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6阅读
  • 2回复

[猎奇]迦勒迦河之战:俄罗斯历史的最黑暗章节[13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7621
金币
5473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8
奖券
17512
斑龄
193
道券
1053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0796(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02-21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7:01
— 本帖被 wowoni 执行加亮操作(2025-02-21) —

公元1223年,无疑是俄罗斯历史上的最黑暗章节。由哲别和速不台率领的蒙古大军突然降临,如风卷残云般横扫整个东欧腹地,给这片尚未完全开化的土地带去无尽苦难。
尽管罗斯诸王公抱团取暖,企图集中力量应对这样灭顶之灾,仍因巨大的实力差距而向命运低头。可能是因为败的过于彻底,连稍后遭遇的惩戒都充满羞辱。
误入战争泥潭

征服中亚后
蒙古的西征步伐仍未停歇
在摧毁中亚的花剌子模帝国后,蒙古人已无法克制对远距离征伐的渴望,不断向西寻求新的目标。他们闯进高加索山区,先后击败格鲁吉亚和突厥人的库曼汗国。后者的掌权人忽摊汗被迫西逃,同时向有姻亲关系的加利奇公国求助。于是,本有可能置身事外的罗斯诸邦,在不知不觉中被拖进战争泥潭。
很快,通过加利奇公国偓佺,包括基辅、加利奇、切尔尼戈夫和沃利尼亚在内的罗斯诸邦纷纷相应。他们携手组织起联军对抗新威胁,还将前来执行分化计谋的蒙古使者处决。加之在初次交锋中获胜,故而自信的认为蒙古人其实不堪一击。毕竟,他们的先祖久居欧亚交汇处,见过不少来无影去无踪的游牧骑兵。作为牵头人的加利奇王公姆斯季斯拉夫二世,更是渴望独享胜利荣耀,贸然率本部兵马发起追击。他们与库曼盟友一起渡过聂伯河,丝毫没意识到即将大祸临头。

罗斯诸邦
为帮助库曼人而投身战争
事实上,蒙古人根本不看重战场上的咫尺得失,更在乎获得赢家通吃式的零和博弈。故而不断佯装败退,乃至坐视那些留下断后的分队被逐个歼灭。其他罗斯王公争相率部跟进,在极度亢奋的状态下追击8天之久,完全将对手视为不堪重压的普通游牧轻骑。为加快前进速度,索性脱下铠甲给马匹减负,唯有接到斥候通报敌情才重新穿上。直到5月底,双方隔着迦勒迦两岸对峙,交锋才算正式开幕。
此时,整个罗斯联军约有15000-20000人,但真正训练有素的精英战士相当匮乏。其中,由诸邦贵族集团构成的大公亲卫队装备精良,既有重步兵,也不乏能力尚可的重装骑兵。他们普遍穿戴锁子甲或复合扎甲,社会地位与日常职责类似于西欧骑士。但周围的大部分伙伴仅仅是征召民兵,来自封闭且落后的斯拉夫村落,甚少见识过外面的花花世界。尽管还有招募雇佣兵辅助,水准亦是良莠不齐,只能作为锦上添花的添头,而非力挽狂澜的主心骨。

在前期追击中
罗斯人一直对蒙古后卫保持压制
更为重要的是,罗斯各邦虽有合作,大部分时间里都互补统属。如今被突然捏合在一起,必然充满纠纷与争执。此起彼伏的争吵极大地影响到决策,更谈不上有效协同。尤其是在多日强行军后,许多将士都人困马乏,渴望快速结束眼前的战斗。
于是,最强的基辅分队被安排在联军阵线的中心位置和后方,四周围绕着其他公国人马。不过,俄罗斯先民甚少派重骑兵直接脱离本阵,而是要求他们与步兵主力相互照应。通常会由同盟骑射手负责打头阵,渐渐将对手逼到绝境,最后才尽全力放手一搏。

整装待发的蒙古重骑兵部队
蒙古震荡波

精锐的蒙古贵族骑兵
装备水平远在罗斯人之上
相比之下,蒙古方面的军事决策就简单许多,不存在罗斯军队多头指挥现象。许多成吉思汗登基前的部族酋长,如今摇身一变为大小军官,继续率领本部落成员作战。而且很重视重骑兵作用,经常在麾下保持30%比例重骑兵,用缴获自金国、西辽和中亚的武器装备自己。同时注重后勤保障,不惜为每名成员预留备用马匹,数量远在其他文明的普通骑士之上。
在具体阵法上,蒙古骑兵遵循传统亚洲风格,以百人队为基础单位。当军队规模接近万人,便可轻松呈扇形展开,瞬间占满方圆百里。然后按计划派遣轻骑兵侦查、开道,击垮那些过度冒进的小分队,或是引诱具备较强抵抗力的大股敌军。等到对方出现松懈迹象,再施展全力予以合围。甚至会提前观察薄弱环节,挑选出预备队实施多轮反复冲击。但绝不为眼前局面恋战,隐忍程度远非他人所能想象。

