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708阅读
  • 0回复

[数码讨论]用好数字时代的“童年礼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7069
金币
601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7
奖券
17433
斑龄
192
道券
10532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0512(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01-24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1-06-01
— 本帖被 兵马大元帅 执行锁定操作(2024-02-22) —
        如今,丰富的数字文化资源正向少年儿童敞开,如同故事中可以随心变化出一桌美食的魔毯,随时随地给孩子们奉上精神文化的宴飨。线上图书馆、线上美术馆、线上博物馆,消弭了古今中外文化宝库和孩子们之间的时空距离;吹拉弹唱、琴棋书画、语言学习,十八般武艺,想学哪一样,几乎都有线上资源任其选用;海量的音视频资源和应用程序,更是一个个触手可及的“空中学堂”。数字文化资源大大拓展孩子们看世界的视野,鼓励孩子们主动探索未知的热情,有助于从小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更为重要的是,数字时代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的流动,缓解地区发展不平衡带来的教育不均,从而让更多孩子受益。伴随互联网的普及和数字基建的展开,偏僻地区的孩子,凭借网络看到大山外面的世界,和其他同龄人一样享受品质一流的云端课堂,接触到新的学习方法和海量文化资源。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也是受益于数字时代的普惠,各地少年儿童学习的方式更加多样。相信很多人对相关部门迅速在偏远地区架好数字基站、保障孩子们网上学习的新闻记忆犹新。

  数字时代给广大少年儿童带来的这份“童年礼包”,其价值是显而易见的。与此同时,作为积累了更多经验和生活阅历的成年人,则需做好孩子和海量数字文化资源之间的缓冲带和防护墙。

  为什么?因为儿童是特殊的互联网用户,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身心特点,接受能力也有所不同。这就对数字时代文化产品的生产者提出客观要求。比如,以孩子为受众的在线课程、文化产品,需了解并尊重儿童成长普遍规律,避免揠苗助长。这同时对学校和家庭提出要求:不仅要对海量数字文化产品是否适龄具有敏锐甄别力,还要适时平衡好孩子的线上、线下生活,避免“网生代”的他们沉溺于“二手信息”的喂养,而对活泼泼的线下生活产生钝感。

  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间接经验”不可或缺,但不是全部。童年正是孩子们宝贵的、在自由漫游中积累大量感性经验和直接经验的人生阶段。听线上名师赏析一百首诗词里的春天,也不能代替走出家门,真正体验一下什么是“忙趁东风放纸鸢”。就像叶嘉莹先生说的那样:中国传统文化是和生命体验、生命修养息息相关的。“知识”不等同于“文化”,更不能替代“生活”。

  具体以美育来说。美育首先是培养一个人的感受力、观察力,进而发展出表现力。其中最关键的,是感受力。感受力的培养,需要一个人打开感官和身心,直接面对生活,发展出切中事物本质的直觉。互联网上有许多针对儿童的美育课堂,如名画赏析、书画教学等。网上课堂能够传授的,是从生活中抽象出来的知识和技巧,可以作为儿童美育的助手——美育真正的源头活水,还是生动鲜活的日常生活。缺乏生活积累,只模仿到用笔技巧,画出的画也许悦目,但难以动人。如果目光从未在石缝中的小草上停留、没有驻足凝视过清风吹拂下湖面的波光、未曾置身于松涛阵阵的嶙峋山石,丰子恺的小品、宋人的山水,也只是墙上的作品或书中的艺术史,与心灵无涉。这样的美育终究打了折扣。

  再以儿童阅读为例,同样既应充分借力数字技术,又要避免过分依赖。“听书”是当前很多孩子的日常,童话故事、历史典故、硬核科普,通过不同主播、不同风格的演绎,流入孩子的时间缝隙。“听”书,听的是被解读加工后的信息;“读”书则是直接面对原作,需要更多脑力和想象力,同时也有更大的思考空间。要想从小养成深度阅读习惯、培养深度思考力,“读”书应是重要途径。

  要想让数字科技长久造福人类社会,必须善用数字资源。一方面,鼓励少年儿童打开视野,借力科技,继续积极使用数字文化资源,助力成长。一方面,引导孩子对线上世界适时知止,审慎甄别网络社群的文化价值取向,避免掉入“信息茧房”等。

  更为基础的,是从小注重培育孩子对自然、对生活本身的观察和热爱,注重感性发展和智力发展的平衡。生活本身,才是不断滋养一个人成长的沃土,才是孕育创造性的源头活水。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