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创业板和次新股成为市场动荡的重灾区, 市场一跌下来,一些个股非理性下跌起来,人也就很容易失去理性。随便翻看一些文章,都是类似创业板不行啦,包括次新股也不行啦,市盈率太高了,接下来跌跌不休的内容。当然,声讨新股发行过快的评论等也有,但总的来看,目前弥漫着一种绝望的气息。
先谈个市场本身的状况,创业板指数从2012年底585点起步,最高上摸4037点,指数最大涨幅6倍左右,2017年1月13日收盘1899点,涨幅2.25倍。上证指数2013年6月25日才见底1849点,才后知后觉跟随创业板指数上涨,最高上摸5178点,1.8倍涨幅,2017年1月13日上证指数收于3112点,涨幅68.3%。2012年至今,市场的指数波动可以很清晰告诉我们,哪里才是真正大机会所在。如果说创业板等泡沫很多,需要挤出来,为何那么多年了,市场依然没有挤出来?如果说蓝筹股有很多机会,为何那么多年了,还没充分反映出来?
举两个伴随创业板成长起来的典型的例子,
东方财富(
16.420,
-0.35,
-2.09%)和
同花顺(
67.180,
-1.58,
-2.30%),看看它们在当时2012年底创业板启动时的低点位置,对比现在,哪怕是现在跌下来的2017年1月13日,复权价格你去看,对比那时候的价格现在是不是依然涨幅20倍左右,记住不是2倍左右,是20倍左右啊。现在东方财富网随便一年有大概接近10亿利润,大概接近600亿总市值;同花顺随便一年5亿左右利润,大概300多亿总市值;两者市盈率都差不多50到60倍左右。这两家公司我们做股票的投资者也好机构也好,应该是有目共睹的,从小公司不断成长起来,到现在的相对大公司,按照市盈率角度去衡量,现在市场低迷期间每年都有几个亿利润,一旦市场雄起,你可以想象那利润的弹性空间,难道它们也要跌回到解放前吗?不是开玩笑嘛。就好像你对着阿里巴巴和腾讯说,它们有很大泡沫,一旦破灭回到解放前,这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吗?都强大到相当的护城河,只要不犯根本原则性错误,保持强大是没问题的,只是怎么保持高增长有难度而已。
再反观那些所谓的蓝筹股,试问,哪个公司有那么牛的成长速度,是,那些蓝筹有的只是相对成熟而已,但相对成熟在市场也只是给到相对稳定的波动来结合。如果市场都要靠这些相对成熟的企业去发展,哪问一个很直接的问题。那还搞什么扶持中小企业,搞什么新三板,搞什么创业板嘛。相对成熟的企业哪个不是从小做起,阿里巴巴,腾讯,哪怕东方财富和同花顺,哪个不是从小做起。正因为它们都是从小做起,让更多人看到了积极的未来,让更多人看到了积极的梦想,让更多人才有奋斗前行的欲望。如果按照所谓蓝筹第一其余不看的逻辑,试问,社会还有高速前进的动力吗?不要你甘于稳定就不让别人积极奋进嘛,不要你甘于稳定就融不得别人急速发展,不要你是老人家就看不得年轻人的活力!
就问管理层了,如果市场没有了活力,没有了真正具有高速成长的企业去支撑,去发展,试问,这样的市场魅力何在?就拿新股发行来说, 这段时间新股上市后,个股基本是二级市场上市开板后买一个套一个,当然,也包括一些蓝筹银行股,发行的银行股,发了不少,应该是管理层最为看重的吧,但是,大家发现没有,上市以来开板后几乎就是一路下行,没有给到投资者太多机会,而且部分银行股面临随时破发的境地。请问,只是融资圈钱后不管二级市场跌跌不休,这是正常的生态圈吗?当然,这段时间上证指数表现相对是稳定的,但这得益于一些国家队的刻意护盘,如果没有保险股没有银行权重股等刻意护盘,现在这指数还有那么好看吗?有人说,反正这些股好看就可以了嘛,说明这些股票才真正有价值嘛,好了,得了吧,真正有价值早就一飞冲天了,为何那么多年涨幅依然远不及东方财富、同花顺等创业板个股呢?另外,这些企业根本也不是中国最需要去扶持和支持的企业呀,更多是中小型企业,挖掘和支持各个领域更多的东方财富和同花顺才是啊。
说真的,刘主席刚上任时说的那些话,我目前依旧历历在目,谈到立足国情,立足中小投资者,但事实呢,目前市场新股发行的速度简直比注册制还要厉害,这立足国情立足中小投资者了吗?至少目前大部分股民的心声都是希望慢一点,让市场的生态更完善些。立足国情的改革,立足中小投资者的改革,那就是一定要有活力,没有活力,一切无从谈起。
