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午游玩敦煌莫高窟,中午司机带我们去敦煌市一处饭馆品尝了当地特色美食——驴肉黄面。和我一起的是四位来自湖南长沙的叔叔阿姨,五个人搭档游玩,很开心很默契。
黄面也是一种麦面制品,它细如龙须,长如金线,柔韧耐拉。煮熟后,调汤或加菜食用,香味溢口,别具风味。制作黄面的工艺极其讲究,操作也非常不易。
这个面口味和兰州干拌拉面差不多,很劲道,拽不断,貌似一碗18块钱,可以品尝一下。

吃完饭我们坐车去敦煌数字展示中心,主要看了两部短片,一部是《千年莫高》,一部是《梦幻佛宫》,每个20分钟时间,不许拍照,尤其是球幕影院,效果特别好。《千年莫高》是介绍敦煌莫高窟历史文化背景,《梦幻佛宫》是展示精美石窟艺术的。

看完了两部电影,我们坐着大巴车,来到了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莫高窟的门票旺季是160元,要提前预约,因为莫高窟有参观限额,所以要提前报名。

因为莫高窟在鸣沙山下,而且当时骄阳似火,放眼望去全都是戈壁滩和沙漠,我的脑海里只有一个想法,洞窟里面会不会很热?这还怎么参观呢?

下车以后,经过一个石桥,桥下面已经没有湍急的流水了,都是裸露的河床,看着就更加干涸了。敦煌的年降雨量还没有40毫米,蒸发量可是接近3000毫米,日照非常充足,所以很干旱的。

这么干旱的地方,并非不毛之地,与莫高窟平行的步道一侧,长着参天大树,这些树都是杨树,东倒西歪的,应该是常年被大风吹的缘故,正是因为这些树的存在,走在这里并不热。

莫高窟距离敦煌市25公里,在这么一片并不高的沙丘下面,居然深藏着如此深湛精美的佛教艺术造像群,真是让人匪夷所思。当然,敦煌显耀了两千多年,各种史料多有记载,发现它并不难。

在这里真是万里晴空,晴空下面是黄土一样一眼望不到边的沙丘,然后是一簇一簇的杨树,树叶随着风摆,哗啦啦地响着,更少不了蝉鸣。

1907年,英国考古学家马尔克·奥莱尔·斯坦因在进行第二次中亚考古旅行时,沿着罗布泊南的古丝绸之路,来到了敦煌。当听说莫高窟发现了藏经洞后,他找到王圆箓,表示愿意帮助兴修道观,取得了王的信任。于是斯坦因就被允许进入藏经洞拣选文书,他最终只用了200两银两,便换取了24箱写本和5箱其他艺术品带走。

敦煌莫高窟在1961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的文物价值不言而喻,虽然在近代被西方探险家洗劫一空,虽然被日本,俄国,美国,法国,英国人以不同方式破坏,但莫高窟还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走进景区,能够感受到景区在遗产保护方面的努力,游客必须从特定的入口,排队进入,跟着导游,戴着耳机,成群结队参观方可,不能私自进入景区参观。

参观莫高窟不需要太多的体力,每个导游带领游客参观8个洞窟,这些洞窟都分布在一二三层,所以半个多小时也就参观完了,但是到窟内不允许拍照。

这是莫高窟的标志,九层楼,这里面供奉的一尊很高很高的大佛。

窟前的建筑为九层楼,因其共有九层而得名,原为四层,晚唐年间建成五层,宋初重修,九层楼是1935年建造,它攒尖高耸,檐牙错落,铁马叮咚,已成为莫高窟的标志之一。
从远处看,断崖上的一个个洞窟,就像蚂蜂窝一样,不规则地分布在1600米长的崖壁上,好的一点就是有栏杆和走廊,可以自由穿梭。

前秦建元二年,僧人乐尊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此建洞修禅,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后世因“漠”与“莫”通用,便改称为“莫高窟”。

莫高窟第130窟,开凿于唐开元、天宝年间。窟内塑莫高窟第二大佛,因位于96窟之南,也称南大佛。佛高26米,为石胎泥塑弥勒倚坐像。洞窟窟形为上小下大的方锥形覆斗顶窟。甬道南北壁上部各开一龛,下部分别绘有供养人像;主室南北壁各绘高约15米的巨型菩萨坐像一身,上部为宋代所绘飞天,是敦煌石窟中最大的飞天图象。

北魏、西魏和北周时,统治者崇信佛教,石窟建造得到王公贵族们的支持,发展较快。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莫高窟更是兴盛,在武则天时有洞窟千余个。

最早知道莫高窟,应该是看了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第一篇莫高窟,才知道河西走廊最西端,还有这么一处世界文化艺术的璀璨明珠,它位于新疆,甘肃,青海三省交界之处。

