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骨质疏松的概念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正常的骨骼是由钙、磷等矿物质和胶原蛋白等有机物质组成的坚硬结构,它在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即旧骨被吸收,新骨形成。当骨质吸收的速度超过骨质生成时,就会出现骨质疏松的状况。
二、骨质疏松的症状表现
疼痛
许多患者会出现腰背部疼痛,这是骨质疏松引起的疼痛最常见的部位,多发生于脊柱的两侧。骨质疏松症所致疼痛,常见于腰背痛,约占疼痛患者中的70%左右。除了腰背部,也可能出现四肢疼痛,比如有的患者会有夜间腿抽筋的现象,并且随着骨质流失达到12%以上时,疼痛可能会更加明显。另外,患者可能会出现无明显诱因的胸背部疼痛,这时候需要考虑是否有胸椎压缩性骨折的可能。这种疼痛在负重或劳累后可能会加重,休息或仰卧时可能会有所减轻。
疼痛的产生是由于骨量减少,骨骼的微结构破坏,使得骨骼的强度下降,身体的重量等压力作用在骨骼上时,会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疼痛。而且,在发生微小骨折(这种骨折可能在日常生活中不经意间产生,例如轻微的弯腰、咳嗽等动作都可能引起)时也会引发疼痛。
身高变矮和脊柱变形
椎体压缩性骨折会导致身高缩短或弯腰驼背。骨质疏松会使脊柱椎体前部的负荷增加,尤其是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这几个椎体负荷相对较大,容易压缩变形,导致身材变矮。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会逐渐出现脊柱畸形,比如驼背或者胸廓畸形。
骨折
骨质疏松患者的骨骼较脆,即使是非外伤性骨折或在轻微外力下也容易发生骨折,这是骨质疏松的常见症状之一。常见的骨折部位有胸、腰椎、髋部、桡、尺骨远端和肱骨近端等。这些部位的骨骼在日常活动中承受着较大的压力,由于骨质疏松导致骨强度下降,所以更容易发生骨折。
三、骨质疏松的诊断方法
骨密度检查
这是诊断骨质疏松的常用方法。通过测量骨密度,可以了解骨骼的健康状况,并确定是否存在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例如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可以早期发现和诊断骨质疏松症,并且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可以增加骨密度,改善骨质量,对于已经发生过骨折的患者,目前的治疗手段可以有效避免再次骨折。
骨折风险评估
医生会通过询问病史、家族史、身体检查以及其他相关因素来进行评估。例如了解患者是否有过脆性骨折史、是否属于老年人、绝经后妇女、是否有骨质疏松症家族史、是否性激素水平低下、是否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饮食中是否钙和维生素D缺乏、是否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等高危因素。骨折风险较高可能是骨质疏松的一个提示。
其他检查
X线检查也是常用的手段,虽然它在骨质疏松的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的表现,但随着病情的发展,X线上可以观察到骨小梁减少、变细、骨皮质变薄以及椎体楔形变等典型的骨质疏松表现。另外,对于某些特殊情况,医生可能会建议进一步的检查,如定量计算机断层扫描(QCT)或骨活检,以更准确地评估骨密度和结构。
四、骨质疏松的鉴别诊断
与骨软化症鉴别
骨软化症临床上常有胃肠吸收不良、脂肪痢、胃大部切除病史或肾病病史。早期骨骼X线常不易和骨质疏松区别,但生化改变较骨质疏松明显。如果是维生素D缺乏所致骨软化症则常有血钙、血磷低下,血碱性磷酸酶增高,尿钙、磷减少;肾性骨病变多见于肾小管病变,如同时有肾小球病变时,血磷可正常或偏高。典型患者的骨骼X线表现常有边缘清晰的脱钙,须和骨质疏松区别。并且肾性骨病变患者血碱性磷酸酶均正常,血钙、磷变化不定,但常有血浆球蛋白(免疫球蛋白M)增高及尿中出现本 - 周蛋白。
与遗传性疾病鉴别
临床上有原发性癌症表现,血及尿钙常增高,伴有骨质侵袭时,需要与骨质疏松进行鉴别。
五、骨质疏松的高发人群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各项机能逐渐衰退,骨质流失的速度加快,骨形成的能力下降,容易发生骨质疏松。
绝经后妇女,女性在绝经后,体内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雌激素对骨骼有保护作用,它的减少会加速骨质的流失,所以绝经后妇女是骨质疏松的高发人群。
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者,糖皮质激素会影响骨代谢,抑制成骨细胞的活性,促进破骨细胞的形成,从而导致骨量减少,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生风险。
有骨质疏松症家族史者,骨质疏松具有家族遗传性,如果家族中有亲属患有骨质疏松或脆性骨折,个体患骨质疏松的可能性会增加。
饮食中钙和维生素D缺乏者,钙是构成骨骼的重要成分,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缺乏这两种物质会影响骨骼的正常生长和维持,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病风险。
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者,例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疾病会影响骨代谢,导致骨量丢失,从而容易引发骨质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