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607阅读
  • 0回复

[猎奇]温州私藏着几个绝美古村[58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6178
金币
2389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7
奖券
17275
斑龄
190
道券
1012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0023(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4-11-24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9-08-10
— 本帖被 xgch 执行加亮操作(2019-08-12) —
      
苍南矾山镇· 福德湾古村
福德湾村,是一座历史上因采矾、炼矾而生、而盛的村落,整个村落沿鸡笼山自然山体而建,坐南朝北。福德湾村所在的鸡笼山是浙江省10处大型矿床之一,村南散落大量炼矾遗址。

村内除工业区外,高海拔区的南山坪、旗杆内、西坑植被覆盖率较高,植被属长江中下游常绿阔叶混交林区域,山上常年植被茂盛,怪石嶙峋,花草茂盛,奇峰异石,细水长流。

地址:温州苍南矾山镇福德湾古村
泰顺竹里畲乡· 竹里村
竹里,有美丽的竹海,阴雨天到这,整个村庄笼罩在云海之中,令人流连忘返。这里的村寨依山而建,这里有浓浓的畲乡风情,每年的三月三,畲乡风情体验活动就是在这里举行的。

竹里村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民族特色浓郁。村内有溪流贯穿而过,溪流清澈,溪内还养有观赏鲤鱼,不失为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典范。

地址:温州泰顺县西北部竹里畲族乡
洞头东屏街道· 东岙村
东岙渔村,位于温州洞头区。汇集了洞头最美的沙滩和景区。古老的屋舍沿着沙滩呈半圆型延伸。村子,放眼望去便是神州第一屏半屏山和半屏大桥。堪称“蓝色海岸线”的海边栈道,沿着海岸线和岩石而建。

整洁白净的沙滩映衬着碧海蓝天,沙滩边一家家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渔家民宿环绕点缀。不必飞去南海,即可享受细软的白沙滩。

地址:温州洞头区东屏街道东岙村
瑞安湖岭镇· 黄林古村
瑞安黄林古村坐落在桂峰乡西部大山里,为清代古村落, 村落背山面水,环境清幽,风光古朴。石头砌的墙,石头铺的路,满是石头。历经风雨洗刷,石墙色彩斑斓,像一幅幅油画。

映在山林竹丛之中,村后有一条长长的峡谷,清清水流缓慢而悠闲地漫过村前,给黄林村增添了古老而富有生机的灵性,村人在溪中筑起了一道拦水坝,人们不时可见到溪水越过拦水坝时溅起的白色浪花,并发出哗哗的悦耳之声。

地址:温州瑞安市湖岭镇黄林村
乐清城北乡· 黄檀硐古村
黄檀硐古村位于乐清市乐成镇境内,是灵山最北、风景最美,景点最集中的景区,方圆五平方公里,有景点一百多个,可归纳为“村古、林茂、水美、硐怪、石奇”十个字。

与温州其他古村落不同之处,在于这里的民居建筑基本上都用粗糙的石头砌筑,没有什么大型的特别精致复杂、细巧华丽的装饰,却同样具有温州村落布局特征及明清时期建筑的风貌特色。

地址:温州乐清城北乡山区黄檀硐
永嘉岩坦镇· 林坑村
林坑村掩映在幽深的山林环抱中,是楠溪江保存最完整的山地民居,它依山势蜿蜒而建,错落有致, 一座座古朴的廊桥和石拱桥横跨溪流,木质屋、卵石墙独特雅致,炊烟袅袅、溪水淙淙、尽显山野自然秀美。

沿溪边的山路走进村落,木屋、石拱桥、溪流、修竹与苍翠的山林融为一体,山上两股清泉蜿蜒曲折,在村前汇合后绕着村落流向远方,两座高低、走向各不相同的石拱桥和一座木廊桥沟通了两岸,把两岸村民紧紧相连。


汶上集镇地处成武、定陶、巨野三县交界处,距县城20公里,东丰公路、德商公路两条省道穿过境内,横跨万福河、东鱼河北支、安济河、南坡河四道河流。全镇总面积110平方公里,11.5万亩耕地,辖63行政村,113个自然村,6.6万人。
01
苗好谦碑
这里有悠久灿烂的
历史文化

