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819阅读
  • 0回复

[养生保健]芡实的配伍应用及方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4278
金币
35614
道行
18937
原创
750
奖券
336
斑龄
0
道券
27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0681(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4-11-27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01-14
— 本帖被 妞妞乐乐 执行加亮操作(2018-01-20) —
芡实的配伍应用及方剂

配伍应用
1.配莲子,芡实甘平,益肾固精摄尿,扶脾止泻,固 涩止带,偏于补肾涩精,生之水,淡渗甘香,而不助湿,质 粘味涩,体滑滋润,则不致于燥,相反相成,集于一身;莲 子甘涩,益肾固涩;健脾止泻,养心安神,而偏于养心健 脾。两药均为甘平固涩之品,伍用则健脾止泻,补肾固精 止带力强,适用于脾虚之久泻,补肾固精止带力强,适用 于脾之久泻,白带过多及肾虚精关不固之遗精。

2.配山药,芡实盖肾而长于收涩,能固下元。扶脾 以止泻,固涩而止带;山药性平不燥,功效和缓,平补脾 肾,尤以补脾气而益肾阴为特长。两药合用,健脾益肾。两 脏同补,补脾益肾,益肾助脾,可用于脾肾两虚,带下过 多,腹泻不止等。

3.配金樱子,两者均为收涩品。金樱子味酸涩而性 温,善收敛固脱,为常用之补肾秘气,摄精止遗药;芡实味 甘涩而性平。两药配伍,相须为用,最能益肾敛精,固涩下 元,可用于脾肾亏虚,下元不足之遗精滑泄,小便失禁,白 浊白带,久泻不止等多种病证。

4.配黄柏,黄柏味苦,性寒,入肾,膀胱经,功能清 热燥湿,尤宜下焦及膀胱湿热;芡实味涩,性平,入肾、脾 经,功具固肾涩精及祛湿止带,两药相须配五,清热燥湿 力增,又具脾肾同治之长,尤宜湿热带下兼气虚者。

5.配菟丝子, 两药皆能健脾止泻而实大便,然一能 助阳益精,一偏固肾涩精,两药相配,相须为用,温煦脾 阴,益涩肾精,脾肾同治。可治各种阳虚泄泻。

6.配杜仲,芡实甘、涩,功专固肾涩精,杜仲甘、温, 功能温补肝肾。两药配伍。一能温阳司精关而强筋骨,一 司涩精阐肾兼能健脾,脾肾同治,温补固涩力增,可用于 脾肾两虚,命火不足之腰膝酸软,遗精滑泄等证。

方荆制剂
1.金锁玉关丸(《证治准绳·类方》):芡实、莲子 肉、莲花蕊、藕节、茯苓、茯神、山药、金樱子(去毛刺)。研 细末,水煎去渣,再熬成膏,面糊为丸。治遗精白浊,心虚 不宁。

2.金锁固精丸(《医方集解》):沙苑蒺藜、芡实、莲 须、龙骨、牡蛎。为细末,莲子粉糊为丸,盐汤送下。功能固 肾涩精,治肾关不固,遗精滑泄。

3.暖肾助火汤(《揣摩有得集》):党参、白术、炒山 药、桑螵蛸、炒芡实、巴戟天、覆盆子、附子、肉桂、肉苁蓉。 水煎服,治房室过度,肾经虚寒而致的缩阳症。

4.旺水汤(《辨证录》):熟地、山药、芡实、沙参、茯 苓、五味子、地骨皮。水煎服。治纵欲过度,梦遗不止,腰足 痿弱,骨内酸疼,夜热、自汗,终宵不干,肾水涸竭者。

5.易黄汤(《傅青主女辩》):炒山药、炒芡实、黄柏、 车前子、白果。水煎服,治黄带。

6.玉锁丹(《杨氏家藏方》): 鸡头肉末,莲花蕊末, 龙骨、乌梅肉。煮山药糊为丸。治梦遗漏精。

7.分清丸(《摘元方》):芡实粉、白茯苓粉。黄蜡化 蜜和丸。治浊病。

内容导读:补骨脂为之佐,五味子,吴茱萸为之使。忌生铁,铜。大肠素有火热及中暑热泄暴注,肠风下血,胃火齿痛及湿热积滞方盛,滞下初起,皆不宜服。(《本草经疏》) 宜忌配伍

【和合宜忌】

1.补骨脂为之佐,五味子,吴茱萸为之使。

2.忌生铁,铜。

3.“大肠素有火热及中暑热泄暴注,肠风下血,胃火齿痛及湿热积滞方盛,滞下初起,皆不宜服。”(《本草经疏》)

【配伍应用】

1.配补骨脂,温肾固肠。主治脾肾虚寒,五更泻,肠鸣腹痛。肉豆蔻味辛气香,温脾涩肠,行气消胀,偏治脾虚寒之肠滑久泻。补骨脂补肾壮阳,可补火生土,偏治脾肾虚寒,二药相伍,一脾一肾,一温一涩,脾肾双补,补肾阳,温下元,以除下焦阴寒,温中土,运脾阳,以化湿止泻,体现了温肾固肠法则,用治脾肾虚寒之黎明腹泻。

2.配花椒,二药同为脾胃经药。主治脾胃虚寒,腹痛久泻之症。尤为累受寒邪,胃脘冷痛,腹中拘急,水泻不止者所宜。花椒味辛,性大热,姜于散阴寒,能温胃止痛,暖脾止泻。肉豆蔻辛、温,有温中行气,涩肠止泻之功。花椒得肉豆蔻则温中散寒,行气止痛功强;肉豆蔻得花椒则温胃暖脾,涩肠止泻功著,相使配对,温涩并用,温中有行,行中寓涩。

