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824阅读
  • 3回复

[三国演义]三国三十六计之假道伐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假正经也

UID: 1801544

精华: 136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7610
金币
87993
道行
18910
原创
538
奖券
560
斑龄
0
道券
29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2605(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最后登录: 2023-06-17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6-02-21
— 本帖被 zhdf 执行加亮操作(2022-08-20) —
         假道伐虢是<<三十六计>>里的第24计,也是混战计系列中的最后一计.该计语出<<左转.僖公二年>>:"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灭虢".这个故事在我国几乎是家喻户晓了.春秋时期,晋国用厚礼向虞国要求借道,去攻打虢国.贪婪的虞国国君面对晋国送来的贵重礼物,是爱不释手,不假思索就答应了对方的请求.虞国的大夫宫之奇以:"唇亡齿寒"的道理提醒国君不要中了晋国的圈套.但被虞国国君拒绝了.晋国顺利地通过虞国,灭掉了虢国.回来的途中,不仅顺手也把虞国给灭了,而且把以前送去的礼物又夺了回来.直到这个时候,虞国的国君才后悔莫及.这个故事也诞生了中国语言史上二个著名的成语"假道伐虢"和"唇亡齿寒"。"假道伐虢"之计用在军事上,简单地说是一种"渗透"战术。从战略思想上来讲,比较复杂一些,就是利用各种合理的借口,再加上某些特殊的外交技巧,以"保护"或"援助"等各种合法的方式,把自己的军事力量渗透进对方控制的领域内,等到时机成熟,不需要花费多少武力,就能轻而易举地消灭对手,取得胜利.在三国里,就有这样的例子.


        假计一:第56回,鲁肃去找刘备讨还荆州,在刘大耳的眼泪感动下,空手而回.周瑜知道后,曰:"子敬再去荆州对刘备说:孙,刘二家,既结为亲,便是一家;若刘氏不忍去取西川,我东吴起兵去取.取得西川时,以作嫁资,却把荆州交还东吴."肃曰:"西川迢递,取之非易.都督此计,莫非不可."瑜笑曰:"子敬真长者也.你道我真个去取西川与他?我只以此为名,实欲去取荆州,且教他不做准备.东吴军马,收川路过荆州,就问他索要钱粮,刘备必然出城劳军.那时乘势杀之,夺取荆州,雪吾之恨,解足下之祸."鲁肃大喜,便再往荆州来.玄德问孔明曰:"此是何意?"孔明大笑曰:"此乃假途灭虢之计也.虚名收川,实取荆州.等主公出城劳军,杀入城来,攻其不备,出其不意也."玄德曰:"如之奈何?"孔明曰:"主公宽心,只顾准备窝弓以擒猛虎,安排香饵以钓鳌鱼.等周瑜来,他便不死,也九分无气."便唤赵云听计:"如此如此.其余我自有摆布."玄德大喜.然后假意允诺,打发鲁肃回柴桑.周瑜得到鲁肃带回的消息后,大笑曰:"原来他今番也中了吾计!"便教鲁肃禀报吴侯,并遣程普引军接应.瑜自引军至荆州城下.见城上并无动静,瑜勒住马,令军士叫门.城上问是谁人.吴军答曰:"是东吴周大都督."言未毕,忽一声梆子响,城上军一齐都竖起枪刀.敌楼上赵云出曰:"都督此行,端的何为?"瑜曰:"吾替汝主取西川,汝岂犹未知耶?"云曰:"孔明军师已知都督假途灭虢之计,故留云在此.吾主公有言:'孤与刘璋,皆汉室宗亲,安忍背义而取西川?若汝东吴端的取蜀,吾当披发入山,不失信于天下也.'"周瑜闻之,勒马便回.只见一人打着令字旗,于马前报曰:"关羽从江陵杀来,张飞从秭归杀来,黄忠从公安杀来,魏延从孱陵小路杀来.四路正不知多少军马.喊声远近震动百余里,皆言要捉周瑜."瑜马上大叫一声,箭疮复裂,坠于马下.


