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95阅读
  • 0回复

[红楼梦]《红楼梦》中的三种人生,哪一种才是你最认可的?[5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天人地

UID: 1627269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262637
金币
27716
道行
33585
原创
97
奖券
30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7050(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最后登录: 2024-06-24
— 本帖被 zhdf 执行加亮操作(2024-06-11) —


在众多文学作品中,或许很少有一部作品,能够与《红楼梦》相媲美。因为它的神秘之处在于,即便是同一个人,因为所处年龄的不同,也能得出不同的体会。
在《红楼梦》这部小说中,看似描述的是贾府之中家长里短的日常生活,但实际上,它包含了人情世故,包含了作者的感悟。
正如在这部小说中,突出描述了三种不同人生一般。
1、“无事忙”的贾宝玉。
作为荣国府的宝二爷,作为含玉而生的幸运儿,贾宝,无疑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生活在贾府之中,上有贾母、王夫人的宠爱,下有众多姐妹,丫鬟奴才的追捧,可谓惬意得不像话。
而在贾宝玉的世界里,他的人生态度的是什么呢?或许薛宝钗曾经给她取得别号,最为形象:“无事忙”。
作为荣国府的宝二爷,他对男子追求仕途经济学丝毫不感冒,仅仅沉浸在女人堆里。
其最具有代表性的座右铭:女儿是水做的骨肉,我见了便清爽。
贾宝玉对女儿,是足够亲近足够呵护的;但是,这同样,仅仅限于女孩;对于出嫁了的女人或者婆子,他亦如对众多男人一般的厌恶。
同样的,他也并非厌恶所有的男人,比如对琪官、对柳湘莲、对秦钟,对北静王,他都流露出了友好的态度。


对男女如此特殊的态度,其实正隐藏了他的人生态度。虽然生在富贵之家,但在宝玉的心中,却对功名利禄、名利场所丝毫不感冒;他之所以厌恶男人、之所以厌恶出嫁了的女人,正是因为在他们的身上,有着太多的世俗。
贾宝玉的人生态度,正如他所佩戴的通灵宝玉,“玉”象征着无邪、“玉”象征着人之初的纯粹。
或许,对于贾宝玉的人生态度,在我们每一个的一生中,都有过,并且并非短暂的一瞬;但是,随着步入社会,随着经历悲欢离合,终究会明白,纯粹的人生是不会存在的;正如在贾府覆灭后,即便如荣国府的宝二爷,也得过上乞丐的生活:【寒冬噎酸虀,雪夜围破毡】
2、“奉献一生、忘我的薛宝钗”。
在《红楼梦》中,薛宝钗这个人物,极具争议性,但无论怎样,其身上的缺点是十分明显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虚伪的做派(滴翠亭污蔑黛玉事件)以及深入骨髓的冷漠(面对金钏儿的死,说出了“不过多给几两银子罢了”)。
但是,对于薛宝钗的人生,我们同样能看出它的特色:是奉献的一生、是忘我的一生。
她原本出生在富贵之家的皇商家庭,年幼之时,也与贾府三春、黛玉一样,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只是人生无常,她的父亲去世了;念着父亲在时对她的疼爱,眼见哥哥薛蟠难以支撑薛家。于是她,提前结束了无忧无虑的生活。


放弃了娱乐,全身心地投身于学习、女红之中,而其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拯救日渐衰败的薛家。
无论是进京参加竞选;还是入住荣国府追求“金玉良缘”;无论是在规劝宝玉走仕途经济受到冷眼;还是在十五岁的生日宴会上,体会贾母下达的“逐客令”,都没有动摇她奉献一生,服务薛家的意志。
即便在抄检大观园中,她受到了不公的对待,整个大观园,除了李纨居住的稻香村,则唯有她居住的蘅芜苑未被抄检。但依然没有让她知难而退。
我们从《红楼梦》第五回的判词中不难推测出,在林黛玉死后,薛宝钗成为了贾宝玉的续弦。她终于,在多年的努力下,实现了昔日的愿望。
只是,此时的贾府,早已不似往日。已然连自身都难保了,又怎能庇护薛家呢?
其实,在《红楼梦》前八十回中,在许多的细节中,我们都能体会出,她与宝玉完全不同的三观;对于薛宝钗而言,她亦比任何人都明白,在宝玉的心中,是没有人能取代林黛玉的。
但是,即便她明了、即便她透彻;却依然没有改变她的决定;为何?因为她的一生,早已是“忘我”的一生。
如此人生,是否存在意义?或许作为芸芸众生中的一员,我们并不能轻易地下决定,因为或许在我们身边,或许在我们之中,便存在这样的因为背负着或亲情或爱情而“忘我”的人生。


这俨然,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3、“顺其自然”的林黛玉。
在《红楼梦》中,林黛玉漂亮(薛蟠仅看见她一眼,便酥倒在哪里,从此对她难以忘记);林黛玉幽默(她是众人心中的开心果);林黛玉亦忧愁,无论是她所做的《葬花吟》还是《五美吟》,都体现了她骨子里的感性。
林妹妹出生书香门第之家,其父亲林如海为前科探花,两淮巡盐御史;只是,她的人生,也是不幸的人生。弟弟三岁夭折,一年后母亲去世,在其十二三岁的时候,她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拥有血缘关系的父亲也去世了。
她从一个客居贾府的体面人,瞬间跌落成了寄居贾府的孤儿;她的性情,也从洒脱(可以任性怼李嬷嬷、对周瑞家),便成即便在绛芸轩吃了闭门羹,也敏感的选择退却。
只是难得的是,在林黛玉的身上,在外人的眼中,她给我们留下的,更多的是欢笑、是幽默。其居住的潇湘馆,更是大观园中最和谐的乐园。
或许,是因为年纪轻轻地她,在接连失去亲人的过程中,早已对生死看淡、看透,所以在她的身上,流露出来的,更多的是“顺其自然”。
她从来不会要求别人,无论是对贾宝玉,还是对服侍她的丫鬟、婆子。


小结:
不知道,对于贾宝玉、薛宝钗、林黛玉这三种不同的人生,朋友们更中意谁?不知道,朋友们的人生,又是否能够与之对应;但还是希望,生活着的朋友们,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
1条评分金币+16
zhdf 金币 +16 辛苦了,感谢您无私奉献的精神! 06-13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天人地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