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4阅读
  • 2回复

[奇观]难得一见的晚清民国老照片,展示了当时人们生活的细节![21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26092
金币
1307091
道行
1966
原创
2267
奖券
2311
斑龄
30
道券
83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0110(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2-1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4小时前

文字相比
影像纪录的历史保留了更多细节
也填补了文字不可及的那些部分
因此国内爱好者与学术机构对于影像的研究与收藏,一直颇为重视。这里让我们分享一些中国国家博物馆
的影像收藏。
看看晚清民国的一些历史细节
和你想象的一样不一样


某次“花选”中选出的才、艺、色三科“博士”留影纪念照
◎晚清
娼妓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在清末民初特殊的经济文化背景下出现了恶性繁衍发展的局面。一些所谓“文人才子”“花丛雅士”还在青楼女子中进行“开花榜”、选“花魁”等捧名妓的活动。这是当时某次“花选”中选出的才、艺、色三科“博士”留影纪念照。

清末检查洋钱的情形
◎晚清
清代称外国流入的银铸币为洋钱,也称番钱、番饼。外国银币流入中国,始于明朝万历年间,当时西方人用银币来换购中国的丝、茶和其他土产。在清代流入中国的外国银币中,西班牙本洋和墨西哥鹰洋
以数量大、流通广而著名,并一度成为中国市场上重要的流通货币。
洋钱流入中国后,因其按枚计值,便于应用,民间使用日益广泛。甚至有先将银两兑换洋钱,再将洋钱兑换制钱使用的情况。洋钱的流入,对中国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

收集古玩的商贩
◎晚清
随着清代古董生意的兴盛,收集古玩的古董商们活跃于京城的大街小巷。

清朝被吊打的犯人
◎晚清
清朝建立后沿袭明制
,以笞、杖、徒、流、死五刑为法定刑罚。其中,笞刑是隋唐以后的封建刑罚体系中最轻的一种,它是用竹板或荆条抽打犯人,主要目的在于羞辱罪犯。吊打实质上也应该是笞刑
之一种。这是一张被吊打的犯人的图片,从围观群众的表情来看,犯人是罪有应得。

清代科举考试中的“会试”考场:北京考棚,即北京贡院
◎晚清
会试是清王朝举行的全国性考试,由皇帝钦定主考官。参加会试的人员仅限于举人,会试取中者为贡士。贡士再经审查合格,即可参加皇帝主持的“殿试”,争取进入仕途中地位优越的进士科,以便实现“学而优则仕
”的梦想。

四川万县的三个西方传教士
◎晚清
照片上的西方传教士为了便于在中国百姓中传播西方宗教,不仅身着中式服装、手执中国传统折扇和芭蕉扇
,连头发也剃成了大清的发式,从头到脚完全中国化了。

手持洋伞的清末女性
◎晚清
晚清,在西方文化的渗透影响下,眼镜、怀表、洋伞和手提包等西洋装饰品很受时髦女性的欢迎。清末女服虽仍以中式为主,但款式上已发生了明显变化。如照片中女子所穿旗袍已由宽大改为小腰身,外加短小的绣花坎肩,手中还持有带西式花边的洋伞,亭亭玉立。这种装扮大约流行于辛亥革命前夕。

清末照相馆“泰昌真容馆”所拍摄的家庭合照
◎晚清
当时的一些官僚贵族家庭都以举家到照相馆合影为一种时尚。

清代私塾下课时,学生们向老师行礼
◎晚清
私塾也称为“蒙学”,完全是民间教育,在清代曾有过多种办学形式,但都以进入官学(即县、州、府学及至国子监
)为培养学生的最高目标。私塾教师都是平民身份,大多以教书为业。

东三省邮区运送重大邮件的邮差
◎晚清
1878年大清海关在营口设书信馆,1897年开办了东北三省惟一的邮局——牛庄邮局,经营东三省的邮务;1899年扩充至奉天府、锦州、辽阳
三地,并将牛庄邮局改为邮务总局。1911年,牛庄邮务总局改称牛庄邮政局。民国时期先后设立的南满邮区、奉天邮区以替代原牛庄邮政局。

旗装新婚夫妇
◎晚清
清代的满族婚俗重家风门第,却并不注重彩礼,同时禁止早婚、指腹为婚和童婚现象。清末时满汉婚俗趋向融合,婚嫁礼俗
大多满汉合璧。此照为新婚夫妇的合影。从照片中新郎礼服上的“补子”纹样和新娘的镂花金冠、绣花吉服,可知其达官贵人的身份。

游街示众
◎民国
这是民国时期游街示众的两名犯人,他们胸前挂着招牌,低头掩面,羞愧难当。

新民储蓄银行营业部客户接待处内景
◎晚清

怀抱宠物的满族贵妇
◎晚清
满族贵族妇女衣食无忧,一般家务及日常生活有仆役打理,无需考虑生计。但大多数上层妇女生活范围狭窄,交际应酬或吃斋念佛是其主要生活内容。照片中贵妇身着晚清时代旗装,怀抱着日常陪伴玩弄的哈叭狗。

