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723阅读
  • 0回复

[养生保健]前胡的各家学说及记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天人地

UID: 1627269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281941
金币
65408
道行
36950
原创
108
奖券
39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2057(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最后登录: 2024-11-27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0
— 本帖被 妞妞乐乐 执行加亮操作(2017-12-22) —
各家学说及记载
1、《名医别录》:“主疗痰满胸胁中痞,心腹结气,风头痛,去痰实,下气。治伤寒寒热。推陈致新,明目益精。”

2、《日华子本草》:“治一切劳。下一切气,止嗽,破癜结,开胃下食,通五脏,主霍乱转筋,骨节烦闷,反胃,呕逆,气喘,安胎,小儿一切疳气。”

3、《图经本草》:“今陕西、梁、汉、江、淮、襄州郡及相州、孟州皆有之。春生苗青白色,似斜蒿,初出时有白芽,长三、四寸,味甚香美,又似芸蒿。七月内开白花,与葱花相类,八月结实,根细青紫色。二月、一月采暴干。今邸、延将来者,大与柴胡相似,但柴胡赤色而脆,前胡黄而柔软不同尔。……今最上者出吴中。又寿春生者皆类柴胡而大,气芳烈,味亦浓苦,疗痰下气最要,都胜诸道者。”

4、《本草蒙筌》:“味苦,气微寒。无毒。……山谷多产,秋月采根,色黄兼黄,气香甚窜。去痰如神。”

5、《本草从新》:“前胡,辛以畅肺解风寒,甘以入脾理胸腹,苦泄厥阴之热,寒散太阳之邪。性阴而降,功专下气,气下则火降丽痰消。能除实热,治痰热哮喘,咳嗽呕逆,痞膈霍乱,小儿疳气,有推陈致新之绩。明目安胎。

无外感者忌用。”“柴胡、前胡均是风药,但柴性升,前性降为异。肝胆经风痰,非前不除。”“味甘气香性软,冬月采者良。内有硬者名雄前胡,须采去勿用。半夏为之使。恶皂角。忌火。”

6、《滇南本草》:“解散伤风伤寒,发汗要药,上咳嗽,升降肝气,明目退翳,出内外之痰。”

7、《本草纲目》:“前胡,乃手足太阴、阳明之药,与柴胡纯阳上升,入少阴、厥阴者不同也。其功长于下气,故能治痰热喘嗽、痞膈呕逆诸疾。气下则火降,痰亦降矣,所以有推陈致新之绩,为痰气要药。陶弘景言其与柴胡同功非矣,治证虽同,而所入所主则异。”

8、《本草汇言》:“前胡,散风寒,净表邪,温肺气,消痰嗽之药也。如伤风之证,咳嗽痰喘,声重气盛,此邪在肺经也;伤寒之证,头痛恶寒,发热骨疼,此邪在膀胱经也;胸膈痞满,气结不舒,此邪在中膈之分也。又妊娠发热,饮食不甘;小儿发热,疱疹未形;大人痰热,逆气隔拒,此邪气壅闭在腠理之间也,用前胡俱能治之。”“罗一经云,前胡去寒痰,半夏去湿痰,南星去风痰,枳实去实痰。蒌仁治燥痰,贝母、麦门冬治虚痰,黄连、天花粉治热痰,各有别也。”

9、《本草通玄》:“前胡,肺肝药也。散风驱热。消痰下气,开胃化食,止呕定喘,除嗽安胎,止小儿夜啼。柴胡、前胡均为风药,但柴胡主升,前胡主降为不同耳。种种功力,皆是搜风下气之效,肝胆经风痰为患者,舍此莫能疗。忌火。”

10、冉雪峰,《大同药物学》:“《名医别录》乃陶隐居汇集秦汉来各名医有效药品,曰《别录》,以其别于《本经》也。《本经》而后,微言渐绝,诸家本草罗列虽详,等于类书,无复精义可言,而扶经之心,言其所欲言,发其所未发,备其所未备,不失《本经》遗意者,惟《别录》首届一指。如本条前胡类似柴胡,《本经》叙柴胡,系扶效能侧面推阐,《别录》叙前胡,系从功用正面发挥,故前胡主治条文,不啻为柴胡正面写照,两两可以互参。前胡其味苦,其气微寒,其臭芳香,其中有纹,十之九均同柴胡,其主治日伤寒寒热,曰胸胁中痞,曰心腹结气,曰淮陈致新,俨与柴胡功用无异,尤妙者明著下气二字,苦寒下降,原属药物通例不足异。惟是柴胡亦微苦微寒,人以其主寒热邪气,又以仲景小柴胡为少阳主药也,则注释为升,其实柴胡之升,系由降来。

人身经脉循行,如环无端,苦寒而降,是能下气矣。又芳香轻松,开郁散结,通络醒滞,而气安有不升者乎。上下周流,为生理之常态,助降助升,乃药物之性能,柴胡前胡,其义一也。柴胡为降药,在柴胡条项下,已反复推论。今得前胡主治下气二字,益证于说之不谬。柴胡虽升,升而有降,前胡虽降,降而有升·方今真柴胡少藉用前胡,较伪品尤为妥当。

