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695阅读
  • 1回复

[转帖]深秋为蟹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假正经也

UID: 1801544

精华: 136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7610
金币
88230
道行
18910
原创
538
奖券
560
斑龄
0
道券
29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2605(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最后登录: 2023-06-17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11-30

    大闸蟹早已成了深秋的一种印记。每年这个季节,必定会有一桌蟹宴。

    我的家乡昆山市,是盛产大闸蟹的。那里,河流纵横,湖泊密布,尤以阳澄湖的大闸蟹最为著名。这种蟹,青背白肚,黄毛金钩,黄多肉肥,味道鲜美,故有“金爪蟹”的绰号。阳澄湖的成蟹一般3只就可达一市斤,最大的重达半斤以上。每年秋分过后,西北风起,成蟹东游入海产卵,便是捕捞的季节了。记得小时候,父亲吃大闸蟹是一绝,一只大闸蟹吃下来“骨肉分离”,一副蟹壳完完整整地留下来,仿佛没有吃过似的,像刚蒸出来的一般,有时兴趣一高,还能拼出副漂亮的“蟹蝴蝶”来,确是好看极了。

    古书对蟹的食法,最早见诸记载的是《周礼》和《尔雅》,可见中国人吃蟹之早,吃蟹之精。傅肱在《蟹谱》一书中,将各种食法汇集起来,即除生烹盐藏糟收酒泡酱汁浸等办法之处,还可以剔肉炒菜、炼油。用蟹肉可做成各式菜品,有淮扬“蟹粉狮子头”、“蟹黄汤包”、广东“蒸大红盖蟹”、“蟹黄华罗”,苏式的“雪花斗蟹”、“蜜蟹”,浙江有“舟山蟹糊”、“温州醉蟹”、“闷蟹”、“南湖蟹粉”等等,均属驰名的佳肴。

    国人喜食蟹,历史悠久。魏晋南北朝时有“鹿尾蟹黄”一菜。隋炀帝有御用菜叫“镂金龙凤蟹”。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月下独酌》中写道:“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苏东坡亦是爱吃蟹的典型,曾夸张地写过一句诗:“不吃螃蟹辜负腹”。而陆游的“蟹肥暂擘馋涎堕,酒绿初倾老眼明”,那么陶醉地剥壳食蟹,比苏东坡的来得更为形象。蟹不仅是丰富人们物质生活的佳肴,还可增长人们的生活情趣。葛洪、陆龟蒙、黄庭坚、张岱都对蟹的美味,写诗作文,赞不绝口。

    食蟹,有很多精致纤巧的路子。元朝画家倪瓒,写了本《云林堂饮食制度集》,讲到一种海蟹的做法,叫作:蜜酿蝤蛑(海蟹)。先煮,海蟹变色就捞出;取出蟹脚和蟹身里的肉,蟹黄蟹膏也取出,单放。先把蟹肉码在蟹壳里,鸡蛋黄和蜂蜜搅拌后撒上,上面再铺蟹黄蟹膏,上屉略蒸,鸡蛋凝固,取出再吃,非常鲜美。

    清代戏剧家李渔和诗人袁枚也是嗜食蟹又善食蟹的高人。李渔在《闲情偶记》说蟹的一节,他充满诙谐地称,每年蟹尚未出,他便积蓄一笔钱准备买蟹,家人笑他嗜蟹如命,他便索性称这笔钱为“买命钱”。他以为食蟹以清蒸为宜,真正善于食蟹之人,就是食其“以造色香味三者至极”的美味。另一位食蟹高人袁枚在《随园食单》里也有同样看法。他在此书中,介绍四种食蟹的烹饪法。有蟹羹、炒蟹粉、剥壳蒸蟹等。不过,他也以为食蟹的最高境界还是食其至美的本味,所以清蒸蟹列为第一,“蟹宜独食,不宜搭配他物。最好以淡盐汤煮熟,自剥自食为妙。蒸者味虽全,而失之太淡。”袁枚痴迷于蟹之真味,以为姜醋等调料味道过于浓烈,会掩盖其“色香味”三者至极的美味,清蒸又失之太淡,便用淡盐汤煮之。  《红楼梦》里,曹雪芹也是浓墨重彩地写吃蟹。刘姥姥算了一笔账:“这样螃蟹……一共倒有二十多两银子。阿弥陀佛,这一顿的钱够我们庄稼人过一年了!”我也觉得吃大闸蟹是件很奢侈又显豪华的事,不单是金钱,还有时间。要对付一只大闸蟹,急是急不得的,得拿出点勇气来不可。这只张牙舞爪的东西,红彤彤、金灿灿,趴在你的面前,轻轻巧巧地敲壳吸黄,说起来,中国的食文化就是为此发展起来的吧。我想,蟹之诱人,一在于美味,二因蟹期短暂。今之金风醉秋菊,品蟹正当时。




作者   沈裕慎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离线至尊狼王

UID: 74095

精华: 47
职务: 山庄贵宾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809428
金币
50232
道行
19085
原创
288
奖券
12490
斑龄
0
道券
1292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230(小时)
注册时间: 2006-07-15
最后登录: 2025-01-2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8-11-30
阳澄湖大闸蟹。。一般人吃不起,而且以假货居多。
1条评分金币+1
假正经也 金币 +1 - 2018-11-30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