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26阅读
  • 1回复

[猎奇]印度唯一的梵语剧,泰戈尔称其堪比芭蕾,演员全是男性 [47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5996
金币
9790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7
奖券
17205
斑龄
189
道券
1012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19932(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4-11-0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9-01-30
— 本帖被 xgch 执行加亮操作(2019-02-14) —


我们来科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看卡塔卡利(kathakali)。
如果说北印度的建筑和雕塑是红玫瑰,那么南印度的白玫瑰非卡塔卡利莫属。

印度古典舞蹈有六大派别,分别是南部的婆罗多舞(BHARAT NATYAM),东部的奥迪西舞(ODISSI),北部的卡塔克舞(KATHAK),东北部的曼尼普利舞(MANIPURI),安德拉邦的库契普迪舞(KUCHIPUDI),以及西海岸的卡塔卡利舞(KATHAKALI)。
从字面上解读,卡塔是故事,卡利是舞蹈,连起来就是故事之舞。卡塔卡利15世纪起源于南印度喀拉拉邦的农村。在16、17世纪,由于当地乡绅的喜爱和追捧,摇身一变成为印度庆典的酬神戏码。后因部分戏码内容被认定对神明不敬而被寺院禁演,一度中落萧条。
直至20世纪,在传统文化拥泵们的努力下,卡塔卡利终于再次走红,其代表人物之一便是泰戈尔。1913年,泰戈尔撰专文向西方推荐卡塔卡利,认为它集舞蹈、戏剧、哑剧、文学于一体,堪比西方的芭蕾舞剧。
卡塔卡利的产生和发展延续了古代梵剧的形式和风格,是目前印度古典舞蹈中唯一还保持用梵文演唱的剧种。
卡塔卡利与莎士比亚戏剧出于同一时代,其舞剧元素来自公元二世纪以来的宗教典礼,剧情通常取自印度史诗《罗摩衍那》(Ramayana)、《摩诃婆罗多》(Mahabharata)及印度教经典《往世书》(Purana) ,演绎英雄或神战胜妖魔鬼怪和坏蛋的故事。它主题突出,非爱即恨,正义与邪恶、勇敢与脆弱、贫穷与富有、战争与和平,浓烈的感情通过夸张的戏剧化表演、丰富多变的表情和激烈的舞蹈动作呈现出来。
据统计,根据《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这两部史诗编创的卡塔卡利保留剧目大约有500部左右,广为流传的约50余部。

所以,可以说,卡塔卡利如同一面历史的镜子,透过它,可以领略到古印度那绝代的风华。
以前,卡塔卡利通常是在村子寺庙旁的露天舞台上表演。激烈的鼓声过后,四村八乡的人们聚到一起,一位长者上台用火点燃台口用以照明的巨大铜灯,紧接着是祈祷仪式,不为五谷丰登,只求演出成功。随着一声螺号,演员在一块长约三米宽约两米的帷幕布遮掩下缓缓登场,开始演绎爱恨情仇。他们的表演不需要语言,完全通过表情和肢体动作完成角色塑造和剧情交代。故事抽丝剥茧般缓慢推进,一出戏演个十天八天是很正常的事情,每天的戏演到转天黎明便戛然而止,成为没过瘾的农民新一天的期盼和话题。
一如小时候我们对看戏的期盼和向往,锣鼓声想,水袖飞扬,流光波转,一颦一笑间完成了少年关于美的最初教育。
如今,表演给游客看的卡塔卡利已经化繁为简,只选取故事中的高潮部分,恰如国内的折子戏。但是,那震耳的鼓声还在,那照亮了几个世纪的铜灯还在,那简陋的五彩缤纷的帷幕布依然是角色出场和换角的重要手段。
所以,它依旧精彩。
晚饭前,我俩来到剧场对演职人员进行采访,还参观了服装道具室。总的印象是,在场的卡塔卡利演职人员虽然很热情,但也很低调很谦卑,言谈中除了向我们介绍有关卡塔卡利的知识外,并未流露出一丝一毫的经济诉求。感觉他们的行为真正是出于对这门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卡塔卡利的精彩是从演员上妆开始的。
变脸。演员在舞台上公开化妆,颜料是从天然动植物中萃取的,红砂岩、绿树叶、黑炉炭、白米糊,全都被研磨成粉末,和水之后用刷子和柴棍一层层地往脸上叠加着色彩和图案,一笔笔勾画着忠奸善恶。

