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1801544
-
- 注册时间2013-05-07
- 最后登录2023-06-17
- 在线时间12605小时
-
- 发帖107610
- 搜Ta的帖子
- 精华136
- 金币88186
- 道行18910
- 原创538
- 奖券560
- 斑龄0
- 道券291
- 获奖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UID: 1801544
- 发帖
- 107610
- 金币
- 88186
- 道行
- 18910
- 原创
- 538
- 奖券
- 560
- 斑龄
- 0
- 道券
- 291
- 获奖
- 0
- 座驾
-
- 设备
-
- 摄影级
-
在线时间: 12605(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最后登录: 2023-06-17
|
“宁可无武,不可无侠”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大闹一场,悄然离去” ■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相信对于武侠小说迷来说,金庸先生的这句对联再熟悉不过。然而,这个“仗笔”走天涯的一代侠客,悄然离开了江湖。 根据新华社等权威媒体报道,昨天,笔名为“金庸”的武侠小说泰斗查良镛逝世,享年94岁。金庸笔下创作了多部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在全世界华人圈广泛传播。 从小就是一个“书痴” 处女作竟是试题精编 金庸本名查良镛,出生在浙江海宁,祖上是名门望族,不但善于经商,而且出了很多学识渊博的后人。很多金庸迷经过查询资料得知,金庸的表哥其实就是新月派代表诗人———徐志摩。 据报道,金庸出生时家道已经有些衰落,但家里藏书甚多,他便整天泡在藏书堆里,读得废寝忘食。父亲怕他读出毛病,便想方设法让他出去玩。有一次,父亲拖他出去放风筝,放着放着,一回头,人不见了。找了半天没找着,回家一看:“这小子正泡在书房看书呢。” 熟悉金庸的人士评价,虽然从小爱书成痴,但他并不呆板,真正的处女作并不是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而是一本叫作《给初中投考者》的试题精编,由金庸和其他两位同学根据所考的内容自己出题编写。这本试题精编类书籍畅销一时,赚到的第一桶金足够把他供到大学。那时他只有15岁。 15部小说部部经典宁可无武,不可无侠 1955年,查良镛以“金庸”为笔名,创作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并于《新晚报》连载,大受欢迎。其后他的作品一部部横空出世,直至1972年完成《鹿鼎记》后封笔。《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文库》将金庸列为第四位中国文学大师,北大中文系教授严家炎盛赞金庸的武侠小说“带来了一场文学革命”。 金庸的小说虽然只有14部加一部短篇,但影响力无人能敌,读者遍及全球。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金庸的小说风靡全国,再加上当时每一部小说都拍成了电视剧,所以金庸的作品影响之大,不可估量,被喻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武侠小说作家,也掀起学术界对其进行研究的热潮。拍摄过多部金庸剧的著名导演张纪中昨天发文:“先生不会走远,武侠永存世间!” 在金庸笔下,有壮志豪情万丈,也有江湖儿女情长,有些句子虽短,但深深看透世情,用武侠小说实现了“宁可无武,不可无侠”的人生理想,构筑了神奇瑰丽的武侠江湖。 对于金庸老爷子的突然离开,读者充满了感伤,纷纷在各种平台上留言。有人写道:“一路走好,金老爷子,从此江湖已无大侠,只留经典在人间!”还有人表示:“中国武侠之魂您一路走好。真的哭出来了,您的金庸剧是我的青春回忆啊!走好,老爷子,您活在我们所见的每一部作品里!” 一手武侠一手时评传递中国立场中国情结 除了文学界外,查良镛也涉足传媒界多年,1947年大学毕业后先受聘于上海《大公报》,任国际新闻编辑。1948年《大公报》香港版复刊,急需翻译人员,他被报馆调往香港,其后调任《新晚报》副刊编辑。 查良镛在1959年创办《明报》;1968年又创办主打娱乐、名人及时装的《明报周刊》。1969年《明报晚报》创刊。《明报》刚刚创立的那段时间,金庸每天一篇社论,在众多报纸中独树一帜。当时金庸一边写小说,一边写社评,小说要写八九百字,社评要写一千多字。每天一睁眼,就有两千字的稿子等着他。还要随时关注国际时讯,精力消耗很大。 中国知名历史学者傅国涌曾经撰写《金庸传》一书,他表示,金庸两手写文章,一手写武侠小说,一手写社评,在现实的家国世界和虚拟的江湖之间纵横自如,在知识分子和市民大众中都拥有广泛的读者。而且,他的大量社评传递的是中国立场、中国情结,小说、政论都是典型的中国文化产物。 80岁还在攻读博士任何时候学习都不晚 金庸的名气虽响彻中外,而且博古通今,历史、政治等知识信手拈来,他依然觉得自己学问不够。因此,即使是在获得剑桥大学授予的荣誉博士学位后,金庸坚持选择作为普通学生申请就读剑桥大学的博士学位,那时的他已经是81岁高龄。 在剑桥读书时,金庸同普通学生一样,背着双肩包,里面放满了课本,有一段时间还会骑着车上课。那段时间,金庸不再有知名作家光环,他做的一切都“不为学位,只为学问”。有学生想找金庸拍照,签名。金庸说:“我现在是学生,不是作家。等我不是学生的时候,我再和你坐下来一起吃饭、喝茶。” 在金庸眼里,在任何时候学习都不算晚。永远保持谦卑的态度去探索人生中的未知,自尊而不自负,骄傲而不自满,这也是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中必须修炼的一部武功秘籍。 有人曾经问金庸:“人生应如何度过?”老先生答:“大闹一场,悄然离去。”人生在世,去若朝露。一个人的一生,为何不可以是一部武侠小说,前半生纵情恣意、洒脱妄为,后半生心怀敬畏,有不断向学之心。就如查大侠的人生,可敬,可叹。
作者 劳动报记者 王卫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