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1569053 
-
- 注册时间2012-06-21
- 最后登录2025-02-25
- 在线时间11660小时
-
- 发帖118733
- 搜Ta的帖子
- 精华2
- 金币29607
- 道行20019
- 原创750
- 奖券0
- 斑龄0
- 道券0
- 获奖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UID: 1569053 
- 发帖
- 118733
- 金币
- 29607
- 道行
- 20019
- 原创
- 750
- 奖券
- 0
- 斑龄
- 0
- 道券
- 0
- 获奖
- 0
- 座驾
-
- 设备
-
- 摄影级
-
在线时间: 11660(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2-25
|
—
本帖被 砂锅吊子 执行加亮操作(2020-07-23)
—
走在大街上,足疗店遍地可见,各种各样的足疗店走进了我们的视线,说明了足部按摩已经成为健康养生的一部分,各大小 穴位共计有六七十个之多,因此足部被认为是我们的第二心脏,既然足部这么的被重视 ,那么我们来看看足部的主要几个穴位到底有什么神奇的功能?
涌泉穴

取穴:在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主治:昏厥、中暑、癫痫、小儿惊风、头痛、头晕、小便不利,便秘
配穴:
配水沟、内关主治昏厥;
配前顶、印堂、神门主治小儿惊风;
配太虚、照海、鱼际主治咽喉肿痛。
大敦穴

取穴:正坐或仰卧的姿势,大敦穴位于大拇趾(靠第二趾一侧)甲根边缘约二毫米处。
主治:疝气、遗尿、癃闭、经闭、崩漏、阴挺、痫证
配穴:
配太冲、气海、地机,有疏肝行气止痛的作用,主治疝气。
配隐白,直接艾炷灸,有补益肝脾,调理冲任的作用,主治功能性子宫出血。
配百会、三阴交、照海,有调补肝肾,益气固脱的作用,主治子宫脱垂。
太冲穴

取穴: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主治: 头痛、眩晕、目赤肿痛、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带下等妇科病证。
配穴:
配大敦治七疝;
配合谷为开四关又治四肢抽搐;
配肝俞、膈俞、太溪、血海穴治贫血、羸瘦;
太白穴

取穴:仰卧或正坐,平放足底的姿势,太白穴位于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
主治:胃痛、腹胀、吐泻、痢疾;
配穴:
配中脘穴、足三里穴治胃痛;
太溪穴

取穴:正坐,平放足底或仰卧的姿势,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主治:肾脏病、牙痛、喉咙肿痛、气喘、支气管炎、手脚冰凉、女性生理不顺等;
配穴:
配少泽,有滋肾阴,清虚热的作用,主治咽喉炎,齿痛;
配飞扬,为原络配穴法,有滋阴补肾的作用,主治头痛目眩;
配肾俞、志室,有温肾壮阳的作用,主治遗精。阳痿,肾虚腰痛;
申脉穴

取穴:在足外侧部,外踝直下方凹陷中
主治:增进耐性、怕冷症(怯寒症)、补阳益气、疏导水湿。
配穴:
配肾俞穴、肝俞穴、百会穴治眩晕;
以上几个穴位是足部来讲比较重要的几个穴位,足部共有六七十个穴位,在此不一一举例。
每天晚上在九点的时候泡泡脚,捏捏脚,为什么在9点呢?因为此时泡脚是补肾气的最佳时刻,此时也是肾经气血比较衰弱的时刻,泡脚热量增加了,血管的扩张,有利于回血,从而促进体内血液的循环。
需要注意的是,泡脚虽然缓解紧张了一天的神经,但是最好不要再过饱或者饥饿的状态下进行,这样虽然放松了神经,但是对于胃部却又不是很理想,所以,要把握好这个时间点哦。
附带:足部反射区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