卡塔卡利的剧中人物好坏全部都体现在脸上,一般而言,绿色代表了神化的英雄(Pacha)。例如《薄伽梵歌》(Bhagavadgita)中的黑天(Krishna)和阿朱那(Arjuna);

红色一般用于表现傲慢的皇室;

黑色则是恶魔(Katti),角色何许通过变脸一目了然。

上完油彩后,再用剪刀将白纸剪出各种胡子的形状,然后沾在脸上。
变脸完成。

戴帽。不同人物对应帽子的形状款式花色也不尽相同,有的是一顶璀璨的王冠,有的像一把倒竖扫帚,有的则像在头顶盖了一座庙宇。

穿衣。演员们上身着各色绸缎,脖子上挂满了造型夸张的首饰,而下身却是层层叠叠的白布,虽然复杂,相对上半身的热闹繁华却显得冷清了许多。据说此剧最早的造型师曾为演员穿什么而伤透脑筋,苦苦不得其解。一天,他来到海边,看到从海里冒出很多穿戴各种艳丽服装的土著,心里便有了谱儿。上半身搞定了,下半身又该当如何呢?他又从白色的海浪里找到了灵感,于是决定让演员的下身一律围白裙。

剧场设计不错,分楼上楼下两层,甚至还有冷气。当晚观众数量不少,以欧美游客为主,票房得到了保证,演员的热情随之高涨。

最早登场的是说书人。他介绍了演员,介绍化妆品的原料,表演形式和故事情节,然后请出鼓手,请出一位资深演员,在鼓点的配合下,演员向观众一一示意每一记眼神和每一个动作的含义。但见他眼波流转炯炯有神,或嗔或怒,或悲或喜,惟妙惟肖;手势若莲,轻移渐变,淡淡如斯,意义非凡。

每换一个,台下便叫一声好。
这样的叫好实在是来之不易。一名卡塔卡利舞蹈演员从7岁至12岁开始,要经过大约十二年的严格训练才能得到登台的机会,是印度古典舞中受训时间最长的舞种。演员除了要练舞功外,还要对面部的眼、眉、嘴、脸颊、颈等部位进行训练,令其个个运动自如。
角色介绍完毕,说书人唱念结合,开始讲述故事的发生背景。他唱得极为卖力,唱到动情处双目紧闭,身体前后摇摆,相当的有感染力。

一声螺号之后,演出开始。两名助演拉着一块幕布,缓缓出场。

幕布撤去,主角现身。

当晚的戏码跟爱情无关,它讲述的是一个英雄除害的故事。由于魔鬼经常出来害人,王子在母亲的鼓励和支持下,独闯魔窟,百般挑衅,并最终将魔鬼制服。但见舞台上的王子时而瞪眼,时而跺脚,时而挥刀,动作幅度很大,讲究的是单个动作的夸张和到位,并不追求速度感。最终,代表正义的王子把妖怪打得七零八落魂飞魄散,救黎民于水火。
卡塔卡利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强烈的戏剧性。表演者运用24个基本手势和眼、眉、嘴、脸颊、颈等面部动作,构成一整套的示意,它们是剧情和人物感情交流的重要手段。而在每段戏剧表演之间通常还要加上一段激烈的纯舞蹈:包括大蹲裆步、单腿控制、急速旋转以及脚掌、脚侧完成的各种脚点和跳跃等动作,从而构成卡塔卡利男性舞蹈健壮英武的风格。

伴奏的鼓点频如疾风,急如骤雨,把王子的英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鼓手就是著名的Shri.Kalamandalam Vijayan,他是卡塔卡利的主要推动者。2010年的1月22-24日,当地还将在科钦的Vasco da Gama 广场举行盛大仪式,感谢他18年如一日,为保护和发展卡塔卡利做出的杰出贡献。
演出终了,掌声如雷,表达了对演员最大的赞扬。