         刘备被东吴招亲,成为了吴国的女婿,孙刘二家从盟友关系进一步发展成为了亲属关系,但双方的矛盾并没有得到化解.横亘在他们之间最大的障碍就是荆州归属权问题.为此吴军统帅周瑜屡次设计要取回荆州,却都遭到了失败.但周大都督誓取荆州的决心没有因此受到过动摇.一计不成,又施一计.周公瑾利用孔明回答其主子刘备之所以借荆州不还的感人借口:"当初我主人借荆州时,许下取得西川便还.仔细想来,益州刘璋,是我主人之弟,一般都是汉朝骨肉,若要兴兵去取他城池时,恐被外人唾骂;若要不取,还了荆州,何处安身?若不还时,于尊舅面上不好看.事实两难,因此泪出痛肠"(第56回).以假对假,使出了一招"假道灭虢"之计来揪住对方不放.你不是不好意思去夺取与你有血缘关系的刘璋兄弟的土地吗?那么由我这个和刘璋没有任何血统关系的外人来帮你去攻取益州,不是名正言顺,顺理成章的事吗?这你刘备总不会反对了吧!打下了西川,我把它交给你刘玄德,不过你得把荆州还给我.这样既解决了你刘皇叔的居住权问题,又解决了我东吴的荆州所有权问题,一举两得,双方都能从中获利,并能继续保持睦邻友好关系,岂不是天大的美事矣?!这一冠冕堂皇,正大光明的建议,正踩住了刘备的尾巴,这是对方无论如何也无法拒绝的.尽管刘备,诸葛亮都清楚,这只是周郎借"假道"伐蜀之名,行"灭虢"计以夺取荆州之实.但要是当场戳穿,对刘备集团在政治上的影响更为不利.因为,借荆州不还的话是你说的,还荆州造成的苦是你诉的,不取蜀地的理由是你自己编的,人家只不过是看在亲家的面子上,出于热心和同情在为你帮忙而已.没有真凭实据,就说别人是另有企图,那就是你刘备在无理取闹了.从而丧失了好不容易才得来的一个在政治上极有号召力的"仁义"好名声,也为东吴与刘备彻底撕破脸皮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借口.所以,深谋远虑的诸葛亮为主子刘玄德献上了一招"请君入瓮"之计,来破解周公瑾的"假道灭虢"之谋.先不露声色答应了东吴借道伐蜀的请求,等到东吴的大军来到城下,再一语道破对手的阴谋企图,然后以四面压过来的大军逼迫吴军撤退.之所以诸葛亮非得要等到吴军兵临城下才与周瑜突然翻脸,并将其阴谋公之于众,其实就是为了给刘备找到一个,合情,合理,合法拒绝还荆州的借口.只要周郎带着军队来,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来帮助刘备去攻打益州,都会被孔明指责为是在"假道灭虢",妄图夺取荆州,破坏孙刘同盟关系.也就是俗语说的"黄泥掉在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到时候,刘备可以向外界公开地宣布,周公瑾违背盟约,公然袭击友军,居心不良等等.自己是出于自卫不得已进行了反击.这样,既可以把责任全部推在对方的身上,又可借此口实霸占荆州不还.周瑜显然也意识到中了对方的圈套了,自己的"假道灭虢"之计已然破产,除了迅速地离开,避免己方遭到更大的损失,已无别的路可走了.要"假道",确已无可能,对方早已做好了充分准备.于是他没有下令接着实施"灭虢"的命令,转身就走了."好汉不吃眼前亏"嘛!只是由于对手做得太绝了,导致周郎怒火攻心,终于一命呜呼了."有道是"强中自有强中手",周公瑾自以为他的"假道灭虢"之计做得十分的巧妙,但在比他更高明的诸葛孔明面前,还是栽了一个大大的跟头.其实周郎此计是一条拙计。因为这世上没有几个人会自觉自愿地做买了炮仗给别人放的事。更不要说政客和军人了。作为名义上的盟友,暗地里的竞争对手,刘备,诸葛亮不相信他的诚意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周大都督越表示出真诚,越是引发对方的怀疑和戒备。周瑜设计的明取益州,暗夺荆州之计可谓是三国里最贻笑大方的"假道伐虢"之计.这也是三国里唯一一个被贴上实名标签的公开的"假道伐虢"之计.


         假计二:第111回,魏镇东大将军诸葛诞占领扬州,斩了刺史乐綝.一面具表数司马昭之罪,使人申奏洛阳;一面大聚两淮屯田户口十余万,并扬州新降兵四万余人,积草屯粮,准备进兵.又令长史吴纲送子诸葛靓入吴为质求援,务要合兵诛讨司马昭.此时东吴丞相孙峻病亡,从弟孙綝辅政.綝问其故.纲曰:"诸葛诞乃蜀汉诸葛武侯之族弟也,向事魏国.今见司马昭欺君罔上,废主弄权,欲兴师讨之,而力不及,故特来归降.诚恐无凭,专送亲子诸葛靓为质.伏望发兵相助."綝从其请,便遣大将全怿,全端为主将,于诠为合后,朱异,唐咨为先锋,文钦为向导,起兵七万,分三队而进.未料吴军屡战屡败,退屯安丰.孙綝唤朱异责之曰:"量一寿春城不能救,安可并吞中原?如再不胜必斩!"朱异无奈出兵再战,又被魏兵杀败.回见孙綝.綝大怒曰:"累败之将,要汝何用!"叱武士推出斩之,又责全端子全袆曰:"若退不得魏兵,汝父子休来见我!"于是孙綝自回建业去了.全袆见魏兵势大,寻思进退无路,遂降司马昭.昭加为偏将军.袆乃修家书与父全端,叔全怿,言孙綝不仁,不若降魏.怿遂与端引数千人开门出降.最后,魏兵攻下寿春,诸葛诞被杀,于诠战死,唐咨投降,吴兵大半降魏.