苗好谦,我国古著名农学家,元代成武焦村(今成武县汶上集镇前苗楼村)人。初任都察院属员,延佑三年(1316)年升任淮东廉访司佥事,因"善课桑农",皇帝"赐衣一袭",后入朝为司农丞,受到皇帝赞许:"农桑衣食之本,此图甚善"。遂命刊印千册,散之民间。并晋升为御史中丞。
| 真武庙 |
真武庙——菏泽市唯一一处保存完好的壁画建筑

东西山墙的清代壁画是全庙最大的亮点,画中街道、树木、城池、房屋、人物、马车,应有尽有,如同身临其境,用笔流畅,韵味十足。斑驳之中透露着成熟的艺术魅力。


前廊下东侧镶嵌有明代万历五年“重修真武庙记”卧碑,这是汶西真武庙里最古老的物件。


2
环境优美的乡村 洪楼

这里生态宜人,四季芳香
干净整洁的街道

休闲亭



千亩楸树林


楸树
树干通直,木材坚硬
是良好的建筑、家具用材
也可栽培作为观赏树和行道树
3
高速发展的现代农业
汶上集镇现代农业产业园
让我们走进园区一看:







古镇,浸透了时光
也充满了缠绵往事
时光让古镇变得沧桑
却装点了她的韵味悠长
让来来往往的过客
一遍一遍去想象她曾经的风姿绰约和灿烂芳华
今天小编就带你走进平乐镇
来一趟说走就走的静心之旅
让时光慢下来,去抚平过往,也温柔岁月

说起平乐镇
大家现在印象最深刻的
可能要数平乐一绝——牡丹画了
可在这个拥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小镇上
能够讲述的,却不仅仅只有牡丹画
今天,小编就跟大家一起
跨越时间的长河
探寻平乐历史背后的故事
平乐镇:东都明珠 人文荟萃
平乐镇位于孟津县东南部,距洛阳市区10公里,因东汉明帝永平五年(公元62年)为迎西域入贡的飞廉、铜马筑平乐观而得名,一直享有盛名,被誉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地,素有“金平乐”“小洛阳”等美称。

平乐镇的名气很大,镇名缘于平乐村,该村位于洛阳东北邙岭南麓,是平乐镇政府所在地。
平乐村的郭松涛老人,编著的《东都明珠金平乐》一书,对平乐村和平乐镇的历史着墨甚多。对自己家乡历史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尝试着了解一下呦。

平乐村西靠洛常路,南为象庄,北为三十里铺;北依邙山,南望洛河,东临汉魏洛阳城,西南接瀍河回族区;焦枝铁路、二广高速公路、平金大道穿村而过,交通便利。该村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土地肥沃,富庶繁华,历来为洛东一大名镇。
东汉时期,都城洛阳西门外有平乐观,雄伟壮丽,是皇帝检阅三军、观赏百戏、展示国威的地方。该村因地处平乐观遗址,遂称“平乐”,亦名“汉园”,号称“东都重篱”“大汉屏障”。

东汉永平五年(公元62年),汉明帝为迎接西域进贡的“飞廉并铜马”而筑平乐观,观下建平乐馆,作为帝王将相看散乐百戏、设宴的场馆。北魏扩建洛阳都城,建平乐里,平乐村沿袭平乐观、平乐里之名。

洛阳市文史学者徐金星先生为《东都明珠金平乐》一书作序,序文称:“平乐镇平乐村、新庄村、刘坡村等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平乐村北有东汉皇陵。1957年修建中州渠时,在平乐镇内邙山南坡发现了齐侯宝盂。它高43.5厘米,口径70.3厘米,重75公斤,现藏洛阳博物馆。平乐村既植根于这样一片文化底蕴极其深厚的沃土,又赖一代代勤劳智慧的平乐人传承、创新、发展,那么,它被世人誉为‘小洛阳’‘金平乐’,被评为‘全国十佳美丽乡村’‘中国牡丹画第一村’等,就是顺理成章,具有‘必然性’的事了。”



