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是美国雷曼兄弟倒闭十周年。正是这家百年老店的倒闭,让全世界意识到,一场史无前例的金融大风暴向全世界袭来。
十年前的9月16日,中国的股市也经历了灰暗时刻,
沪指跌破2000点。
同样是十年,十年前的美国道指跌破8000点,现在超过25000点,正是如火如荼;中国的股市经过十年,沪指却从2000点以下到如今不到3000点。
人们不禁要问:中国股市怎么了?
经济周期
首先必须说,如果认为股市是一国经济的一种反映,因此将中美对比而得出中国股市应该和美国股市同步的结论,显然忽略了其中的内在逻辑。
2008年的美国经济遭受巨大打击。2008年、2009年美国的经济增速皆为负值,市场极度恐慌,经济面临萧条。而2018年,美国经济增速创出新高,就业形势处于历史最好。两相对比,股市自然扶摇直上,较之十年前的低谷期,现在处于历史的一个峰值。
中国经济发展的周期并不完全与美国同步。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也有影响,但我们显示出较强的韧性,
GDP增速虽较2007年有所下降,但仍有9.7%,随后,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代表,中国成为新的世界经济引擎,增速回到两位数。
2010年以后,连续几十年的高速和超高速增长周期已经到了另一个阶段。近年来,中国更是开始主动面对和把控经济转型升级的问题,经济增速由高速转向中高速,目前正处于新旧周期动能转换阶段,我们的经济呈现“L”型趋势。
不难发现,中美经济周期处于不同阶段,不可能展现同样的特征,股市行情也是一样。在这种形势下,片面追求股市表面上的“一致性”,毫无意义。
而且,正好相反,更应该认识到的是,如果在经济动力转换、压力增大的阶段,却出现股市高涨等违背经济发展周期和规律的现象,才反而说明股市有问题。
比如2015年,中国经济分明在进入“新常态”,经历“三期叠加”的阵痛,改革方兴未艾,结构仍未改观,股市却一飞冲天,在短时间内翻着跟头暴涨,这才是明明白白的泡沫和风险象征。果然,不久后便发生所谓“股灾”,使市场、市场信心、监管公信力等都遭受很大打击。
屡遭诟病
其实,人们更应该问的问题是:在此前中国经济增速很高的时候,为什么还是屡屡发生股指下跌等“不一致”状况呢?
的确,中国股市过去一直被诟病,它的大盘形势常常与经济面背离,基本不能作为反映宏观经济形势的一种镜像。
最主要原因是,这不是一个健康的市场,不是一个以价值投资为基础的市场,股价不能充分、有效反映公司运营效率和收益前景,公司也不能充分、有效反映经济运行活力和趋势走向。监管既缺位又越位,市场看似公开其实不透明,人人都企图得到内幕交易消息,信息欺诈和财务造假时有出现。
所以,股市往往出现与经济面负相关的怪异景象:经济好,股指低迷;经济不好,股指上涨,垃圾股常常暴涨。
究其根本,股市乱象使股民丧失了价值投资的可能,他们只是将当时的股市当作一个短期套利投机获益的场所,因而炒垃圾股、经济不
好时入市寻找“机会”、换手率畸高等成为常态。
管理者则总是将目标定位于“促进”股指增长上,进一步加剧市场的扭曲程度。长此以往,监管、公司、投资者,整个市场相互纠缠,恶性循环,股市与经济越来越不同轨。
股市能够显示出与经济周期的一致性,其实并不容易。
这两年来,监管正位成为证券市场监管工作的目标。应该说,监管工作显现出了决心、恒心和耐心,不是一刀切地下猛药,也不是运动式的一过性,而是有步骤、有阶段地开展市场秩序梳理工作,从前端的交易所问询到后端的审计处罚,在每个环节上都下功夫,建章立制、完善机制。
当前市场与过去相比,改观非常大。
情绪
只是,市场中总有些“怨气”。
一是对过去的怨气,使市场信心已经极大受损,无论怎么改革都不情愿,无论向哪个方向改都怨声载道。
二是对改革的怨气,改革毕竟是需要转换成本的。除了一些既得利益者,普通投资者可能也需要转变观念和投资方式,因而不适应。
三是期待过于急切。几十年的沉疴,不可能一时治好。监管改革稳扎稳打是对的,很多人不理解,一提问题就希望“一步到位”。
四是证券市场继续改革,需要全方位的配合,公司治理、投资者权益保护等等各个方面的法规都需要完善。
现在有些对比中美股指的段子,就是这些心态的写照和表现。
监管者既需要听到大众的呼声、关切包容所有人的声音,也应该保持定力,继续推进、深化改革。
我们也应该更清楚地看到,监管正位才是“正道”,想要真正“牛”起来,绝对不能靠“风口”来“吹”,而是要沉下心去、忍受阵痛,真正市场化改革,实现价值投资。
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成为经济的重要支撑和镜像,也是未来中美股市乃至中美企业竞争力、中美实力较量看谁能更牛的基础。
继续改革不会是一帆风顺、一马平川的,但监管正位、市场正位正在实现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