民国时代的家庭合影
◎民国
由于社会和经济因素的制约以及家庭观念的变化,民国以后城市中家族式大家庭逐渐减少,3至6人的小家庭日益成为趋势。家庭规模的缩小,也使同居的亲属关系趋于简单化。

民国初年的结婚礼服
◎民国
新娘头戴凤冠,身着大红绣裙,脚穿配套红绣鞋
;新郎身穿双喜字长袍、肩背十字红绸花,这是当时典型的汉族婚礼礼服。

民国时代的西式婚礼留影
◎民国
新娘身着白纱礼服长裙,头戴花冠,披白色头纱,新郎为西式黑色礼服,白衬衣、领带(一般应手持礼帽)。

一排正在等人邀舞的舞女
◎民国
民国年间随着西方交际舞在一些大城市的流行,城市女性中出现了一些专供交际舞伴舞的舞女,她们以此为职业谋生,社会地位低下。照片上是一排正在等人邀舞的舞女。

“女子西洋画学校”的两名毕业生合影
◎民国
在民国时期的女子教育中出现了一批新式的女子艺术专科学校,主要集中于大城市。图为“女子西洋画学校”的两名毕业生合影。

西餐宴会上的中国夫妇
◎民国
从片中人物的服饰,可知此照大约摄于20世纪40年代左右。随着西方婚姻观念、家庭形态的影响在沿海城市及知识阶层中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社交范围进一步扩大,一部分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也开始西化。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26092
金币
1307091
道行
1966
原创
2267
奖券
2311
斑龄
30
道券
83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0110(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2-1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4小时前
这篇文章描述了一系列晚清和民国时期的照片收藏,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变迁。以下是对这些照片内容的简要解读:

1. 晚清的特殊文化现象:例如“花选”活动中选出的“博士”留影,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娱乐文化和女性角色的独特看法。

2. 经济文化交流:如外国银币(洋钱)在中国的流通情况,显示了国际贸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3. 古董市场的繁荣:清代古董商人活跃在京都市井,体现了艺术品交易的盛行。

4. 法律制度和社会秩序:清朝的刑罚体系,包括笞刑等,以及民众对此的态度。

5. 教育体系:清代科举考试的场景,展示了当时的教育和选拔官员的方式。

6. 外来宗教的本土化:西方传教士的中国化打扮,表明了文化交流中的适应策略。

7. 时尚潮流:晚清女性开始接受西方饰品,旗袍款式的变化预示着传统服饰的现代化转变。

8. 摄影术的普及:官僚贵族家庭的合影风尚,以及私人生活的记录方式。

9. 家庭结构的变化:民国时期小家庭的增多,反映出社会结构和个人空间的变化。

10. 婚姻习俗的演变:满汉婚俗的融合,以及婚礼服饰的变迁,体现了社会风气的开放。

11. 职业女性的出现:舞女的职业生涯,揭示了城市化进程中的性别分工和社会角色变化。

12. 教育的进步:女子艺术学校的毕业生合影,标志着女性教育水平的提高。

13. 生活方式的西化:民国时期中国家庭参与西餐宴会的情景,反映了西方文化对中国生活方式的影响加深。

这些照片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视觉史料,有助于深入了解晚清民国时期的社会历史变迁和文化交融。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6202
金币
8485
道行
20019
原创
750
奖券
0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1149(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2-12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3小时前
晚清民国老照片中的特殊文化现象
晚清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型阶段,这一时期的社会变迁和文化现象通过一些珍贵的老照片得以保存下来。这些照片不仅记录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细节,还反映了特殊的文化现象,如妓女花选等活动。

妓女花选活动
晚清民国时期,妓女花选活动在北京等地举行,这些活动模仿西方的教育制度,将获得第一名的妓女称为“博士”,而非中国古代的花魁。这种活动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女性的一种特殊评价标准。通过这些照片,我们可以一窥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色。

生活细节的记录
晚清民国时期的老照片还记录了许多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比如穷苦百姓的生活、贵族小姐的华贵、鸦片对社会的影响等。这些照片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让我们能够更加真实地了解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况和社会问题。

文化现象的探讨
晚清民国时期的文化现象不仅仅是表面的娱乐活动,它们背后隐藏着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和文化冲突。例如,妓女花选活动的兴起与西方文化的传入有关,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女性的一种特殊评价标准。这些照片和历史资料为我们提供了研究这一时期社会文化的切入点。

结语
通过这些珍贵的老照片,我们不仅能够看到晚清民国时期人们的日常生活细节,还能深入了解到那个时代的特殊文化现象。这些历史资料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研究素材,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过去的社会。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