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还在讨论产业政策是种悲哀 说实话,现在还在讨论 “市场经济比‘市长经济’好” ,“产业政策不是好东西”这种老生常谈的常识性经济学问题,实在感觉有点悲哀。
现在还在讨论产业政策是种悲哀
近几个月,我一直在国外游历并体验生活,想在屋子外面看那个屋子,没怎么写文章。这些天,知名经济学家张维迎和林毅夫对产业政策的讨论,让人实在无法淡定,忍不住凑一下热闹。 我曾做过近10年的财经记者。这些年里,我和身边的同事们看到了各种企业的生存之道。其中,比较奇葩的一种就是,不少企业竟然靠政府的产业扶持政策生存。 比如,在一个支持动漫产业的城市,动漫企业不仅会有一次性的资金或土地等方面的支持,政府还会根据其制作的动画片是否上央视或卫视以及动画片的集数给予巨额奖励。所以,当地有的动漫企业一年能拿几千万补助。 这并不是什么内幕。根据A股上市公司的公开资料,我们也经常会看到各行各业的企业因为各种原因领到数百万,数千万,甚至数亿的补助。 显而易见,这些钱不是政府自己的。这些钱都是直接或间接来自企业和民众的税费,是大家劳动而获得的。换一个角度思考,那么多产业政策以及那么多巨额补助的发放,那么多开支,对于其他广大普通企业和民众而言,是巨大负担。 由此看,是否需要各种产业政策的讨论,其实还是回到了一个简单的经济学常识问题:由谁来决定资源的配置?要 “市长经济”,还是要“市场经济”? 先抛开复杂的理论不谈,放眼当前,国内很多经济社会问题都是因政府管的太多,而不是管的太少。事实上,这么多年,各级政府年年高喊“转型升级”,实施各种产业政策,其效果如何呢? 恰恰相反,产业政策的弊端却是十分明显:一、产业政策往往意味着市长及各部门官员的配置资源的权力。权力往往成为寻租空间,容易导致腐败。二、这么多权力的执行和实施也需要很多人手,这又是一笔巨额财政支出。 除此之外,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的问题是,相比市场经济的多元配置,“市长经济”易让配置资源的权力相对集中、单一,导致了经济社会中巨大的对抗、内耗。 说到这里,我想起曾经讲过的一个故事:有一位富可敌国的亿万富豪,他有多个子女。和很多父亲一样,他很希望子女们都出外打拼,靠自己获得傲人的成就。但是,基本上很少有子女这么做。 因为这些子女发现,自己创业太艰辛,尽管有可能成功,但远不如获得父亲的认可来的实惠。他们发现,父亲只要一个眼神或一个笑容,可能就意味着几亿财富到手。即使出外打拼,其实很需要靠父亲的荫护、人脉和影响力。 这个故事其实是中国经济社会问题的“隐喻”。在这样的营商环境下,你会发现,依靠国企垄断,产业政策及各种权力,资源配置的权力自然大量的掌握在各极领导手中。 为此,获得政府及高级官员的认可、青睐,自然成为企业最容易的赚钱之道。这必然形成“政府资源是核心竞争力”、 “全民公务员热”、“削尖脑袋争取步步高升”等中国特色的现象。 与此对应的是,“争先恐后当市长” “争先恐后请市书记、市长吃饭”成风,造成当今中国经济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企业之间的对抗意识被不断强化。如此一来,必然导致过多的没有价值的内耗,使经济社会长期处于高成本运行。说实话,现在还在讨论 “市场经济比‘市长经济’好” ,“产业政策不是好东西”这种老生常谈的常识性经济学问题,实在感觉有点悲哀。 我看到林毅夫经常喜欢用“审时夺势”这个提法。然而,以中国目前的经济现状,若真的要“审时夺势”, 退一万步讲, 实施和推进十八三中全会提到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放松管制,减少各级政府部门的权力,裁减政府工作人员,让政府少干事,减少甚至取缔各地的产业政策,减少税收(只有减支,才能减税),一定是当务之急。 然而,另外一种逻辑和隐忧是,在经济降温时,政府和官员往往更有花钱的冲动。他们往往更想“有所为”,更想去出台更多产业政策,更想花钱去干预经济和市场。而由于长期的思想定势,不少短视的企业和投资者也会急盼政府出手。这需要引起我们的警惕。 [ 此帖被wbyys2427在2016-10-16 08:47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