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关
证监会的新闻和消息异常多,比如中概股回归要暂缓、要控制跨界并购定增、要抑制壳资源炒作,其中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不得而知。整体而言,监管部门的初衷是想让股市理性健康发展,但要想让股市回归功能定位,就得尊重股市的发展规律,尤其监管者要敬畏市场和让监管角色回归监管本位,要减少对市场的过度干预和不当干预。
监管的本职应该是保障股票市场合法有序、高效健康地运行,对市场中的违规者、内幕交易者、操纵股价者严惩不贷,对合法合规的投资者权益要充分保护,让上市公司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让市场参与者公平、公正、公开地参与市场博弈。而非歧视性和带有偏见性地监管引导,这样是严重带有主观性的监管导向,不利于市场健康发展。比如中概股回归与否应该由企业和市场说了算,不应该由证监会行政暂缓,更不应该以什么市场提出质疑、需要深入分析研究来搪塞。这与国务院要求“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的精神严重相悖,股市需求端已经完全市场化,但监管部门还想在股市供给侧搞计划经济,与供给侧改革严重相悖,这是中国证券市场诸多弊端和矛盾丛生的主要根源,新股爆炒、估值偏离、权力寻租和市场扭曲等都与股市供给侧的行政控制有关。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股市供给侧改革,适时启动注册制改革和退市制度,这也是改善A股质量、抑制壳资源炒作和改变市场面貌的唯一办法,但目前监管部门继续管制供给端,将注册制等待成熟条件为由推后,对退市制度视而不见,对中概股回归进行行政干预,想通过这种办法来抑制壳资源炒作,殊不知又在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壳资源之所以被爆炒,并非并购重组和中概股借壳回归之过,主要是股票供给被行政控制,供给与需求不能有效平衡,加上注册制又被推后,退市制度毫无进展,新公司IPO进不来,僵尸公司无法退出,壳公司自然就有了被炒作的空间,因此要想遏制壳资源炒作必须得从根本矛盾上着手。
暂缓中概股回归只会让A股市场更加贫瘠,A股市场已经错失整整一代互联网企业,现在这些企业已经长大,已经在海外市场得到了规范和培育,整体质量和素质普遍高于国内上市的公司,趁现在A股市场还有相对的估值优势,这些企业在资本的驱动下,有意回归A股的怀抱,如果证监会采取断然拒绝的态度,A股市场又将错失改变市场质量和面貌的机会。试想一下,如果A股失去了估值优势,将什么都没有了,这将会成为一个严重的战略失误,会让A股错失真正崛起的机会。
如果A股市场没有相对的估值优势,想让那些海外上市的企业回来他们也不会回来,现在既然有机会吸引这些企业回归就不要怀疑和拒绝,唯一需要做好的是加速A股市场市场化改革的步伐,让股市供给侧与需求侧平衡和市场化,如果进一步强化供给侧的管制和搞计划经济,市场的不平衡和矛盾永远解决不了。
当务之急,A股市场应该加快市场化改革和剪除影响市场化的制度障碍,让股市监管部者回归监管本位,及时提高市场吸引力和让市场保持适当的估值优势,鼓励在境外上市的优质资产回归A股,改变A股市场的整体质量,让转型期的A股上市公司获得外延式增长的能力,既实现中国经济的存量整合,也让A股市场继续保持吸引力,只有这样资本市场才能在目前发挥关键作用,如果让股市彻底熄火、走向低估值、拒绝中概股回归,对青黄不接的中国经济打击最重。其实,股市有些泡沫并不可怕,高市盈率的上市公司往往有并购低市盈率的冲动,逐渐通过外延式增长的方式既降低了市盈率,也扩大了上市公司的整体规模,有些公司运气好会并购到增长潜力比较好的资产,从而为上市公司未来发展奠定了新基础。千万不要误认为这是纯粹的概念炒作,动不动就想当然地去干预,这会严重阻碍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会让市场继续失灵。
抑制壳资源炒作和冷却概念炒作的初衷是好的,但方法得对头,否则结果会更悲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