        司马昭在他哥哥司马师死后,接过权利成为魏国政坛实际的掌控者.这也是继他父亲司马懿之后,司马氏家族第三任掌握魏国实权的人物.此时,司马氏家族已经牢牢地控制了魏国的军政大权,可谓是根深蒂固了.不过反抗司马氏,忠于曹氏集团的势力还是比较强大的.独霸一隅的魏国地方实力派军事首领诸葛诞揭起了讨伐司马昭的大旗.自知孤掌难鸣的诸葛诞为了求得援助,把自己的儿子送到吴国作为人质,以换取吴军的出手相助.他的目的达到了,吴国政权的实际操控者孙綝答应了他的请求,很快地向诸葛诞派出了援军,并加入到他的阵营里来,协助诸葛诞的部队对"挟天子以令诸侯"亲自带大军前来围剿的司马昭进行作战.孙綝同意出兵支援诸葛诞的理由书中没有告知,不过我们从随后的第112回里,孙綝责骂部将朱异无能的话语中不难猜出一二.诸葛诞遣子入质,是为了得到吴国的发兵相助,讨伐魏国的大罪人司马昭.而孙綝则是要"并吞中原".双方的志愿根本就不相同,简直可以说是背道而驰.说到底,诸葛诞不过是要借吴兵来完成自己拯救魏国曹氏政权的计划,孙綝却是想以此作为跳板,实现他进军中原,进而夺取天下的雄心.其实就是要"假道灭虢"而已."假"诸葛诞这条道,来进行他灭亡魏国,吞并中原的企图。但非常遗憾的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孙綝有雄心壮志,可吴兵及其盟军却出乎他意料之外的孱弱。面对强敌,吴军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最终仍是屡战屡败。被部下糟糕的表现折磨得发狂的孙綝失去了最后一点耐心,也失去了对他自己梦想中的“假道伐虢”之计获得成功的最后一丝信心。之后孙綝做了所有无能的领导都做的事,把失败的责任推给了他的下级。砍掉了他自认为应该承担责任,实则上最不应该承担责任的部将的脑袋,然后把留下的烂摊子接着推给其他下级们继续去挑,自己选择了一走了之。而他得到的结果,是自己的“假道灭虢”之计彻底的破产,和吴军及盟友被魏军全部歼灭。由于施计者孙綝本身的目光短浅,个人能力低下,使得他自鸣得意的“假道灭虢”之计终成画饼。孙綝妄图借魏国发生内乱,借诸葛诞这条道,通过伐司马昭这个“虢”,来达到自己雄霸天下的野心的计划,堪称是三国里最自不量力的“假道灭虢”之计,这也是三国里一个没有被贴上标签的隐晦的“假道灭虢”之计。


        假道伐虢之计的关键在于"假道",也就是说怎么寻找到不让对方起疑心的"假道"借口.只有把这借口做得冠冕堂皇,合情合理,天衣无缝,让敌人完全相信了,才能成功地实施自己下一步的"灭虢"计划.越是能隐藏自己真正的意图"假道",越是能获得"灭虢"的胜利.三国中的二条"假道灭虢"之计全部遭到了失败,最关键的原因,是计谋的实施者没有正确的全面了解并严重误判了对手有关.可见“假道灭虢”之计虽然看似简单,但要使好它,却并不容易。因为敌人并不都如虞国国君那样,是个容易对付的傻瓜。“假道”是诱饵,等敌军咬下了这个钩,再突出奇兵,往往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灭虢”胜利。只是此计虽妙,可对于天底下真正的政治高手来说,却是一条最拙劣的笨计。这不,三国这本书就让我们开了眼界!




本文版权由武当休闲山庄与原作者共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 此帖被假正经也在2022-08-05 21:27重新编辑 ]
1条评分金币+16
citichmcyu 金币 +16 辛苦了,感谢您无私奉献的精神! 2016-02-22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离线假正经也

UID: 1801544

精华: 136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7610
金币
87993
道行
18910
原创
538
奖券
560
斑龄
0
道券
29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2605(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最后登录: 2023-06-17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2-08-15
回 天水寒心1987 的帖子
天水寒心1987: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2016-02-22 09:34) 

原来是灌水被禁,也是应该。
1条评分金币+1
zhdf 金币 +1 - 2022-08-16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coolchick

UID: 860975


发帖
11181
金币
40
道行
1316
原创
1
奖券
0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996(小时)
注册时间: 2010-05-11
最后登录: 2024-06-24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22-08-16
任何战争都不是说一句话就能打起来或者停战的,事关所有因素,经济,人口,兵员都是要考虑的吧
2条评分金币+4
假正经也 金币 +1 这个自然 2022-08-29
zhdf 金币 +3 - 2022-08-16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离线假正经也

UID: 1801544

精华: 136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7610
金币
87993
道行
18910
原创
538
奖券
560
斑龄
0
道券
29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2605(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最后登录: 2023-06-17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22-08-17
回 coolchick 的帖子
coolchick:任何战争都不是说一句话就能打起来或者停战的,事关所有因素,经济,人口,兵员都是要考虑的吧 (2022-08-16 13:28) 

这也许就是《孙子兵法》里说的谋攻吧。
1条评分金币+1
zhdf 金币 +1 - 2022-08-19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