我甚至听到有人希望有些东西就不如烂死在那,不如来个继续加速发行,不管市场死活,从上周五管理层再推出10家企业同时发布时间上来看比较晚来看,可以肯定的是,目前证监会内部一定是有分歧的,但分歧归分歧,在最大领导没下决心转变前,那当然只能是微调下,比如14家降低为10家。我要是管理层,我一定会充分听取各路投资者的心声,看看一年发行300家合适,400家合适还是500家合适,更或者1000家合适。充分听取中小投资者的心声是需要的呀,可惜,这点上,目前没看到监管层的具体行动,最可怕的是,没有预期管理,哪怕直接明确2017年就准备发300家也好,500家也好,让大家心中有数,懂得随形势而采取不同策略。没有预期就是让人不知道你究竟怎么出牌,理论上完全可以一年3000家上市的。拿美元为例,美国最牛的地方就是预期管理,总是说加息吊着你胃口,让美元持续牛。
回到市场本身,创业板和次新股经历这段时间的持续下跌,绝望的气息很明显,但是我们不绝望,我们的底气在于,我们发现不少上市公司依然具有过去类似东方财富和同花顺爆发前夕的潜力,因为我们可以从身边看到太多有活力的企业在危机中成长壮大起来,这些个股最大可能就是在次新股群体中挖掘出来。逻辑不复杂,老股票该牛的该成长的都成长起来了,没有成长起来的肯定是需要更大外力重组等因素才能蜕变这存在巨大不确定性,但对于不少次新股而已,借助资本市场发力腾飞都是刚开始,本身公司经营带来的高成长就是未来牛的最大底气。道理很简单,好公司,放到哪里去最终都是受追捧的,就好像经历几波股价依然屹立不倒的不少成长股一样,比如
博雅生物(
52.270,
-1.81,
-3.35%)等。现在不少成长股跌到市盈率40倍左右,茅台也接近30倍市盈率,很多成长型的成长速度肯定大大强于茅台,未来这些成长公司继续加速,这些公司现在的股价难道不就是超级低的市盈率吗?所以,现在不是低点不是底气更待何时。真正高速成长的公司,市场给予相对高的市盈率本身也是合理的,因为未来成长上去会让当下变得很便宜啊,犹如过去东方财富和同花顺,不赚钱到赚几个亿甚至十几二十亿的成长区别有多大啊。
那,那些成长起来的公司还有机会吗?就比如东方财富和同花顺等,目前熊市都能盈利那么多,依然那么大市值,试问,行情一来,能不继续前行吗?乐视不也因外围的力量继续注入继续顽强前行吗?所以,创业板等也根本不需要悲观,反倒蕴含新的生机,毕竟过去的历史走势对比也足以告诉我们在中国,最大的机会到底在哪里。就好像地产一样,如果说行情一来,最大机会在哪里,那一定是强者恒强啊,一线城市依然继续领涨啊,历史就是如此真实摆在我们眼前。所以,创业板一定也还有机会,现在跌下来,就是酝酿新的生机。从这个角度来说,2017年年初就是创业板和次新股最好的布局时机才是。
本来这段时间全球资本市场涨涨不休,我们跌跌不休,本身极大的反差,就应该引起管理层足够重视才是。国外资本市场就喜欢积极预期的折腾,这才有了当下的结果,我们要反思积极的预期在哪里,更多带给市场是相反的预期呀。别看上证指数目前看上去不错,一旦市场继续低迷,崩盘下来也是极其容易的。
记得去年2016年7月27日
人福医药(
19.040,
-0.41,
-2.11%)涨停,管理层问询为何股指当天下跌,你却逆势涨停。当时我马上写了篇文章呼吁让市场交易归还市场,管理层不需要什么都插手。之后市场类似走势管理层就没再特别干预了,这至少也说明管理层也是能看到市场声音和乐于去接受一些东西的。那么,现在,又到了新的问题出来必须要正视好好解决的时候了,我相信声音管理层也是看到了只是还不够清晰,否则周五就不会那么晚发新股发行公告了。
周末我特意写了这篇文章,在我们微博:吴国平财经,还有我自媒体微信:财经听国平,包括其他媒体平台上发布内容出去,我们只是希望,作为一线人员,我们的心声管理层要重视,真的,没有活力,一切无从谈起啊。支持经济的发展需要有活力的资本市场,那就需要这里诞生更多东方财富和同花顺等,而不只是稳定蓝筹。
我们不需要推倒重来,我们需要的是积极的预期管理,合理的资本市场生态系统,真正有活力的资本市场,真正立足国情,立足中小投资者这个最大群体,满足好这部分人需求,一切就皆可活啊!如果您认可我文章中的理念,希望您可以转发给更多人看,我们一起呼吁,中国资本市场本应更好,而不是当下这样纠结。愿,2017年,中国资本市场成为真正长期牛市转折向上的一年,现在我们转变我们清晰一切都不晚!
吴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