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去年、前年每季度到凤凰卫视做《震海听风录》时,对经济都做悲观预测。而现在的判断略有不同,对经济逐渐趋向谨慎乐观,同时,对各城市各行业的判断非常明确,但经济转型真正成功仍需十年以上的时间。
我对经济趋势转向乐观的理由主要基于新经济与服务业,绝不会忽视国有低效企业债务、政府债务。未来,中国市场化的国际化的新经济将是惟一亮点。
理由1,创新行业发展,服务业兴盛,就业趋于稳定。
根据路透社报道,智联招聘和人民大学合作撰写的研究报告显示,今年二季度就业小幅反弹,新经济对就业的提振作用非常明显。
中国就业景气指数(CIER),是采用智聘全站数据,通过不同行业、城市职位供需指标的动态变化,来反映就业市场上职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例的变化,从而起到监测中国就业市场景气程度以及就业信心的作用。CIER指数以1为分水岭,指数大于1时,表明就业市场中劳动力需求多于市场劳动力供给,就业市场景气程度高。
2015年一季度以来的五个季度,CIER指数除去年第四季因传统招聘旺季而出现季节性反弹外,到今年一季度均呈逐步下降趋势,今年二季度该指数由第一季的1.71反弹至1.93。
互联网/电子商务、基金/证券/期货/投资、交通/运输、保险、农/林/牧/渔以及中介服务等行业的就业景气指数相对较高。其中后三项是因传统就业观念影响,虽然有较为旺盛的人才需求,但对白领的吸引力较小,因此就业景气指数较高。前三项集中在创新、服务领域。
近期,本人在上海寻找办公室显示,市区创业园区均较为兴盛,价格适中的办公楼供不应求,基本上是寻找者盯在房东的屁股后面,写字楼租金的上涨与创新公司的增加,以及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印证了这一点。无论北京、杭州还是上海,创新园区方兴未艾。
理由2,民间投资转向,国退民进你去进吧
张斌先生的研究报告认为,今年以来,民间投资增速断崖式下滑,六月份的民间投资增速为负。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6月累计增速2.8%,远低于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累计9%的增速。
在国内,新一轮国进民退已经开始。根据该报告,2015年9月,全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累计同比增速和资产总额均出现了一次大幅跳升,当月同比增长高达17%,当月资产规模增加近7万亿。
此后月累计同比增速有所下降,始终保持在15%以上的水平,且远高于此前两年的增速。基数与营业收入均无法解释同比增速的突然上升,最有可能的解释是,国有企业本身的资产并没有增加,只不过是将自身资本注入到其他非国有控股企业,这些企业因此变成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因而资产也纳入国有企业资产的统计范围。
幸运的是,私营企业投资并没有加速下滑,真正失速下降的是纯民间投资中的集体投资等。民间投资可以分为两大类,纯民间投资和混合经济投资,前者占比六成,后者占比四成。2016年以来的民间投资加速下滑当中,加速下滑部分来自纯民间投资,混合经济投资增速今年以来反而是处于抬升状态。纯民间投资的主体部分,占比超过3/4的私营企业投资并没有加速下滑。
笔者最新观察到私营经济的运作可以得出相近的结论,这些企业以创新获得市场化的投资,从来不奢望从国有控股金融机构中解决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融资问题。
现在仍有企业非常困难,但企业家已经懒得抱怨,劳动成本上升抱怨无用,就走两条路,一是到越南、斯里兰卡等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地方设厂,二是国内做安全边际高的高端制造、服务企业,做其他企业,纯属浪费资金。
3,地区经济特色已经非常明确。
各个地方在市场化、资源秉赋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的分工。各个城市深知自己的定位,现在还找不到自己定位的城市,一个小城还想引入银行、互联网金融建金融中心,基本上属于永远找不到北的城市。
据介绍,山东寿光蔬菜种植已经用上了大数据,如果未来可以引入绿色、高科技,并且成为信用式农场,一旦解决土地流转问题,前途不可限量。同理还有黑龙江等省份,特色互联网农业、农产品定价、农业物流、高端旅游业等行业,就摆在眼前。
此前非常困难的需要腾笼换鸟的珠三角,有朋友引入高科技、工业设计与当地镇政府合作,找到合适的企业连片的解决问题。
4,理性的人增加。
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中国不会来第二次文革,虽然有时候新义和团们来势汹汹,但50%的中产收入阶层,以其日常“庸俗”与理性,抑制了鸡血症的泛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