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围绕“不结盟运动首脑会上新加坡炒作南海问题”一事,新加坡驻华大使罗家良杠上了《环球时报》和该报总编胡锡进。双方你来我往,已针锋相对论战了四个回合,说法截然相反。那么,真实的情况究竟如何?
交锋 事情起于《环球时报》2016年9月21日刊登的《不结盟运动首脑会新加坡妄提南海仲裁》。该文指出,在第17届不结盟运动峰会中,“新加坡曾执意要求塞入为菲律宾南海仲裁案背书的内容,企图强化成果文件涉南海内容,由于多个国家明确反对未能得逞。”
9月26日,罗家良指责该报21日的报道罔顾事实。他表示,关于提议在成果文件中增加南海共识内容一事,“不是临时决案或任何单一东盟国家主张的”,“是东盟一致和共同的立场,也是东盟十国根据第49届东盟外长会议联合公报所达成的共识。”——意思就是,这是东盟全体的事情,不能赖到新加坡头上。
罗大使还指出,“东南亚相关段落,包括涉及南海的内容,自1992年起就已纳入不结盟运动峰会的最终文件,并以东盟共识为基础定期进行更新”,峰会轮值主席国伊朗和东道国委内瑞拉拒绝此提议的做法,不符合不结盟运动的惯例。
9月27日,胡总编复信称,“《环球时报》记者是根据参加不结盟首脑会议的知情人士介绍情况写成此文的,信息源严肃、可靠,文章写的就是真实情况,因此不能同意罗家良大使对此报道的指控”。他在信末还提醒到,“您的国家在南海问题上做过头了”。
9月28日凌晨,罗大使再次致函。他强调,报道依据的是只言片语的、匿名的不完整信息,而新加坡全程参与了峰会的讨论;他还出示东盟主席国老挝的信函称,“不结盟运动峰会主席国并没有拒绝新加坡的要求,而是不合规矩地拒绝了东盟要求以东盟共识更新有关东南亚地区段落的内容。”
尽管细节还有待披露,但基本事实还是很清楚的。新加坡和东盟国家试图在不结盟峰会成果文件中增加东盟内部达成的关于南海问题的新共识,被峰会拒绝。综合各种信息看,《环球时报》和胡的叙述基本属实,但可以补充更多细节;罗虽然辩论套路占优,但回避了根本的问题,显得有些虚伪——他的论述始终没有触及实质:究竟新加坡有没有这个想法、有没有这样做?
套路 罗大使所谓“新加坡没有在提议上面做太多的工作”的说法,说服力并不大。这只是面子上的套路。稍微懂点常识的明眼人都不难了解,此类成果文件的磋商功夫更多的是在幕后,在走廊或咖啡馆,而非在正式会议上。
作为东盟外交方面的“灯塔”或精神领袖,新加坡积极推动此事责无旁贷。没有新加坡等国的压力,老挝断然没有理由做此提议。新加坡即便不是该提议的主导,也是非常重要的参与者。
事实上,27日,中国外交部也间接证实了这一点:“不结盟运动并非讨论南海问题合适场合……事实很清楚,极个别国家坚持要求在成果文件中片面渲染有关涉南海内容,但这并没有得到不结盟运动绝大多数成员国的赞同,有关内容也没有反映包括中方在内的南海问题相关方的共识”。
基于新加坡在南海议题上的一贯表现,加上《环球时报》和外交部披露的信息,我们可以推测出一个故事的梗概:新加坡确实在台前幕后推动了这个提议,虽然具体做法可能未必那么露骨和业余。
在岛叔看来,问题的实质在于:新加坡明明在南海问题上已经选边站了,却还在强调自己“不持立场、只坚持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