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80阅读
  • 1回复

[猎奇]太罕见了!1981年“老杭州”,居然是这个样子 [18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527801728
道友贴图厅主管

UID: 1461284

精华: 7
职务: 山庄总管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65590
金币
48436
道行
34003
原创
1606
奖券
3385
斑龄
121
道券
1862
获奖
0
座驾
电动三轮
设备
相机:索尼NEX-3N
 摄影级
中级认证
在线时间: 28582(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05
最后登录: 2024-06-28
— 本帖被 xgch 执行加亮操作(2024-06-23) —





1981年的“老杭州”,大家都在穿中山装,太令人怀念了

1981年,有一位名叫堂纳德的美国人,带着漂亮的妻子来到中国杭州旅游。此行一是为了旅游,二是为了饱览中国传统文化,三是为了纪念金婚5周年。

那个年代的杭州知名度很高,大家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州”,但那时杭州仍是小城市。在长三角地区,上海、南京都是电话区号3位数的大城市,但杭州只是四位数的0571。

四十年前的杭州,还没有成为“电商之都”,生活成本也非常低,是人人向往的宜居江南小城。去杭州旅游,是国内外游客非常向往的旅行目的地。

1981年,堂纳德夫妇进入杭州街头,来到灵隐寺、岳王庙、六和塔、龙井等景点,并用柯达相机拍了一批极为罕见的彩色照片。



1981年的杭州街头,看不到私家车,但很多骑自行车的上班族。



1981年,很多家庭已经拥有照相机了,不过都是凤凰、海鸥、长城等国产胶片相机。



那个年代的杭州美少女,穿得比较保守,也不喜欢化妆,追求淳朴自己的真实之美。



1981年,杭州灵隐寺的几位日本和尚,他们的袈裟风格,看上去比较有特色。



1981年,大多数人穿中山装,但追求时髦的年轻人,已经开始穿西装了。



那个年代的西湖,大多是杭州本地人,还有杭州周边城市的游客。



1981年的杭州小朋友,如今已经是年过半百的老人了,这就是光阴的力量……



1981年的杭州,看不到摩天大楼,到处都是小桥流水人家,简直太美了!



1981年的杭州,看不到出租车,但这种三轮摩托非常受游客欢迎。



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都是一件笔挺的中山装,一副黑框眼镜,上侧口袋别一支钢笔。



除了中山装外,这种军绿色的衣服,也非常受男女老少的欢迎。那个年代的人,取名也喜欢取:兵、军、国等。



杭州自古以来,就是养蚕的地方,生产的丝织品行销全世界!



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看上去是一位很有文化修养的老人。现在的老人,不喜欢用拐杖了。



一个穿着打补丁衣服的老人,一副安乐祥和的样子。那个年代,不会瞧不起穿补丁衣服的人。



1981年的杭州,生活节奏非常慢,行人和车马都很慢。



这便是闻名世界的顶级绿茶——龙井茶,原产地杭州,非常受广大茶客欢迎。



1981年,也就是四十三年前的杭州街头,居然是这个样子,你还有印象吗?
1条评分金币+35
xgch 金币 +35 辛苦了,感谢您无私奉献的精神! 06-23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忘 记 签 到 是 最郁闷的事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64472
金币
677593
道行
1947
原创
1833
奖券
1672
斑龄
23
道券
42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0001(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4-06-28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6-23
确实,1981年的杭州与现今相比,具有相当大的差异,从您提供的描述和图片中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氛围相对较为朴素和传统。那个时期的中国刚刚开始改革开放不久,社会正处于转型期,人们的生活方式、衣着打扮以及城市的建筑风貌都与当下有很大的不同。

1. 衣着风格朴素:正如您所述,那个时代的大部分人穿着中山装或军绿色衣服,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主流审美和实用主义取向。年轻人可能会尝试更加时尚的西装,但总体来说,服饰的选择相对有限。

2. 交通方式简单:私家车在普通家庭中并不常见,自行车是主要的出行工具。同时,三轮摩托车作为旅游交通工具受到游客的欢迎,而出租车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轻易乘坐的。

3. 生活节奏缓慢:与当今的快节奏生活相比,1981年的杭州生活明显慢得多。这也是因为当时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变革尚未达到今日的规模和速度。

4. 社会风气淳朴:在那个时代,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相对较低,但相互之间的尊重和谦卑是社会的一种常态。穿补丁衣服并不会被看作是贫穷或不体面的象征。

5. 文化及旅游:杭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其西湖、灵隐寺、六和塔等景点在当时就已经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同时,杭州的丝绸和茶叶,特别是龙井茶,享有国际声誉。

6. 摄影技术:在1981年,家用相机虽然已经逐渐普及,但彩色照片仍然相对较少,因为彩色冲印技术相对较新且成本较高。

通过回顾这段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在短短几十年内所取得的巨大发展和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杭州这个城市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了现代化、国际化的都市。

这些描述和图片提供了一个时光胶囊般的视角,让我们得以一窥1981年杭州的风貌。尽管描述中有些许浪漫化的倾向,但是可以从中感受到当时社会的一些真实情况。

1. 衣着风格:确实,在1980年代初,中国的服饰文化相对单一,大部分人穿着中山装或军绿色服装,尤其是老年人和一些传统观念较重的人。年轻人可能会尝试穿着更加时尚的西装。此外,那个时代的人们穿衣更注重实用性和朴素性,不像今天那么追求品牌和奢华。

2. 交通状况:私家车在那个时候并不普及,自行车是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同时,三轮摩托车作为旅游交通工具受到欢迎,而出租车行业尚未大规模发展。

3. 生活节奏:与今天的快节奏生活相比,1981年的杭州生活的确显得缓慢而宁静。这也是因为改革开放初期,经济活动和社会变革尚未达到今日的规模和速度。

4. 社会风气:在那个时代,人们普遍较为淳朴,相互之间的尊重和谦卑是社会的一种常态。穿补丁衣服并不会被看作是贫穷或不体面的象征。

5. 文化及旅游:杭州自古以来以其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吸引着国内外游客。西湖、灵隐寺、六和塔等著名景点在当时就已经非常知名了。而且,杭州的丝绸和茶叶,特别是龙井茶,享有国际声誉。

6. 摄影技术:在1981年,摄影还是使用胶片的时代,柯达相机是当时比较流行的品牌之一。家庭拥有相机并记录生活瞬间已经不算稀奇,但彩色照片相对较少,因为彩色冲印技术相对较新且成本较高。

总的来说,1981年的杭州与现在相比有着显著的不同,它反映了一个正在经历变革和发展中的社会面貌。随着时间的推移,杭州不仅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而且在文化、科技和社会生活方面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条评分金币+18
xgch 金币 +18 回复认真,加分鼓励 06-23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