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红楼梦里的小人物10:坑女儿女婿的老丈人,世态炎凉的冰冷注脚  [6P] --]

武当休闲山庄 -> 四大名著 -> 红楼梦里的小人物10:坑女儿女婿的老丈人,世态炎凉的冰冷注脚  [6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姜谷粉丝 2025-11-11 08:01
在《红楼梦》大幕徐徐展开之前,一个关键人物的命运转折,为我们提前奏响了“食尽鸟投林”的悲凉序曲。他便是甄士隐。而将这位真隐士彻底推入绝境的,不是天灾,正是他的岳父——封肃。这个名字谐音“风俗”,曹雪芹以其为世俗人情的冰冷标本,寥寥数笔,便勾勒出一个势利小人的典型,为整部书的炎凉世态定下了基调。
一、 落难投亲:希望照见的却是更深的寒凉


当甄士隐接连遭遇失女、家里着火之痛,从姑苏望族跌入困顿泥潭时,他与妻子封氏所能想到的最后依靠,便是岳父封肃。甄士隐将自己家的田庄都卖了,拿着现钱投奔岳丈家去。
这本是人伦常情,是血脉亲情在危难时刻最自然的指向。然而,他们投去的,不是一个温暖的港湾,而是一个早已计算好利害得失的生意场。


他岳丈名唤封肃,本贯大如州人氏,虽是务农,家中都还殷实。今见女婿这等狼狈而来,心中便有些不乐。幸而士隐还有折变田地的银子未曾用完,拿出来托他随分就价薄置些须房地,为后日衣食之计。那封肃便半哄半赚,些须与他些薄田朽屋。



封肃对落魄女婿的“半哄半赚”,表面客气,内里盘剥,彻底撕开了温情脉脉的面纱。他并非没有能力相助,而是从心底里鄙夷女婿的失败与无能。
在他的价值观里,成功与财富是衡量一个人价值的唯一尺度。甄士隐的落魄,在他眼中不仅毫无救济价值,反而是一个可以趁机榨取最后剩余价值的“肥肉”。于是,他将帮助视为施舍,将信任视为可乘之机,用最实际的行为,诠释了何为“趁你病,要你命”的市侩哲学。
二、 “风俗”的化身:现实功利主义的完美写照


封肃其人,是当时社会一部分唯利是图者的缩影。他的世界里没有超脱的精神追求,没有对女婿“神仙一流人品”的欣赏,只有田庄、钱财和眼前实在的利益。他与甄士隐,构成了精神与物质、超脱与庸俗的鲜明对比。

  • 甄士隐代表“真事隐去”:他洞察命运,了悟因果,最终在跛足道人的《好了歌》中点破红尘,飘然出世。他的隐去,是精神对污浊现实的超越。
  • 封肃则代表“假语存焉”:他活在充斥着算计、虚伪和势利的表象世界中,并如鱼得水。他的存在,正是那个“假”的、不堪的世俗本身。



正是封肃的步步紧逼,成了压垮甄士隐的最后一根稻草。当甄士隐变卖田产得来的钱财被丈人肆意盘剥殆尽,当他连最后一点安身立命的物质基础也被所谓的“亲人”夺走时,他才真正看透了这“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人世。
封肃的势利,像一盆冰水,浇醒了他对尘世最后的一丝留恋,加速了他“悬崖撒手”的决绝。
三、 深意:世俗的凉薄与“真假”主题的呼应
封肃这个角色的深刻之处,在于他并非大奸大恶,而是日常生活中一种普遍且更具腐蚀性的“恶”——凉薄。他不是戏剧化的反派,而是真实存在的、我们可能在生活中遇到的某种人。


他的势利,不带刀光剑影,却杀人诛心。
他的行为,强有力地印证了小说“假作真时真亦假”的核心主题。甄士隐所代表的“真”(真诚、超脱、良知),在封肃所代表的“假”(虚伪、势利、功利)面前,不堪一击,最终只能被排挤、被湮没,不得不“隐去”。封肃,便是那个用最实际的行动,将“真事”逼入绝境,让“假语”大行其道的执行者。
结语


封肃的故事,是一则关于人性与世态的微型寓言。他让我们看到,命运的悲剧有时并非来自宏大的不可抗力,而是来自身边最信任之人的冰冷算计。
他如同一面镜子,照见了世俗功利主义最不堪的模样。通过这个小人物的精准刻画,曹雪芹不仅完成了对主要人物甄士隐命运的收束,更在全书开篇,就为我们铺陈开一幅人性凉薄的底色图。在这幅图景中,封肃作为一个永恒的警示,提醒着我们:世态炎凉,有时,最伤人的风霜,恰恰来自那些本该提供温暖的屋檐之下。

姜谷粉丝 2025-11-11 08:03
《红楼梦》中“坑女儿女婿的老丈人”封肃,是曹雪芹笔下刻画世态炎凉的经典符号。其行为与命运折射出封建社会的冷漠现实,成为整部作品悲剧基调的冰冷注脚:

一、落难投亲:伪善面具下的盘剥
甄士隐经历失女、焚宅之祸后,携家财投奔岳父封肃。封肃表面务农殷实,却对狼狈而来的女婿“心中不乐”。他假意相助购置田产,实则 “半哄半赚”侵吞钱财,仅以薄田破屋敷衍。士隐作为读书人不擅生计,封肃非但不体恤,反人前人后斥其“不善过活,一味好吃懒做”,加速女婿陷入贫病交加的绝境。

二、风俗的化身:功利主义的极致演绎
价值观的扭曲
封肃之名谐音“风俗”,象征世俗功利哲学。在他眼中,成功与财富是衡量人性的唯一标尺。甄士隐的落魄毫无“救济价值”,反而是榨取剩余利益的猎物。他对女婿的盘剥,赤裸诠释了 “趁你病,要你命”的市侩生存逻辑。
精神与物质的极端对立
甄士隐代表“真事隐去”的超脱精神,最终悟道出世;封肃则是庸俗现实的具象化。他的步步紧逼成为压垮士隐的最后一根稻草,迫使后者看透“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虚妄人世。
三、血缘亲情的彻底溃败
对女儿:责任转嫁
封氏随夫投奔却遭父兄冷待,封肃对女儿困境漠然无视。直至士隐出家,他才被迫收留女儿,暴露血缘纽带在利益前的脆弱。
对女婿:算计至死
侵吞财产后仍欲驱赶士隐,意图独占残存产业。其行径彻底撕碎“娘亲舅大”的传统伦理,展现至亲亦可为财食人的残酷。
四、深意:世俗凉薄与命运隐喻
贾府衰亡的预演
封肃对甄家的算计,影射贾府败落时姻亲王家的态度。贾宝玉最终或如甄士隐般投奔岳家,在薛姨妈处重演“下世光景”。
社会腐朽的缩影
封肃并非大奸大恶,而是日常化的“平庸之恶”。其普遍性更具腐蚀力——对落魄亲人的凉薄成为社会共识,个体良知在集体风俗中湮灭。
△ 冰冷注脚的延续
封肃在贾雨村面前谄媚讨赏(获二两银子即沾沾自喜),与对女婿的刻薄形成刺眼对比。曹雪芹借脂批点明 “大如州”即“人情如是,风俗如是”,此人此态,正是红楼世界倾覆前最刺骨的世相标本

没脸见人 2025-11-11 12:22
只能说环境改变人性,让好人变成坏人。

tony1313 2025-11-11 13:29
这样的人,什么社会都会有


查看完整版本: [-- 红楼梦里的小人物10:坑女儿女婿的老丈人,世态炎凉的冰冷注脚  [6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