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8年五月,出乎意料的是,那个自称满洲勇士的鳌拜,竟然被年仅8岁的康熙皇帝打得落花流水。 鳌拜出生在一个军事世家,拥有卓越的武艺,年轻时就投军效力,屡立战功。皮岛之战、松锦会战、西充之战等都留下了他的身影,名声响亮,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正是因为他战功显赫,实力逐渐壮大,鳌拜在朝中权势日益膨胀。然而,随着权力的增加,他开始贪赃枉法、横行霸道,独揽朝政,不顾百姓疾苦,民众怨声载道。因此,康熙一直决定要除掉这个祸害。

康熙即位时年仅8岁,当时父亲去世,朝中许多人认为他年纪尚小,不足以独立处理国事,于是命令四位辅臣辅佐他,而鳌拜正是其中之一。 不过,谁也没想到,年幼的康熙聪明机智,早已懂得察言观色、冷静应对。他的才智远远超出了同龄人,任何事情都处理得井井有条,看不出一丝小孩子的稚嫩。这样的他,哪里像是一个8岁的小皇帝? 有一次,鳌拜图谋刺杀康熙,他谎称自己生病了,康熙决定前去探视。大臣们纷纷劝阻,认为这显然是鳌拜的阴谋,恐怕有生命危险。但康熙并没有被吓倒,心里清楚,这不过是鳌拜的诡计而已。即使鳌拜真的有胆量对自己动手,眼前是众人注视,自己虽小,却是康熙皇帝。如果连鳌拜都不能制服,那岂不是会让鳌拜以为他可以为所欲为?

第二天,康熙依然按计划前往鳌拜府邸。当他看到鳌拜虚弱地躺在床上,脸色红润,显然是在装病。康熙心里早有预料,果然如他所料,床底下藏着一把闪闪发光的匕首,显然鳌拜早有刺杀之心。 为了不引起怀疑,康熙表现得异常镇定,走到床前笑着对鳌拜说:鳌爱卿,你身体一直很好,怎么突然生病了呢?你可是我父皇安排的辅佐大臣,国家事务繁多,离不开你的帮助。你和我父皇一起打下的江山,稳固了这个国家,这其中少不了你的大功。 鳌拜听到康熙的话,心中有所动摇。原本以为康熙不过是个无知小孩,没什么威胁,今日一见,他才意识到这个小皇帝不同凡响。于是,他决定暂时放过康熙,认为日后还能从他身上得到更多的利益。这一念头让他放松了警惕。

康熙如同从鳌拜府中安然回宫,心里却清楚,鳌拜心狠手辣,随时可能再次对自己下手。为了保全自己,他决定加快行动,尽早除掉鳌拜,以防万一。 康熙一直暗中培养了一群小摔跤,这些孩子从小经过严格训练,身手敏捷。康熙召见他们时说道:看来鳌拜真的想刺杀我,我们必须先下手为强。平时大家训练是为了掩人耳目,这次是生死搏斗,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记住,务必谨慎行事。 孩子们纷纷答应,誓言忠诚于康熙,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第二天,鳌拜接到一个小随从的通知,说皇上有要事相商,让他进宫一趟。

鳌拜不以为然,认为康熙不过是个孩子,哪里能威胁到自己。他告诉随从,稍等片刻换件衣服便去。亲信提醒鳌拜,皇上叫他进宫是否有阴谋,但鳌拜不以为意,觉得一个小孩能有何作为?他堂堂满洲勇士,岂能被一个小皇帝吓倒? 然而,康熙早已安排好了一切。鳌拜一进宫,宫门迅速关上。进入大殿后,鳌拜看到一群孩子在表演摔跤,心里冷笑,心想:小孩子就是爱看热闹。康熙示意侍从:鳌爱卿,今天请你来,正好与朕一起观赏摔跤表演,这些孩子训练有素,非常精彩。 鳌拜站起身来,双手抱拳道:感谢皇上厚爱,孩子们的摔跤功夫确实了得,表演精彩。

就在这时,康熙给摔跤小孩们使了一个眼色。趁鳌拜不注意,孩子们一拥而上,将他扑倒在地。鳌拜觉得自己身手强大,一挥手就把几个孩子甩开,但这些孩子训练有素,不容小觑,他们迅速重新扑上来,有的抱住他的头,有的抱住他的手、腰、脚,甚至手持小刀将他身上划伤。 虽然这些小伤对鳌拜来说不算什么,但却有效地限制了他的行动。就在此时,一张大网从天而降,瞬间将鳌拜牢牢捆住,彻底束缚住了他的动作。 康熙从龙椅上站起,神态从容,大声说道:鳌拜想刺杀朕,立即将其拘禁,带入大牢,等待审讯。 鳌拜最终被抓获,和他一起参与阴谋的同党也一同被捉拿。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了天下,百姓纷纷称赞康熙的机智与果敢。 正是因为鳌拜狂妄自大,轻视别人,才最终被年仅8岁的康熙皇帝成功制服。康熙虽然年幼,但果敢决断,机智过人,深得百姓爱戴,最终成为一位英明神武的好皇帝,开创了盛世局面,成为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帝王之一,被誉为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