3.配木香《得配本草》曰:“肉豆蔻配木香,下气消胀。”主治:脾胃虚寒,气机失调所致食欲不振,脘腹胀痛,肠鸣腹泻,不思饮食,呕吐食少证。肉豆蔻味辛气香,偏于温燥,温脾涩肠,行气消胀,升多降少,以升为主;木香辛开苦降,降多升少,以降为主;二药合用,一升一降,直通上下,相互促进,相互为用,行气和中,消胀止痛之力增强。

4.配生姜 《本草品汇精要》曰:“肉豆蔻合生姜汤服,治霍乱吐利。”肉豆蔻辛、温,归脾、胃经,能温中行气,用治脾胃虚寒气滞,脘腹胀痛,食少呕吐;生姜辛、微温,归脾经,具温胃和中,降逆止呕之功。二药配伍,相须为用,使温中止呕,行气止痛之力增强。

方剂制剂

1.四神丸(《证治准绳》) 肉豆蔻、补骨脂、五味子、吴茱萸,温补脾肾,涩肠止泻,主治脾肾虚寒,五更泻泄,不思饮食,或久泻不愈。腹痛腰酸肢冷,神疲乏力等。

2.真人养脏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人参、当归、白术、肉豆蔻、肉桂、炙甘草、白芍、木香、诃子、罂 粟壳。涩肠固脱,温补脾肾。主治:久泻久痢,脾肾虚寒,大便滑脱不禁,腹痛喜按喜温,或下痢赤白,或便脓血,日夜无度,里急后重,脐腹疼痛,倦怠食少。

3.肉豆蔻丸(《太平圣惠方》)肉豆蔻、木香、诃子皮、朱砂、人参、麝香。治小儿脾胃气逆,呕吐不止。

4.肉豆蔻散《太平圣惠方》) 肉豆蔻、人参、厚朴。治霍乱吐泻不止。

5.舒肝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 白芍、姜黄、肉豆蔻、厚朴、枳壳、延胡索、沉香、砂仁、木香、陈皮、川楝子、茯苓。主治肝气郁滞,两胁刺痛,饮食无味,消化不良,呕吐酸水,嘈杂,周身窜痛,8克/丸,一丸,日二次。

蛤蚧的配伍应用-方剂制剂

宜忌配伍
风寒及痰饮喘咳不宜用。

配伍应用
1、配菊花,清热化痰。主治痰热咳喘、咯血、瘿瘤、

痰核、胃痛、泛酸。菊花,辛、甘、苦,微寒,入肝、肺经,能疏风清热,平降肝阳。蛤粉,成,平,入肺、肾二经,能清肺化痰,软坚散结。二药相伍,共奏泄肺热而化稠痰之功用。

2,配青黛,清热化痰,软坚散结。主治痰热咳嗽,面肿不寐,小儿百日咳,瘿瘤痰核。青黛咸寒入血分,清泻肝火。蛤蚧粉咸平入肺经,清化肺热,软坚散结,两药合用,一清一散,专化热痰。

3、配人参,益气定喘。主治久病肺肾两虚,上气喘满,面目浮肿,失音。人参为大补元气之药,补脾益肺。蛤蚧,补益肺肾,益精养血,定喘止嗽。二药相伍,则能使肺气足,脾气健,从而共增益气定喘的功效。

4、配马勃,清热解毒,化痰利咽。主治热聚上焦,咽喉肿痛,以及肝火犯肺,咳嗽不已,热伤肺络,痰中带血,甚则咯血,衄血等症。马勃性平,味辛,质轻,善清肺气,清热解毒,消肿利咽;蛤蚧,性平,味咸,善清肺热,软坚散结,二药伍用,使清热化痰,消肿利咽之力倍增。

5、配旋覆花,清热消痰,降气止噫。主治痰热互结之咳喘,痰多咽痒。旋覆花,消痰行水,降气止呕;蛤蚧,是清化肺热,软化痰饮,二药一清一降,一消一化,相互为用,对於治疗痰热互结之症有较好的效果。

方剂制剂
1、人参蛤蚧汤(《卫生宝鉴》):人参、蛤蚧、杏仁、甘草、知母、桑白皮、茯苓、贝母。主治久病体虚,兼有肺热之气喘咳嗽,痰中带血,或面目浮肿等。

2、蛤蚧丸(《太平圣惠方》):蛤蚧一对,贝母一两,紫菀一两,杏仁一两,鳖甲二两,皂荚仁一两,桑根白皮一两。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枣汤下二十丸,日三、四服。主治虚劳咳嗽及肺壅上气。

3、黛蛤散(《卫生鸿宝》):青黛、煅蛤粉。主治肝火犯肺头晕耳鸣,咳痰带血,咽喉不利,胸胁作痛。

4。蛤蚧散(《太平圣惠方》):蛤蚧一对(用醋少许涂,炙令赤色),白羊肺一两(分为三分),麦门冬半两(去心,焙),款冬花一分,胡黄连一分。上药除羊肺外,捣细罗细为散,选将羊肺一分,于沙盆内细研如膏,以无灰酒一中盏,暖令鱼眼沸,下羊肺,后入药末三钱,搅令匀,吞服。主治肺劳咳嗽。

5、独圣饼(《圣济总录》):蛤蚧一对,人参一株(紫团参)。上二味,研为末,熔蜡四两,滤去滓,和药末,作六饼子。每服空心,用糯米作薄粥一盏,投药一饼,趁热,细细呷之。主治肺嗽,面浮,四肢肿。

2条评分金币+16
天人地 金币 +7 - 2018-03-24
妞妞乐乐 金币 +9 辛苦了,感谢您无私奉献的精神! 2018-01-14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