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葛健教授带领的国际团队,最近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在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的恒星测光数据中发现了5颗超短周期系外行星,这些行星的直径小于地球,轨道周期短于1天。其中4颗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距其主星最近的最小行星,类似火星大小。这项成果是天文学家首次利用人工智能一次性完成搜寻疑似信号和识别真信号的任务,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天文学期刊《皇家天文学会月报》(MNRAS)上。
超短周期系外行星自2011年首次在开普勒太空望远镜测光数据中发现以来,给行星形成理论带来了独特的机遇和挑战,促使科学家重新审视和完善现有的行星系统形成和演化模型。葛健教授介绍,超短周期行星的存在为行星系统的早期演化、行星-行星相互作用以及恒星-行星相互作用的动力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
这些新发现的超短周期行星很可能不是在其当前位置形成,而是从原始轨道向内迁移。这一发现为理解行星轨道随时间的变化提供了新的线索。到目前为止,人类总共只找到了145颗超短周期行星,其中只有30颗半径小于地球半径。这项新研究为寻找超短周期行星提供了新方法,通过创新的人工智能算法,并进行特定训练,使之能快速、准确、完备地探寻到这些很难在传统方式下找到的稀少而微弱的信号。
普林斯顿大学天体物理学家乔西·温评论说:“超短周期行星或称‘熔岩世界’,拥有出乎意料的特性,这项寻找新行星的技术成就让我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