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30阅读
  • 0回复

[猎奇]刚刚上映的奥本海默,大佬太多了  [24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天人地

UID: 1627269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293286
金币
39098
道行
39038
原创
108
奖券
30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3752(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最后登录: 2025-01-2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3-09-05
— 本帖被 xgch 执行加亮操作(2023-09-05) —
由诺兰编剧并执导的人物传记片《奥本海默》8月30日周三正式登陆国内院线。该片自7月20日在国外上映以来,已经获得了相当高口碑,全球票房已达到7.89亿美金,这是除《黑暗骑士》三部曲之外,诺兰的影片中票房最高的。
要知道,这是一部R级政治惊悚类的人物传记严肃影片,全片长达3小时。能收获如此高的票房,实在出乎意料。


在国内观众看到这部电影之前,我们有必要对片中所涉及的重要历史人物,作一个简单的铺垫性介绍
电影《奥本海默》是基于一本获得普利策传记奖的书籍进行创制的。这本书的名字叫《美国的普罗米修斯:奥本海默的胜利与悲剧》。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分别投下了“小男孩“和”胖子”两颗原子弹。6天之后,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核武器的横空问世,不仅促成了二战的结束,也成就了战后的冷战格局。可以说,从原子弹诞生之日开始,整个人类世界都产生了巨大变化。
作为原子弹之父的奥本海默,处于科学、技术、工业、政治交汇的洪流之中。针对他的争议,以及美国政府对他的政治迫害,都使得他的人生经历特别值得我们思考。
“曼哈顿计划”的实施,可以说是人类群星璀璨时,那些如雷贯耳的科学家的人生,同样值得我们一一品味。下面我们将以人物为纲,介绍《奥本海默》的剧中人,以及他们的真实人生。





朱利叶斯·罗伯特·奥本海默


美国理论物理学家,1936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职物理学教授,在量子力学、核物理等理论物理方面做出过相当多的研究与贡献。
二战爆发后,奥本海默被选中参加“曼哈顿计划”,并担任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主任,负责核武器设计研发。因此,奥本海默也被世界公认为“原子弹之父” 。
随着“曼哈顿计划”被部分解密,使得奥本海默一度成为美国乃至世界瞩目的英雄式科学家,不少人将奥本海默与爱因斯坦相提并论。那段时间绝对是奥本海默的人生最高光时刻。


但在1949年8月29日苏联成功试爆原子弹后,有关“曼哈顿计划”被苏联情报部门渗透的安全调查,让奥本海默面临各种政治迫害,使他经历了巨大的人生转折。
但奥本海默的故事,绝不仅仅是一个受到政治迫害的科学家这么简单。他对宗教尤其是印度教的兴趣和哲思、在科学领域的贡献、对科学教育的推动,神秘且傲慢的个人魅力,以及对政治的理解与参与,都使得他的人生十分多维。希望大家可以从诺兰的电影中发现一个复杂立体的,工具人身份之外的奥本海默。







莱斯利·格罗夫斯


曼哈顿计划的总负责人,奥本海默的搭档。
格罗夫斯的风格是务实且直接、粗鲁而实干忠于职守并能很好的领导团队完成任务,是一个典型的二战期间的美国军官形象。
他在接触奥本海默时发现,奥本海默除了具备跨学科的学识以及管理能力外,同时也具备务实的执行风格,能够胜任原子弹技术研发的管理工作







刘易斯·施特劳斯


影片中的重要“反派”,保守派政治人士。艾森豪威尔执政期间,施特劳斯担任美国原子能委员会主席,之前与奥本海默已经有交集。他本人对奥本海默抱有警惕和敌意,主要就是源于奥本海默的左翼背景。
苏联成功引爆原子弹之后,施特劳斯认为“曼哈顿计划”有重大安全隐患,之前有太多泄密与内部的左翼人士有关。在他担任原子能委员会主席后,认为必须撤销奥本海默的安全许可,并将他排挤出委员会。所以,他是奥本海默遭受政治迫害的主要实施者。







凯瑟琳·奥本海默


奥本海默的妻子,生物学家,美国共产 党党员。
她在奥本海默结婚前有过三段婚姻,在和奥本海默交往时,还处于第三段婚姻之中,后来因为怀孕,先和前夫离婚再与奥本海默结婚,是一位敢爱敢恨的知识女性
随着奥本海默加入“曼哈顿计划”后,她的工作相当于奥本海默的助理,后因生物学背景,加入到核辐射对人体健康影响相关的研究工作中。
1967年奥本海默因病去世后,她与奥本海默在“曼哈顿计划”中的得力助手罗伯特·赛博建立了一段感情,最终于1972年病逝。







吉恩·塔特洛克


奥本海默的前女友,美国精神病学家,也是一位美国共产 党党员
据说她是奥本海默左翼思想的引路人,奥本海默曾经两次向她求婚却遭到她的拒绝。也是她因为与奥本海默的关系,遭到了美国政府的秘密调查和 窃    听。
1944年1月,她因抑郁症而于在家中自杀。







欧内斯特·劳伦斯


曼哈顿项目中的重要人物之一,奥本海默的好朋友。他在核裂变材料的提炼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他因发明了回旋加速器而获得了193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著名的华裔女实验物理学家吴健雄就是他的学生。







万尼瓦尔·布什


美国著名的发明家、工程师、也是科研管理专家。他对美国科技发展的影响极为深远。二战期间,他是科研与发展办公室负责人,主导了在二战期间几乎所有和军事相关的科研项目。
布什建议美国政府大力支持科学研究,且政府不需自己单独设立研究机构,而是只需提供研究经费,资助大学院校与各类私人企业参与其中,并依照他们的表现来竞争获取政府的进一步经费赞助。
这一倡导使得美国在科技领域长期处于全球领先的地位







