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破天荒的发表了一篇《中国平均每天3家公司IPO ,股民不赚钱,巨量融资谁会买单?》文章,公开质疑证监会只为解决IPO堰塞湖,忽略A股行情和投资者保障的做法。
自2016年下半年起,IPO就在提速的道路上越走越快,来到2017年,IPO数量几乎达到日均3只;然而,与IPO提速形成反差的,却是A股行情弱化,人均亏损上万的惨淡事实。
IPO融资需兼顾市场承受度
2016年中,A股有227家企业成功IPO,募集资金1496亿元,创下五年新高;但从同期指数表现来看,上证指数跌幅超12%,创业板跌幅近28%。今年以来,监管层更是几乎在以每周一批、每天3家左右的节奏,高速推进着新股发行。据普华永道预测,2017年全年A股IPO为320家至350家左右,融资规模在2200亿元至2500亿元左右。如果这个猜测成立的话,2017年新股发行数量和融资额较2016年均增长四成至五成。
众所周知,IPO堰塞湖一直都是A股的大难题,证监会此举大幅提速,也正是为求能够化解该项杂症。事实上,在化解IPO堰塞湖的问题上,证监会并非没有措施,自去年以来,二级市场的再融资已愈发趋严,以及打新无需存留资金,这些措施都是为IPO腾挪空间,以及降低抽血效应。
然而不可忽略的一点是,每每新股上市,总能上演多日连板行情,往往股价涨至高位时才打开涨停板,这也导致需要更多的资金进行承接,客观上对市场资金面会造成一定的压力。而且,由于股价涨至高位,新股风险无形中被放大,进而放大了整个市场的风险。
因此,虽然新股IPO时融资的额度不算大,但新股挂牌后对二级市场所形成的“抽血”效应同样不容忽视。随着监管部门2016年下半年加速新股发行后,进一步加剧了此种效应。
另外,对比美国来看,在美股117年的时间里,合计上市的股票数量目前是5449只;而A股在过去的26年中,合计的数量已经达到了3187只。我们只花了四分之一的时间,就发行了美国接近60%的股票数量,所以说A股IPO速度慢是不准确的。
还有一个数据,从IPO募资额来看,纽约的两大交易所,纽交所和纳斯达克IPO募资246亿元,排在第一;香港港交所245亿美元排在第二;上海证券交易所第三,募资160亿美元。但是从指数的表现来看深圳成指和上证指数,全年下跌19%和12%,排在全球末尾。
所以,对于证监会来说,新股发行还需兼顾直接融资与市场的承受度,这才是最为重要的。
当IPO提速遇到解禁
在央视的这篇文章中,直接质疑的便是“究竟是谁为巨量融资买单?”言下之意,IPO的加码提速,也为日后的限售股解禁埋下了隐患。从2016年来看,A股共有1145家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在二级市场上进行过减持行动,涉及股票数量共计197.4亿股,参考市值共计3030.43亿元。而以减持套现金额统计,1145家上市公司中减持数量超过10亿元的有68家,减持套现过亿元的上市公司涉及527家。
个股来看,永泰控股集团下半年减持永泰能源股票共计11.51亿股,套现金额47.1亿元;奥瑞德4位股东自2016年6月3日至2016年7月5日期间,累计减持高盛股票8763.21万股,减持套现市值30.38亿元;广汇汽车股东天津正和世通两次减持公司股份累计2.98亿股,套现27.21亿元;顺威股份股东减持套现26.95亿元。
此外,还有多家公司的股东出现了“清仓式”的减持。据不完全统计,吉艾科技、宏磊股份、海立美达等多家上市公司,都遭到了控股股东或重要股东清仓式减持,将所持股份全部清空。
也许有人会说,不少“清仓式”减持的大股东们走的都是大宗交易渠道,例如新奥股份和快乐购,这样对股价的影响不大。但近日爆出,大股东们与券商合作,将手中股份通过大宗交易转让给券商,然后让券商为其在二级市场之中出售,以此来避免大幅减持给股价所造成的下跌。
毫无疑问,大股东们高位套现,最终嫁接给的还是中小投资者,其也成为最后的买单者。
不过,也有券商表示因为解禁不代表一定立刻就卖,还是取决于市场环境。如果市场走好,卖的概率会更小一点,如果市场差的话,也要看价格合不合适。所以解禁和IPO是两回事。
若想提速IPO,就该让垃圾企业果断退市
A股目前还未实施注册制,不过,不少人已将目前的IPO提速看作是一种“伪注册制”。若A股2017年真如德勤所预测的IPO数量将达到420家,那与美国每年500家IPO数量相差不远,确实可看作是“伪注册制”。美股每年500家上市企业之所以不会给市场带来抽血效应的关键在于“退市”。 在美股中,退市可谓是家常便饭,这也因此为新加入者腾出了巨大的空间。
列一组数据来看,1995年至2005年十年间,美国三大股市共有9273家公司退市。这一数字十分惊人。其中,纽约证交所(NYSE)十年总计退市1906家,NASDAQ十年退市6257家,美国交易所(AMEX)十年退市1010家,三大股市合计平均每年退市1000家左右。
美国三大股市退市公司数量统计
资料来源:历年退市数据摘自NYSE、NASDAQ、AMEX三大网站
然而,回到A股中,市场几乎呈现一种只进不出的状态,在A股的26年历史中,退市的企业屈指可数,一些垃圾企业总能通过并购重组重获新生,这也就解释了为何一些类银行或券商等大市值企业IPO后会给市场带来抽血效应。现如今,IPO的提速,更是进一步加剧抽血的效应。
国际会计和咨询公司普华永道周二发布报告预计,今年A股首次公开发行(IPO)市场将延续去年下半年快速推进的节奏,2017年全年A股IPO为320-330宗左右,融资规模在2,200-2,500亿元人民币左右。2016年沪深股市IPO达到227宗,高于2015年的219宗,增长4%,融资规模1,504亿元,略低于2015年的1,586亿元。其中上海主板IPO共计103宗,融资金额达1,019亿元。香港市场去年蝉联全球最大IPO市场,共有126家企业在港上市,融资金额为1,948亿港元。预计2017年将有130宗新股在香港上市,IPO融资总额将达2,200亿港元。
受到全球各种不稳定因素的影响,以及经过2015年中IPO暂停和重启之后,2016上半年A股市场处于修复期,使得IPO数量出现低点平缓上调的态势。进入下半年之后,市场运行总体稳定,IPO审核速度明显加快,预期这个势头将会持续。IPO提速意味着监管层更希望恢复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提高IPO审核效率,降低企业排队时间和成本,强化IPO信息披露,淡化对公司投资价值的行政审核,这将有助于与注册制对接,并逐渐向注册制靠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