宋卡 (泰语:จังหวัด สงขลา,英语:Changwat Songkhla)是泰国南部其中的一个府。在马来语中,宋卡府被称作"星若拉"(Singgora)。位于狭长的马来半岛中部东海岸宋卡湖口。马来人建立的古城。

历史上曾是中国-泰国和中国-马来亚重要贸易口岸。橡胶和锡的主要集散地,又是橡胶、椰干、锡、燕窝等的出口港。有几个制冰厂。附近开采锡矿。有支线与泰南铁路连接。公路干线与铁路平行。

郊区东关山上有佛塔、三宝公庙等名胜。宋卡湖渔产丰富,湖中岛名幺岛(Koh Yo),岛两端连接着横跨宋卡湖的桥-泰国最长的桥。宋卡海滩为著名风景区,有海水浴场。旅游业发达,因环境宜人,来此度假工作的欧美人较多。

宋卡原名沙庭城,建于素可泰王朝前的千年古城,曾于大城王朝时代宣布独立,后被敉平而隶于洛坤城。郑王大帝时,被升为一等城,直辖于曼谷。

拉玛五世时代,采用道省制,将博他仑、宋卡归入洛坤道省(Monthon Nakhon Si Thammarat)的管辖,至1933年泰国取消省制为止,宋卡才成为府治。中世纪的海盗以此为据点,海上贸易繁忙,是通向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南大门。

泰南依据地势可大致分为东海岸和西海岸两部分,海岸线长达1,643公里。东岸濒临泰国湾,沿岸有春蓬、素叻他尼、洛坤是贪玛叻、博他仑、宋卡、北大年、也拉和陶公等府,地势较平,有南诗里叻、达比、北汶浪和歌乐等短小河流,近海有大片浅水区,主要岛屿有素叻他尼府内的苏梅岛和帕安岛,这两岛也是泰南椰子的主要产地。

西海岸濒临安达曼海,有拉侬、攀牙、普吉、甲米、董里、和沙敦等府。这一带近岸海域水位较深,岛屿众多,主要有普吉、达鲁刀、里奔、披披岛、兰达岛、长岛等、帕通和天艾等岛。

泰南呈半岛形状,东西临海,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35%,东部为地势开阔的平原,适于农业但经常发生水灾;西部主要是山地,平原较少。主要山脉有:西岸的春蓬至攀牙的普吉山脉和东岸的素叻他尼府至沙敦府和宋卡府的洛坤是贪玛叻山脉,为南北走向山脉;泰马界山――桑加拉其力山脉为东西走向山脉。

西海岸从攀牙湾到沙敦府沿岸成片的红树林以及海滩已经成为发展旅游业的重要资源。南部大部份为 山峦 和原始山脉及高阜地带,北部为平原,河流多且流量大,背山面海,渔业发达,盛产锡、锰、钨、重晶石等矿,山林里出产木材。
蓝色清真寺,原名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土耳其著名清真寺之一,因清真寺内墙壁全部用蓝、白两色的依兹尼克瓷砖装饰得名,是伊斯坦布尔最重要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蓝色清真寺属拜占庭风格的圆顶建筑,周围有六根宣礼塔,象征伊斯兰教六大信仰,蓝色清真寺是世界十大奇景之一。


蓝色清真寺完工于1617年,它是奥斯曼帝国时代建筑和艺术的辉煌杰作。是拜占庭帝国所遗留下来的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蓝色清真寺的建造未使用一根铁钉,建筑结构严谨,外观造型独特,清真寺的260个小窗、2万多块蓝色磁砖、数百块地毯和众多阿拉伯书法艺术作品是该寺的重要看点。


1条评分金币+35
xgch 金币 +35 辛苦了,感谢您无私奉献的精神! 2019-02-14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沙漠之虎

UID: 953340

精华: 1
级别: 化外仙道

发帖
116510
金币
8541
道行
5233
原创
76
奖券
1733
斑龄
0
道券
172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73965(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0-06
最后登录: 2024-11-1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9-01-30
我还以为梵语已经消失了?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