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1627269
-
- 注册时间2012-09-03
- 最后登录2024-11-25
- 在线时间31998小时
-
- 发帖281514
- 搜Ta的帖子
- 精华2
- 金币60639
- 道行36950
- 原创106
- 奖券39
- 斑龄0
- 道券0
- 获奖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UID: 1627269
- 发帖
- 281514
- 金币
- 60639
- 道行
- 36950
- 原创
- 106
- 奖券
- 39
- 斑龄
- 0
- 道券
- 0
- 获奖
- 0
- 座驾
-
- 设备
-
- 摄影级
-
在线时间: 31998(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最后登录: 2024-11-25
|
—
本帖被 妞妞乐乐 执行加亮操作(2021-02-16)
—
胰岛素的注射是很多糖尿病患者必须掌握的功夫,不知各位“糖友”练得如何? 今天就带大家学习胰岛素的“正确打开方式”,阐明什么人需要打胰岛素,应该怎样打才是安全正确的。 适合打胰岛素的人 首先要明确,哪些人适合打胰岛素?
★1型糖尿病。这是绝对适应的,1型糖尿病就是胰岛功能丧失,胰岛素绝对不足,这种情况是要补充外源胰岛素的,而且要长期终身使用。 ★2型糖尿病患者仍保留部分胰岛功能但机体对胰岛素不敏感,难以发挥胰岛素的降糖效果。所以,以下情况建议使用胰岛素:
1. 初发糖尿病强化降糖治疗阶段。 已有研究表明,早期3~9周使用胰岛素可以明显恢复胰岛功能(可以理解为外源性胰岛素的补充缓解了发病初期胰岛的压力,使其能慢慢恢复)。 2. 身体处于特殊急性状态时,如感染、创伤、手术、酮症酸中毒等情况下,也应该使用胰岛素安全度过应激期。 3. 生活管理、联合口服降糖药等措施仍无法将血糖降至目标值时,应加用胰岛素。 4. 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或者出现糖尿病诸多并发症,应使用胰岛素。 ★ 妊娠期糖尿病。很多患者担心口服降糖药对胎儿有影响,而胰岛素是不经过胎盘的,可作为妊娠期糖尿病管理血糖的方案。 打了就不能停? 好多患者担心一旦开始打胰岛素就不能停,其实,这种说法是完全错的。 如果你本来就需要胰岛素治疗,那从一开始就不能停,别自欺欺人。 不少类型的患者在一段时期的胰岛素使用后,是完全可以恢复口服降糖药的。
2型糖尿病患者的管理中,传统观念是先饮食运动治疗,无效再口服降糖药,再无效再打胰岛素。 其实这种观念已经落伍了,甚至很可能会错过胰岛素使用的最佳时期,让本来已经下降的胰岛功能更加难以为继。 说得胰岛素好像无所不能,那还要这么多口服降糖药干嘛? 没有错。大部分理论上说,胰岛素就是很多糖尿病患者管理血糖的最佳方案,但是谁受得了每天扎自己肚皮3~4次的痛苦呢?就算使用胰岛素泵免去许多痛苦,但昂贵的费用和装置的卫生护理工作也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所以目前看到的很多2型糖尿病患者,都使用口服降糖药来控制。 如何打胰岛素 好了,知道哪些人要打胰岛素之后,就来了解一下如何打。
1. 洗手。 2. 组装装备。 包括检查胰岛素的类型和剂量,预混胰岛素应摇匀,安装胰岛素笔芯和一次性注射针头。 对空气打掉1单位的胰岛素以排净空气。再将注射剂量调至医生推荐的数值。
3. 注射部位的选取和消毒。 腹部是最应优先选择的部位,因为腹部的皮下脂肪较厚,可减少注射至肌肉层的危险,捏起腹部皮肤最容易,同时又是吸收胰岛素最快的部位。应在肚脐两侧旁开3~4指的距离外注射。 另外,大腿外侧、上臂外侧四分之一部分和臀部也是适合注射胰岛素的部位。 注射部位应轮流着来,不要每天都打同一部位。
消毒要用酒精棉球或棉枝由内向外擦拭注射部位。 4. 进针注射。 大部分人的针头是4毫米,比较短,不用担心注射到深层肌肉,因此对准注射部位垂直进针即可。 进针后按下注射推帽,会听到“咔咔咔”的声音,直到声音消失就表明推到底了,推注完毕,保持10秒。
5. 旋上外针帽将针头去下,丢弃在锐气容器中。
6. 如是注射餐前胰岛素,那么打完之后要马上吃饭了! 常见不良反应 至于每餐前打多少单位胰岛素,使用何种类型的胰岛素,睡前胰岛素要不要打?这些具体问题要咨询医生,因为每个人的血糖特点都不同,每个人对胰岛素的敏感程度也不同,所以使用胰岛素管理血糖应该讲究个体化。
总体而言,胰岛素的替代用法就是要模拟生理状态。 基础胰岛素(睡前)应使用中长效,是调节全天基础血糖的;餐前或餐时注射的,是短效或超短效胰岛素,主要是调节餐后血糖的;而预混胰岛素就是是中短效胰岛素的混合,兼顾餐后和基础血糖。
值得注意的是胰岛素使用的常见不良反应: 短期不良反应主要为低血糖,是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不良反应,多见于短效胰岛素使用后未及时进餐或进食量不足。主要症状是头晕、心悸、冒冷汗、震颤甚至抽搐、昏迷等。此时应立即进食糖水或饼干。 长期不良反应主要有脂肪萎缩(注射部位凹陷)、脂肪肥大(注射部位脂肪堆积)等。经常在同一部位注射容易发生,因此应及时更换注射部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