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1阅读
  • 1回复

[猎奇]神舟十六降落伞破损?网友都懵了:航天员这是在鬼门关走了一遭?[10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64535
金币
679550
道行
1947
原创
1833
奖券
1672
斑龄
23
道券
42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0011(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4-06-28
— 本帖被 xgch 执行加亮操作(2024-06-24) —

综述

2023年10月31日8时1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然而,这一次的归来并不像以往那么简单。在返回过程中,降落伞的一角出现了微小的破损,这一突发情况让许多守望者的心都揪紧了。

网络上纷纷传言:“航天员鬼门关前走了一遭?”诸多猜测和关心犹如一道道流星,划破夜空,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


惊心动魄的降落

神舟十六号任务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取得了圆满成功。然而,这次壮丽的太空之旅背后,却有着无数心跳加速的瞬间。

大部分人看到的只是飞船安全降落和航天员平安归来的画面,却不知那一刹那,飞船的翻滚和降落伞的微妙变化,曾让所有人为之担心。


当太空船在降落过程中遭遇猛烈的侧风,这就像是在暴风中行走,你可能会发现自己被风推得左右摇摆,难以控制方向。

在这种极端条件下,飞船可能会经历一个类似钟摆的摆动,这种摆动在现代降落技术中并不常见,但确实存在。尽管如此,这种摆动并不会导致航天员的安全问题。


关于航天员何时切断降落伞的讨论,有观点认为可能是由于对风速的判断不准确,导致了降落伞的延迟切断。

然而,这种猜测并不影响航天员的安全。航天员被牢固地固定在座椅上,即使飞船发生翻滚,对他们而言,这更像是一次刺激的过山车之旅,尽管令人兴奋,但并不构成威胁。


降落伞破损的真相

据微博大V“核动力猫猫”在10月31日深夜发布的博文称,神舟十六号的返回降落伞出现了疑似破损的情况。一时间,这则消息成为了无数网友热议的焦点。

毕竟,降落伞就像航天员身后的天使守护翼,如若这翼有损,是否意味着航天员在返回时悬在了生死之间?

这次事件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根据专家的分析,即便是一个直径达到40米的降落伞,在顶部受损的情况下,只要其展开时的速度不超过1.7马赫,那么这个破损就不会进一步扩散。


而我们所掌握的数据显示,神舟飞船在返回过程中开伞的速度仅约200米/秒,这个速度远低于造成进一步损坏的阈值。因此,降落伞的破损得到了控制,航天员的安全得到了充分的保障。

更为详细的信息来自于航天大佬VONY7。这位有着深厚航天背景的微博大V提供了一组数据:神舟十六号飞船的降落伞破损部位颜色分为红白两色,用来标记降落伞的不同位置。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破损面积相对较小,不会影响到降落伞的整体减速性能。

即使在最坏的情况下,主伞出了问题,神舟飞船还有一套备用的降落伞,它会在关键时刻展开,确保航天员的安全。降落伞的科技和技术已经非常先进,能够在极端情况下保护航天员的安全。


降落伞的技术背景

神舟十六号飞船的降落伞系统由引导伞、减速伞和主伞三个部分构成,形成一个高效的单伞系统。主伞的直径达到了40米,展开面积大约是1200平方米,由96根2.5毫米粗的伞绳支撑,这些伞绳最终汇聚成一根主伞绳,与飞船的降落伞舱相连。

降落伞的打开顺序是:飞船出黑障后自由落体,在接近10千米高空时首先打开降落伞舱,弹出引导伞,拉出减速伞,使飞船从超音速下降状态降低到亚音速。减速至约200米/秒时,再拉出主伞。主伞的打开方式是依次从中间的一层向外围展开,防止一次性打开对降落伞造成过大冲击,并降低飞船下降减速的过载。

必须了解的是,降落伞并不是一个不透风的结构,而是中间有一个导流孔,这是一个稳定下降状态的结构,否则会引起钟摆形摆动。此外,环帆伞不仅中间有导流孔,周围红白相间的位置也有导流孔。


单伞与群伞的对比

与单伞系统相比,群伞系统是由多个降落伞组成的多伞系统。阿波罗飞船使用的是三个降落伞,龙飞船使用的是四个降落伞。群伞的优势在于抗风能力强,特别适用于海上回收的飞船,如美国的飞船返回地点为大西洋或太平洋,海上风大,因此采用群伞。

相比之下,单伞系统结构简单,适用于陆地降落,因为陆地对抗风能力要求不高。因此,中国和俄罗斯使用的都是单伞。不过,陆地降落对落点要求比海上回收高得多,差几十公里都可能造成搜救困难,因为落地点多在戈壁滩或半荒漠地区。