莫高窟在民国时期破坏也很严重,比较著名的就是张大千,1941年他拖家带口在敦煌呆了两年七个月,期间为了临摹壁画,临摹一层壁画,剥去一层。淋膜一层,再剥去一层。这样破坏很严重。李济等人上书于右任,专门说过这事。

很多人没来过莫高窟,对它很向往,其实,百闻不如一见,来到莫高窟,每个人也只能看到8个洞窟的造像,洞窟内也不能拍照,只能在外面的断崖上,沉思伫立,遥想一下当年,这里叮叮铛铛,是多么的繁荣和热闹。

来到敦煌,来到莫高窟,你由衷能够体会到那种苍凉,那种绝境中大自然所释放出来的景象。当然如果你想多看几个洞窟,也可以脱团,然后尾随着一个团一个团,这样进去多听几个梦幻佛宫的故事。

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指出:“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

洞窟里面非常凉快,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当然,如果和露天温度一样,这些佛像可能早就毁坏了,保存不下来的。我问导游,是不是有空调,导游笑着说,没有没有,这就和延安窑洞一样,夏天很凉快的。

安史之乱后,敦煌先后由吐蕃和归义军占领,但造像活动未受太大影响。北宋、西夏和元代,莫高窟渐趋衰落,仅以重修前朝窟室为主,新建极少。元代以后敦煌停止开窟,逐渐冷落荒废。

据说郭沫若本人没有来过莫高窟,莫高窟这三个字虽然是郭沫若的,但是从他的书法里面找来拼凑的。郭沫若在考古界影响很大,故宫博物院等很多博物院都用他的题字,莫高窟也不例外。

莫高窟各窟均是洞窟建筑、彩塑、绘画三位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洞窟最大者200多平方米,最小者不足1平方米。洞窟形制主要有禅窟、中心塔柱窟、佛龛窟、佛坛窟、涅槃窟、七佛窟、大像窟等。

现在的宕泉河已经衰变为一条潺潺小溪,敦煌研究院在山口处建设大坝,全部截流,绿化窟区,为生物治沙工程提供灌溉水,主河道便常年断流。只有夏天暴发山洪,冲荡河床,重现往昔雄劲。

莫高窟前的佛塔,是高僧圆寂后存放骨灰、舍利子、经文的塔形建筑。不同朝代风格不同,道行修行高深的大德僧人塔形高大,上部环形层数也多。不同年代的寺院经济状况也会在佛塔的精致高大与简单和低矮上有区别!

莫高窟对面就是三危山的主峰,当年因为看到三危山的佛光,所以于对面断崖上修建佛窟。三危山距离敦煌25公里,绵延60公里。这个牌坊属于莫高窟景区,上面悬匾莫高窟,下面横匾写的是三危圣境四个字。

最后走进莫高窟博物馆参观,外面风沙很大,很热,一进入博物馆,顿感清凉。博物馆里面墙壁上都是莫高窟每个时间段的照片,以及它的前世今生,历史故事。

这里的名字确切应该叫敦煌石窟文物宝库研究陈列中心。这个陈列中心据说由日本无偿援助建造,1992年动工,1994年完成,是中日友好的见证。

陈列中心的彩塑主要有佛、菩萨、弟子、天王、力士像等。彩塑形式有圆塑、浮塑、影塑、善业泥等。圆雕、浮雕除第96、130窟两尊大佛,第148、158两大卧佛为石胎泥塑外,其余均为木骨泥塑。

在陈列中心,可以看到一些佛窟的复制品,这些彩塑佛像鲜亮夺目,甚至比直接看原物还真实。敦煌石窟按石窟建筑和功用分为中心柱窟、殿堂窟、覆斗顶型窟、大像窟、涅槃窟、禅窟、僧房窟、廪窟、影窟和瘗窟等形制,还有一些佛塔。

这个是用泥巴和柴草塑起来的一尊佛像,是一件半成品,可以看到他慈眉善目,身披袈裟,宝黛璎珞,浓眉大耳,神态安详。莫高窟里的佛像就是这样塑起来的。

敦煌莫高窟石窟壁画富丽多彩,各种各样的佛经故事,山川景物,亭台楼阁等,建筑画、山水画、花卉图案、飞天佛像以及当时劳动人民进行生产的各种场面等,是十六国至清代1500多年的民俗风貌和历史变迁的艺术再现,雄伟瑰丽。

莫高窟是世界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人类文化瑰宝,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中西方文化交流,丝绸之路两千年文化繁荣的见证,也是了解中国历朝历代政治,经济,饮食,服饰,文化,外交,习俗等各类信息的重要凭证。莫高窟是一部活的历史,它的价值不可估量,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它必将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不远万里,前来参观,研究,考察,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