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A股市场都是一个以个人投资者即所谓的散户为主体的市场。经过几轮熊市的煎熬与清洗,已有部分个人投资者先后从市场中退出。不过到目前为止,A股市场个人投资者唱主角的整体格局仍未改变。这一点从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布的一组数据也可看出来:2017年,个人投资者持股市值为5.94万亿,而机构投资者持股市值只有4.53万亿,前者仍比后者多1.41万亿。
A股市场发展到今天,个人投资者是否还应该如此大规模地存在呢?回答是否定的。因为现在的市场与以前相比已完全不同,无论是投资品种的挑选还是投资机会的把控都已变得非常困难,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市场,连专业投资机构都感到难以适应,就更不用说高中及以下学历占了一半的个人投资者了。
有人说,我国是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你让个人投资者大规模离开股市,岂不是剥夺了他们分享我国经济增长成果的机会吗?非也。让个人投资者退出股市,只是让他们不要自己炒股,他们要想通过股市来分享经济发展成果,可以采取委托投资的方式,让专业投资机构来代替自己进行投资。要知道,“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办”这个大方向是完全正确的。当然专业投资机构的投资水平未必就高于个人投资者,从实际情况来看,他们的业绩表现也是参差不齐的,有的甚至相互间存在着天壤之别。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鼓励与支持个人投资者大规模退出A股市场。原因何在呢?
首先,从世界发达国家的股市历史来看,只有个人投资者大量被机构投资者所取代,机构投资者成为市场的主宰以后,股市的理性投资力量才能真正壮大起来,市场才能从过度投机的氛围中彻底解脱出来,回归于理性的轨道。反观我国A股市场,个人投资者不仅数量极多、占比很高,而且大家“一夜暴富”的欲望又特别强烈,一旦进场与机构投资者进行博弈,最终结果往往是,机构投资者不但不能引导他们树立起理性投资理念,反而容易被他们所同化,从一个长线投资者变成一个短线投机者。市场因此投机氛围变得更加严重。显然,这并不利于A股市场的长远发展。
其次,当个人投资者把资金委托给专业投资机构以后,虽然不能保证自己的收益就一定会提高或者亏损就一定会减少,但可以肯定的是,自己的情绪、行为再也不会总是受制于市场的走势了。要知道,当一个人的大脑和情绪整天都被股市的涨跌所影响甚至左右时,他又如何能自由自在地享受“诗与远方”的生活呢?况且A股市场总体走势是牛短熊长,这就注定了在股市里折腾的人,多数时间的境遇都不好。从人生角度来看,这难道不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吗?
最后,发达国家股市个人投资者比例非常低这一事实,也为我们提供了借鉴。比如美国股市,从1925年到1975年,个人投资者市场占比一直高达80-90%,但是等市场成熟与规范以后,这一比例就快速下降,到了2017年,个人投资者市场占比就只剩下了6%。究其原因,是因为市场的运行是难以把控的,而个人的能力和人性的弱点又注定了投资股市的人绝大多数最后都只能走向失败,因此,退出市场就成了越来越多人的共同选择。美国股市个人投资者的占比变化对我们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借鉴。实际上,就大多数个人投资者而言,让他们退出市场,并不是要剥夺他们的赚钱机会,相反,是为了保护他们,因为股市让他们亏钱的概率实在是太大了。
大家都知道浙江横店是一个著名的影视城,那里常年活跃着一群梦想成为“王宝强第二”的人。可是,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这些人大都只能在镜头前走个过场、打个酱油而已,自己的大好人生时光就这样耗费在“明星梦”中。相比之下,整天泡在股市里渴望着“一夜暴富”的所谓“投资者”,与这些做着“明星梦”的人又有什么区别呢?
当然,让个人投资者退出股市只是从一种趋势的角度来说的。实际上,无论市场发展到什么阶段,都会有不同规模的个人投资者存在。发达国家股市也是如此,只不过发展到今天,它们的个人投资者数量已经变得非常少而已。
一般而言,以下三种类型的个人投资者会在股市长期存在:
其一、他们深深热爱着股市,把炒股当成一种生活方式,他们享受的是参与过程,而不管股市最终带给自己的是欢乐还是痛苦;其二、他们具有较高的投资能力,业绩水平也不亚于专业投资机构,他们是市场的中坚力量,是股市博弈的有力竞争者;其三、他们把股市投资当作一种消遣,市场的涨跌不会影响自己的情绪和生活,市场在他们的眼里只不过是一个娱乐场而已。股市对这几种投资者来说,具有难以替代的价值。所以,他们会一直陪伴着股市,无论股市是波涛起伏还是风平浪静,只要股市存在,他们就会一直活跃在其中。
从A股市场来看,上述几种个人投资者所占的比例是非常低的。这就意味着我国绝大多数个人投资者都应该从股市中退出。目前这种退出现象已初显端倪。我们期待,未来几年个人投资者退出股市的速度能够不断加快。只有当个人投资者退出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再加上机构投资者的相应扩大,A股市场不合理的投资者结构才有希望得到彻底改变。一旦机构投资者成为引领市场潮流的主导力量,那么,A股市场的理性投资时代就可以说已经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