无论是单伞还是群伞,都怕降落伞撕裂。在高速下,一旦降落伞被撕裂,后果会非常严重,飞船会像秤砣一样下坠。群伞系统中,即使一个或两个降落伞失效,也不会影响飞船的安全,只会略微增加下降速度。但群伞系统的缺点是没有备用伞,伞绳缠绕在一起会导致降落伞失效。而单伞系统可以切断主伞,打开备用伞。

未来的大型飞船返回将采用群伞,因为大型单伞设计制造难度大,而群伞则是多个中型伞通过伞绳排列和空气动力学设计避免缠绕,灵活度较高。中国的新一代飞船可以乘坐7名航天员,是大型返回飞船,因此只能使用群伞。


结语

神舟十六号任务尽管在返回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小插曲,但最终成功归来。这次事件让我们看到了航天任务的复杂性和挑战性,也让我们更加敬佩那些为梦想付出的航天员们。

他们是天空的勇士,是星辰的追梦者。我们为他们的勇敢和坚韧感到骄傲,也期待他们每次出征都能凯旋而归。愿每一个追梦的人,都能被这片蓝天守护。


1条评分金币+35
xgch 金币 +35 辛苦了,感谢您无私奉献的精神! 06-24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64535
金币
679550
道行
1947
原创
1833
奖券
1672
斑龄
23
道券
42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0011(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4-06-28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6-24
在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过程中,降落伞出现破损的消息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引发了大量网友的关注和讨论。许多人对此感到担忧,甚至有人用“航天员在鬼门关走了一遭”来形容这一状况。这种说法虽然带有夸张成分,但也反映出人们对航天员安全的深切关注。

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像一些网友想象的那样危险。尽管降落伞在返回舱的着陆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并不是唯一保障航天员安全的设备。神舟系列飞船在设计时就已经考虑到了潜在的风险,因此配备了一系列安全措施,包括备用降落伞和其他冗余系统。

根据专家分析,即使主降落伞出现破损,飞船还有备用降落伞可以在关键时刻展开,确保航天员安全着陆。此外,返回舱在设计时也考虑到了在极端环境下的安全着陆能力,比如舱内的缓冲设计和航天员的安全带等,都能够为航天员提供有效的保护。

因此,尽管降落伞的破损确实让返回过程变得惊险,但并不意味着航天员面临了生死危机。事实上,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最终在预定地点成功着陆,航天员也安然无恙,这证明了中国航天局在应对突发事件和保障航天员安全方面的能力。

总的来说,尽管网络上的讨论充满了关切和一些夸张的成分,但这一事件再次展示了中国航天事业的透明度和公开性,同时也提醒人们,航天探索总是伴随着风险,但通过先进的技术和周密的准备,这些风险可以被有效管理和控制。

让我们更详细地回顾一下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返回过程以及降落伞破损的情况。

**返回过程:**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在完成了一系列空间站任务后,于2023年10月31日准备返回地球。返回舱与轨道舱分离后,开始进入大气层。在穿越大气层的过程中,返回舱经历了高温和强烈的气动加热。

**降落伞部署:**

当返回舱降至大约10公里的高度时,首先展开了引导伞,它的作用是减缓返回舱的速度,并为接下来展开主降落伞创造条件。一旦引导伞完全展开,它会拉出一个减速伞,进一步降低速度。最后,主降落伞会打开,以进一步减速,确保软着陆。

**降落伞破损:**

在引导伞和减速伞成功部署后,主降落伞开始展开。正是在这个时候,摄像机捕捉到了主降落伞一角出现微小破损的画面。尽管破损微小,但它立即引起了地面控制中心和观察者的关注,因为降落伞的完整对于确保飞船平稳、安全着陆至关重要。

**安全措施:**

尽管出现了破损,但设计时已经考虑到了这样的可能性。中国的航天工程师为返回舱配备了多个冗余系统来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例如,即使主降落伞不能完全展开或失去功能,备用降落伞也会在特定高度自动展开,以保证航天员的安全。

**降落情况:**

尽管主降落伞破损,但返回舱仍然成功地减速并保持了稳定的下降轨迹。最终,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在预定的时间和地点成功着陆,航天员们平安无事。

**后续分析:**

事后分析表明,尽管主降落伞破损,但由于破损程度不大,且展开时的速度并未超过承受极限,因此破损并未进一步扩大,对降落伞的整体性能影响有限。此外,航天员穿戴的安全带和座椅能够提供足够的保护,防止他们在降落过程中受到伤害。

总之,尽管神舟十六号的返回过程中出现了小小的惊险插曲,但得益于中国航天局事先周密的设计和预案,以及航天员们的专业训练,最终确保了这次任务的圆满成功。这也证明了中国在载人航天领域的技术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
1条评分金币+18
xgch 金币 +18 回复认真,加分鼓励 06-24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