青睐。
这片看似荒凉却蕴含无限生机的土地,将会给你死海漂浮的轻盈,给你佩特拉初见时的震撼,给你瓦迪拉姆星空下的沉思,也给你贝都因帐篷里那杯热茶的温暖。
佩特拉:玫瑰红城的石头史诗 作为约旦的文化瑰宝,佩特拉(Petra)于2007年被列入“世界新七大奇迹”。19世纪英国诗人英国诗人J·W·柏根曾盛赞佩特拉:“一座玫瑰红的城市,其历史有人类历史的一半。”
它曾是古代纳巴泰王国的首都,在公元1世纪前后,这里曾极度繁华,直到后来因贸易路线的改变和地震而逐渐被遗弃,成为被时间遗忘的传说。1812年,瑞士探险家约翰·路德维希·布尔克哈特发现了它,才让这座“失落之城”重新震撼世界。
你的旅程从穿过西克峡谷(The Siq)开始。这条长约1.5公里的天然通道,是进入佩特拉的唯一路径。它并非一条平坦的谷地,而是一条由地壳运动撕裂、又经千年洪水冲刷而成的深邃裂缝。
峡谷最宽处仅数米,最窄处仅容一辆马车通过,两侧峭壁高耸近百米。阳光仅在特定时间能射入谷底,在玫瑰色、赭石色、橘色的岩壁上投下变幻莫测的光影。
就在峡谷将尽未尽、一转弯处,奇迹发生了。
透过狭窄的缝隙,一座无法用语言完全形容的宏伟建筑卡兹尼神殿(Al-Khazneh)骤然映入眼帘。
任何照片和视频都无法替代亲身站在它脚下的那种震撼。高约40米,宽约30米,整个神殿完全依山雕凿而成,其希腊风格的立面精美绝伦,科林斯柱、雕像、浮雕历经两千年风霜,依然清晰可辨。
通常在周一、三、四的夜晚,这里会举办神奇壮观的佩特拉之夜(Petra by Night)。在寂静的黑夜,跟随向导,沿着牛皮纸灯的指示,从蛇道走到神殿。
这段通道将会摆上超过1500盏牛皮纸灯,最终在神殿门前汇聚成一场小小的穿越时空音乐会,阿拉伯古乐在贝都因人手下奏响,头顶漫天星河,山谷内灯火阑珊,千年前的佩特拉触手可及。
瓦迪拉姆:火星地表与贝都因情怀
对于任何访问约旦的人来说,瓦迪拉姆沙漠(Wadi Rum)都是必游之地。
血红色的铁质砂石和巍峨的花岗岩山峰,让人仿佛置身于另一个星球,这也使得它成为了《阿拉伯的劳伦斯》和《火星救援》等电影的取景地。
由于地表的形状与月球的环形山极其类似,且像月球表面一样宁静,因此它又被称作“月亮谷”。
这里被喻为约旦的大型露天博物馆,蕴藏着12000年前的岩画,记录着古代人类的生活和信仰,让每一位游客都能感受到与古老文明的对话。
瓦迪拉姆的大多数沙漠都提供各具特色的营地方便人们驻扎过夜,你可以选择贝都因人传统帐篷,也可以预定高级的泡泡房收获一种全新的住宿体验。
死海:在地球最低点的漂浮奇迹
海拔负430米的死海(Dead Sea)沿岸,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陆地。这里的海水盐度高达34%,造就了其无与伦比的浮力。
平躺在蔚蓝水面上阅读报纸的经典画面,是每个来访者必拍的纪念。切记漂浮时间不宜超过20分钟,避免海水溅入眼睛。
富含矿物质的死海黑泥,更是天然的护肤圣品,不妨全身涂满黑泥,在阳光下静静等待它干涸,然后跃入海中洗净,肌肤立刻变得无比滑嫩。
安曼:白色之城的现代脉搏 安曼(Amman),这座现代化的首都,完美地融合了古老与摩登,东方与西方。
城堡山(The Citadel)是安曼的起源之地,坐落在市中心最古老的七座山丘之一上。
站在山顶俯瞰全城,罗马剧院、拜占庭教堂与乌迈耶德宫殿的遗迹在脚下层层铺展,远处是鳞次栉比的白色建筑。
与城堡山相邻的,是古罗马剧场(Roman Theatre),一座依山挖掘、可容纳6000人的壮观建筑,至今仍在使用。
彩虹街(Rainbow Street)位于 Jabal Amman 区,街道两旁是各式各样的精品店、艺术画廊和书店,售卖从传统手工艺品到现代设计的各类商品。
阿卜杜拉一世国王清真寺(King Abdullah I Mosque)是对非穆斯林游客最友好的大清真寺之一。女性需在入口处穿上提供的长袍。进入内部,可以欣赏到精美的伊斯兰书法和宏伟的祈祷大厅,感受信仰的庄严与宁静。
位于老城区的苏卡集市是当地生活方式的缩影,这里的店铺门口堆满了小山一般的各色香料、豆类谷物和坚果干果。你可以品尝到新鲜出炉的传统甜品,或者喝一杯薄荷茶,感受这座城市的味道。
杰拉什:罗马帝国的东方瑰宝
杰拉什(Jerash)是罗马帝国境外保存最完好的罗马行省城市之一,被誉为“中东的庞贝”。
穿过哈德良凯旋门(Hadrian's Arch),沿着柱廊大街前行,科林斯柱依然挺拔,石板路上战车辙痕清晰可见。
站在椭圆广场(Oval Plaza)的中央,四周的爱奥尼亚石柱围成完美的几何形,仿佛还能听见古罗马市集的喧嚣。
若恰逢七月前来,更能邂逅杰拉什艺术节,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在此进行音乐、舞蹈、戏剧和诗歌表演。在2000年的古迹中欣赏现代艺术,是一种无与伦比的体验。
亚喀巴:红海的蔚蓝之窗
当提到约旦时,你可能会想到沙漠景观和古老城市,鲜为人知的是这个国家最南端的度假小镇——亚喀巴(Aqaba)。
亚喀巴位于红海沿岸的一个古老贸易港口,渐变的红海、梦幻的沙滩在这里碰撞。红海的颜色之特别,是在其他海域都不曾见过的,海水不管是深海还是浅海,都像滴过蓝墨水的颜色,如同巨大的镜面。
亚喀巴是约旦通往红海珊瑚礁的唯一天然窗口。尽管海岸线不长,但其水下世界却异常丰富,即便是浮潜也能让你欣赏到美丽的珊瑚和五彩斑斓的鱼群。
马穆鲁克城堡(Mamluk Castle),这座16世纪初的城堡位于城市中心,见证了1516年马穆鲁克与奥斯曼帝国之间的关键战役,是亚喀巴悠久历史的沉默见证者。
图片来源 约旦旅游局 / 网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