李黄二氏一则日柴胡主升,前胡主降,一则日一升一降,用各不同。试问一升不降,升到何处,一降不升,降到何处。且二胡气味性质俱同,凭何项药学原理,定其各分升降,此岂复有理由可说乎?且前胡之降,不惟不与柴胡异,且正与柴胡同,柴胡可藉前胡以明其降,前胡亦当藉柴胡以明其升,不然,前胡何以外主寒热气之表证尔,故用柴胡者,不可不知其降,用前胡者,亦不可不知其升。特柴胡中空有瓤,类似膜网,利治三焦,前胡含有一种脂状分泌物,兼具强度香臭,嚼之舌端呈残余之刺激,利除痰饮,故外人用为祛痰药,以其臭具强烈,能刺激神经,故又用为镇痛药,其说详《赵熵黄生药学》,此则二胡同而不同之大略也。观此面前胡所以然之性能功效,可大明矣。”

刺蒺藜的用法古籍记载

方剂制剂记载
1、治风痒方(《方龙潭家秘》) 刺蒺藜四两(带刺炒,磨为末),胡麻仁二两(泡汤去衣,捣如泥),葳蕤三两,金银花一两(炒磨为末)。剂型:蜜丸。用法用量:早晚各服三钱,白汤下。主治身体风痒,燥涩顽痹。

2、治眼疾方(《方龙潭家秘》) 刺蒺藜四两(带刺炒),葳蕤三两(炒)。共为散。用法用量:每早服食后三钱,白汤调服。主治眼疾,翳障不明。

3、治胸痹方(《方龙潭家秘》) 刺蒺藜一斤,带刺炒,磨为细末。每早、午、晚各服四钱,白汤调服。主治胸痹。膈中胀闷不通或作痛。

4、治浮肿方(《圣惠方》)杜蒺藜日日煎汤洗之。主治通身浮肿。

5、治疝瘕方(《方龙潭家秘》) 刺蒺藜十两(带刺炒),小茴香三两(炒),乳香、没药各五钱(瓦上焙出汗)。俱为末,每服三钱,白汤调服。用治奔豚疝瘕。

6、治腰脊痛方(《外台》)捣蒺藜子末。剂型;蜜丸。用法用量:酒服如胡豆大二丸,日三服。用治急引腰脊痛。

7、蒺藜散(《千金方》)蒺藜子一升,熬令黄,为末,以麻油和之如泥,炒令焦黑,以敷故熟布上,如肿大小,勿开孔贴之。干易之。用治气肿痛。

8、治乳岩方(《方龙潭家秘》): 刺蒺藜二、三斤,带刺炒,为末。 用法用量:每早、午、晚、不拘时,白汤作糊调服,用治乳胀不行,或乳岩作块肿痛。

9、当归散(《儒门事亲》) 当归、杜蒺藜各等分。上为末。用法用量:米饮汤调服食前。功可行经。

10、灭瘢方(《救急方》)蒺藜子、山栀子仁各一合。上二味为散。用法用量:醋浆和如泥,临卧时以涂之,旦洗之。用治灭瘢。

11、治齿衄方(《本草纲目》) 白蒺藜末旦旦擦之。用治牙齿出血不止,动摇。

12、治牙痛方《御药院方》:土蒺藜,去角生研五钱、淡浆水半碗,蘸水入盐温漱。用治牙齿动摇疼痛。

醋泡姜-功效与作用

醋泡生姜,中医药大师路志正在央视《中华医药》栏目中曾做过推荐。路 志正坚持吃姜40年,现在拥有“90岁的年龄,40岁的心脏”。这是因为姜能够保持脾胃功能正常,气血生化充足,身体其他脏器的功能也容易保持在一个正常 的状态,心脏直接受益。

中华医药醋泡姜的做法

醋泡姜做法

(1)把生姜切成薄片。姜片不用切得太厚,但一定要切得均匀。

(2)切好的姜片放到瓶内,倒入米醋,米醋一定要没过姜片,不能让姜片露出来。

(3)盖上盖子,密封结实。放到冰箱里一个星期后就可以吃了 。

用法用量

(1)每日早上吃2~3片即可,不要吃太多,吃太多了容易产生胃热。

(2)秋天不吃姜,秋天的气秋凉、肃杀,不宜吃姜。但这也不绝对,需要辩证看等秋不食姜,如受了秋凉后渴点姜糖水能很快缓解症状。

醋泡姜的用法

注意事项

(1)最好使用鲜姜,鲜姜有非常好的药用功效,还可以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消化。

(2)醋泡姜用的瓶子一定要洗干净,瓶子里面不能有油,以免生姜变质;

(3)做醋泡姜所用的醋可以是陈醋,也可以是米醋,效果都差不多。
1条评分金币+8
妞妞乐乐 金币 +8 辛苦了,感谢您无私奉献的精神! 2017-12-20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天人地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