尼尔斯·玻尔


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因在原子结构以及相关辐射领域里的研究和贡献,于1922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在与爱因斯坦就量子力学相关概念的论战成为科学史上一段公案。玻尔对核武器的研发也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帕特里克·布莱克特(男爵)


英国物理学家,他因改进威尔逊云雾室方法和由此在核物理和宇宙射线领域的发现而获得194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在本片中仅仅是一闪而过。
但值得注意的是,布莱克特和奥本海默的关系“非同寻常”,他曾任奥本海默在剑桥的博士生导师。据说他们的关系不够好,主要是源于奥本海默的实验物理能力太差,加之彼时年轻气盛,面对已经颇具成就且地位显赫布莱克特可能心生嫉妒与怨恨。同时这段历史也能部分反映出奥本海默年轻时的性格特征。







理查德·费曼


著名的美国理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他参与到“曼哈顿计划”中时,还不满25岁,但立刻展现出了优秀的科研能力以及幽默感,这也是费曼本人一贯的人格特征。
他在“曼哈顿计划”中对安保系统的几次捉弄也成为他人生传奇的重要注脚,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国家主义之下对科研的管束与约束的嘲讽







维尔纳·海森堡


德国著名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之一,提出了著名的不确定性原理,1932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海森堡在二战期间服务于纳粹政府,那段时间里他也理所当然地成为纳粹德国核武器计划的技术带头人。奥本海默等英美科学家十分担心以他为代表的纳粹德国科学界会率先研制出核武器。







恩里科·费米


著名的美籍意大利裔物理学家,1938年因研究由中子轰击产生的放射以及发现超铀元素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费米对量子力学、核物理、粒子物理以及统计力学等领域都做出了杰出贡献,也是科学界的传奇人物。
“曼哈顿计划”期间,他主持建造出了世界首个核反应堆,同时他也是原子弹的设计与制造者之一。







伊西多·拉比


美国物理学家,因发现核磁共振(NMR)而获得1944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20年代在德国学习期间结识了奥本海默,并成为了终生的至交
奥本海默非常希望他能够加入到“曼哈顿计划”中来,但他最终还是拒绝了,只是作为了这个项目的顾问。在战后的安全听证会上,他是奥本海默的有力支持者







罗伯特·赛博


美国物理学家,“曼哈顿计划”中小男孩、瘦子、胖子的命名就源自于他。他对核武器研发的基本原理讲解、以及各项任务目标的培训课程被印刷成手册,成为每一个参与该项目科研人员的必修课。《纽约时报》评价他为“原子弹降生时智慧的助产士”。







汉斯·贝特


德裔美国理论物理学家,在核物理学、天体物理学、量子电动力学等领域都做出了重大贡献,因在恒星核合成理论方面的研究而获得196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汉斯贝特于1942年被招募进入“曼哈顿计划”,奥本海默任命他为理论部门主任,负责原子弹相关的理论研究工作。他与理查德·费曼一起开发了计算原子弹爆炸当量的公式
他当时是坚定的核武器研发支持者,认为一定要赶在德国人之前研制出原子弹。







莉莉·霍尼格


捷克裔美国化学家,她本来是应聘打字员而进入“曼哈顿计划”中的,后来因为她的科研能力被认可,而被招募到研究钚元素的科研项目小组中。
她后来参与请愿,希望不要将核武器直接应用于日本本土,而应在无人岛上进行威慑性实爆,以逼迫日本政府投降。







爱德华·泰勒


匈牙利裔美国理论物理学家,他是曼哈顿计划早期的策划者之一,在与费米的交流中,开始对核聚变武器产生浓厚兴趣,并逐步从原子弹的研发中转向氢弹,这使得他成为公认的“氢弹之父”。
他也是积极倡议对日本使用核武器的科学家之一。在对奥本海默的安全听证会上,泰勒作出了不利于奥本海默的证词,也是科学圈内唯一一个同意撤销奥本海默安全证明的人士,他的这个表态被科学界所诟病。







利奥·西拉德


匈牙利裔美国核物理学家、发明家。1933年西拉德就构想了核链式反应,对核武的潜在威力有深刻的理解。
纳粹掌权后,他离开了德国,先是来到英国,然后在1938年定居美国,并于费米等科学家一起继续研究核链式反应。
1939年8月,他起草了著名的“爱因斯坦-西拉德信”,以提醒罗斯福总统研发核武器的紧迫性和重要意义。这封信直接促成了曼哈顿计划的启动。
他也参与了“曼哈顿计划”,主要负责核反应堆的研究项目。后来他与费米共同持有核反应堆的专利。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有人说是爱因斯坦制造了原子弹,这其实是个误解,相对论是如今太多科研与实践的理论基础,但并不能说就是爱因斯坦创建了这些科研成果。
爱因斯坦并没有参与“曼哈顿计划”,他是一个和平主义者,他签署的“爱因斯坦-西拉德信”推动了曼哈顿计划的诞生。但在战后,爱因斯坦曾表示后悔在信件上签字。
1955年4月11日,爱因斯坦在他去世前一周,签署了“罗素-爱因斯坦宣言”,旨在强调核武器对人类社会的威胁,并呼吁世界各国领导人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冲突。


“曼哈顿计划”云集了当时一大批顶级科学家与科研人员、军人、政府人员以及为数众多的普通工作者。据战后统计,前后有近700名科学家以及60万人参与了该项目。仅此一点就绝对配得上一部由顶级导演执导、众星云集的史诗级传记电影


期待大家在第一时间走进电影院,沉浸在诺兰的这部《奥本海默》中!
1条评分金币+35
xgch 金币 +35 辛苦了,感谢您无私奉献的精神! 2023-09-05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天人地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