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黄奇帆对中国资本市场的表态不少,同时也给了中国资本市场开出了不少的药方。或许,对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建设上,黄奇帆还是带来了不少积极性的影响。
近日,在“2018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黄奇帆的言论再度引起了市场的高度关注。其中,有一个观点,更是引起了市场各方的重视,或许也给了投资者带来了不少的启示。
据了解,在会上,黄奇帆表示,根据国际经验表明,如果从50年到100年的时间跨度来看,股票、房地产、国债、黄金四方面投资收益,最高的是股票,第二是房产,第三是债券,最后是黄金。简而言之,就是从超长期的时间来看,股票可能成为投资收益最高的投资品种。或许,对于黄奇帆的这一表态,确实给了国内投资者不少的信心。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从黄奇帆的这句话来分析,主要强调几个要点。第一是根据国际经验;第二是以50年到100年的时间跨度作为参考;第三是超长期投资收益最高的是股票等。
确实,纵观海外成熟市场,例如美股市场、港股市场,自成立至今,当地市场的累计涨幅非常惊人,而作为本土的核心上市公司,更是创造出更为惊人的投资复合回报率。举一个例子,以港股市场为例,假如投资者在46年前开始买入李嘉诚旗下核心上市公司长江和记实业,那么这些年来投资回报率将会超过5000倍。再举一个例子,大家非常熟悉的巴菲特,其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如今成为全球股价最高的上市公司,但假如投资者几十年前一直定投,想必现在早已成为亿万富豪。
或许,在国内投资者看来,这些长期牛股多年来实现的惊人投资复合回报率主要建立在当地市场长期牛市的基础之上。与之相比,中国股市多年来注重融资定位,牛短熊长的特征反而让长期持股者得不到应有的投资回报,而这也是动摇投资者长期持股信心的关键所在。
对于投资者的焦虑,的确有着一定的道理,而成就一家伟大的企业,乃至长期走牛的上市公司,确实离不开市场大环境的长期支持,而缺乏了这一个大环境,实际上也会对股票的长期投资回报效果大打折扣。
不过,纵观中国股市成立以来的表现,虽然股市长期以融资作为定位,但整体运行重心还是保持稳中有升的运行姿态。这些年来,虽然沪市依旧处于3000点附近位置徘徊,但鉴于市场容量已经不能同日而语,市场指数反而有所失真,并不具有非常明显的参考意义。然而,纵观A股市场上市超过10年的上市公司股价表现,虽然市场指数仅有07年的一半水平,但不少个股的复权后价格却超过了6124历史高点,而这也是市场指数相对失真的真实写照,同时也说明了市场个股的分化状况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这些年来,例如贵州茅台、格力电器、万科A、云南白药等A股上市公司,基本上走出了独立上涨行情,乃至独立牛市行情。实际上,对于这些上市公司的投资者,只要坚持长期持股,并通过红利再投资的策略加大投入,那么这些年来所获得的投资回报率也将会是非常巨大。
确实,在A股市场中,自上市以来,累计涨幅超过百倍的股票还是存在的,也并没有市场说得那么悲观。不过,与海外成熟市场相比,A股市场走出长期牛股的上市公司占比还是有所不足,而绝大多数个股还是紧随市场指数的波动。正如上文所述,在A股长期以重融资作为功能定位的背景下,实际上也降低了市场投资者的投资回报预期,而真正走出长期牛市行情的上市公司也是寥寥无几。
由此可见,如果以国际资本市场的经验分析,往往只能够作为一种参考,而鉴于国内资本市场的特殊功能定位,我们仍需要保持一定的谨慎。但,鉴于中国股市仍处于发展初期阶段,且国民经济证券化率仍不足50%的因素,实际上也预示着中国股市的未来发展空间还有很大,而对于超长期的角度出发,还是值得积极乐观去看待的。
不可否认的是,随着股票投资意识的深入人心,股票也逐渐成为了不少家庭必要的资产配置。但是,对于不同家庭的风险承受能力以及风险偏好不同,它们多年来的投资回报结果也会有所不同。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超长期投资收益最高的会是股票,但鉴于中国股市长期以散户化作为主导的重要特征,对于不少家庭以及个人而言,不要说50年至100年的持股周期,甚至连一个月的持股时间也可能会熬不住。由此可见,对于超长期的持股周期,更可能只有极少数人可以做到,而把优秀股票作为珍藏,进行一代一代留存下来,这本身也是一种不平凡的投资境界。
由此可见,在中国股市本身颇具投机性的市场环境下,换股频繁、持股周期短暂等特征,却成为了中国股市的真实写照。但,这并不能够完全归咎于普通股民。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信息不对称、成本不对称等问题的长期存在,导致部分机构投资者的投机性更甚于普通股民;另一方面则在于长期熊市氛围下,加上以融资作为功能定位的市场特征,却导致了多数中国股民缺乏了投资安全感。对此,虽然股票有可能成为超长期投资收益最高的投资品种,但几乎没有人,或仅有极少数的人可以做到股票超长期投资,这也是中国股市多年来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