“银象庄”的美好传说
除了平乐村,平乐镇还有以石象闻名的象庄村。象庄村文化人冯安和先生编了一本小册子——《象庄古镇轶事》,对石象和象庄的历史进行了详细记录。
象庄村,早在明末清初时期,就已是洛阳以东的集市贸易名镇,各地商贾云集于此。村子有东西一条街,不足一公里长,街道两边临街门面房几乎都是商行、店铺,主要为粮食行、棉花行、药材行、布匹行、染坊等。

每天早集,小商小贩沿街摆摊,四更过后,掌灯开市,半晌散集,各种叫卖声不断,常年如此。象庄名冠豫西,素有“银象庄”之称。
据《象庄古镇轶事》记载,在东汉时期,洛阳城东建有白虎观,城西建有青龙观。象庄村即青龙观所在地。后来,青龙观渐渐倾塌,附近一尊形体巨大、历史悠久的石雕大象便成为这里的地标,村子也由此更名为“象庄”。

不过,直到现在,象庄人还自称是青龙观人,逢年过节,象庄村民组织舞龙时,还打着青龙观的大旗。
在青龙观遗址内,有一块清嘉庆年间重修老君殿立的石碑,碑文显示:“象庄,洛东巨镇也,村南有观,观内旧有老君殿一座,不知创自何年。”
在象庄村南头路东,有一片“空地”被围墙圈起,这就是石象所在地。有村民说,这里以前是个水坑,石象就立在坑边,四脚和底座都陷进了泥水中,风吹雨淋,让人心疼不已。后来,为了有效保护珍贵的历史文物,村里就出资改善了这里的环境,修建了围墙和顶棚,将石象“圈养”起来。

进院细看,一尊巨大的石象头朝东南,站立在一个长方形的深坑里,长3.4米、宽1.05米、高3.2米,用整块青石雕刻而成,重30余吨。从远处看,石象惟妙惟肖,几可乱真。
据专家考证,这尊石象应是东汉时期雕刻的,有1900余年历史,是目前全国极为珍贵的石雕艺术瑰宝。

鹞店古寨与二仙庙
除象庄村之外,平乐镇还有后营村鹞店自然村的鹞店古寨较为知名。
鹞店,古称耀店。鹞店古寨位于邙山南麓,自然形成的楔形山脊突入洛阳盆地,东西两侧为深沟绝壁,山势犹如鹞子展翅,俯瞰洛阳。鹞店古寨建在楔形山脊之上,占地100余亩。

古寨内古木参天,四周筑有城垣,气势雄伟。古寨外的鹞店坂扼守洛阳通往黄河渡口的门户,是洛阳历史上著名的军事重地。东汉至隋唐近900年间,朝廷在鹞店古寨南门外辟有演武场,筑有烽火台等,皇帝经常在此阅兵劳军。

今鹞店古寨存有东门、二仙庙、关帝阁、望京门、南门等遗址。二仙为女神,宋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皇帝赐其号“真人”,宣和初年赐号“冲惠、冲淑二真人”。

二仙庙占地约500平方米,建于2米高的台地上,南北向,主要建筑规制基本完整,现存灰瓦顶大脊硬山式大殿一座,左侧有配殿,东西有广生殿、老君殿各二间。据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重修二仙庙碑记》记载,二仙庙建于六朝(南北朝时期),元代至元年间,蒙古军人马宝保与村民共同捐资在二仙庙前修建献台和戏楼各一座。

明清时期,鹞店古寨建有驿站、驿铺,设有墩台,常年驻有营兵。民国初年,张钫捐资重修二仙庙。鹞店古寨南门楼原建有关帝阁,阁中置关圣帝君檀香木雕像。南门地势颇高,天气晴好时,站在南门楼上,可以望见洛阳城的一些高楼。

鹞店古寨的沧桑景象也吸引了影视剧拍摄团队,电影《八百罗汉》,电视剧《常香玉》《中岳狂飙》《大河奔流》《黄河东流去》等,均曾以鹞店古寨为外景拍摄。
1条评分金币+35
xgch 金币 +35 辛苦了,感谢您无私奉献的精神! 2019-08-12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