战役初期
罗斯联军依旧保持着表面优势
正因如此,罗斯联军从未弄清蒙古人的具体数量,只拘泥于眼前的蝇头小利。哪怕是决战开始后的5月31日,他们仍旧在前哨冲突中占据上风,随即就为下一步行动陷入争吵。因为群龙无首,根本讨论不出任何结果,进而演变为要命的各行其是。譬如沃里尼亚和加利西亚分队,就不断派骑兵过河追击,还把切尔尼戈夫大公吸引过来。随着时间流逝,联军不同部分的距离越来越大,乃至完全呈现碎片化。
眼看时机成熟,速不台当即命令大军调头收网,直接派遣重装骑兵发起反冲锋。正在渡河的罗斯人毫无防备,造成大量身先士卒的贵族落马受伤。虽然卢斯克大公也集结队伍前去帮忙,但在蒙古重弓的近距离射击下伤亡惨重,特备是那些缺乏铠甲保护的普通农奴兵,在这类打击面前毫无生还希望。那些已经踏上东岸的罗斯骑兵纷纷掉头跑路,与尚未完全泅渡的盟友迎头相撞。场面顿时乱作一团,只能任由敌方肆意虐杀。

蒙古人的突然反杀
让罗斯联军猝不及防
与此同时,留在后方的库尔斯克和加利奇分队一样处境艰难。在蒙古骑兵的步步紧逼下,罗斯步兵们被压缩在非常窄小的空间内动弹不得。要么无法挥舞战斧等近战利器,要么瞬间倒毙于标枪和弓矢之下。在某些史料中,蒙古人还使用类似燃烧火球的武器干扰视线,让混乱中的罗斯各军愈发分散。除了留在原地等死,几乎没有其他选择可言。唯有基辅大公发现情况不妙,下令全军组成车营防御,硬是在包围圈中坚持数日。
然而,蒙古人并非不知道如何强攻车营,而是优先追杀那些落单的其他公国士兵。他们故意只派突厥盟友前去仰攻,承受基辅亲卫队的标枪、弓箭和双手斧回击。真正主力则外围警戒、休整,顺便切断通往包围圈内的所有水源。一旦有人冒险冲出,就会被密集箭矢射成马蜂窝。以至于接受胜利者的投降要求,为对方承诺的不再有流血而放弃抵抗。

最精锐的基辅分队
继续在车营包围圈中抵抗多日
黑幕降临

迦勒迦河之战
无疑是俄罗斯历史上最严重的惨败
根据现代学者估计,俄罗斯人在迦勒迦河之战的损失相当严重,约有60%-90%的成员阵亡。他们不再有能力组织大规模抵抗,只能任由蒙古骑兵逐个围杀任意城市。曾贵为百城之母的基辅,便在尸山血海中化为废墟,彻底丧掉在罗斯文明中的龙头位置。
那些自愿走出车营的贵族,则被蒙古人强行装进皮袋。随后盖上木板,沦为将领庆功宴饮的人肉地基。纵使不见刀光血影,终究会在窒息和踩踏下活活闷死。

被俘的罗斯贵族 结局十分凄惨且极具羞辱
当然,罗斯人的溃败对于西方世界而言还仅仅是开始。蒙古骑兵不可能愿意止步于此,日后还将对波兰、匈牙利和波西米亚发起征程。即便稍后分家,据有东欧的金帐汗国同样对征服东欧充满兴趣。
只不过那些地方的反抗更加激烈,所能使用的资源更为充沛,才让史上最强游牧帝国止步于多瑙河畔......

1条评分金币+13
wowoni 金币 +13 - 昨天 08:47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28827
金币
1327932
道行
1966
原创
2283
奖券
2397
斑龄
31
道券
869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0556(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2-2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前天 17:53
上文详细描述了公元1223年蒙古大军与罗斯诸邦在迦勒迦河之战的历史事件。以下是对这一话题的连贯且详细的解答,结合上文提供的信息:

蒙古大军的西征背景

- 中亚征服后的野心:在摧毁中亚的花剌子模帝国后,蒙古人无法克制对远距离征伐的渴望,他们不断向西寻求新的目标,闯进高加索山区,击败格鲁吉亚和突厥人的库曼汗国,从而引发了与罗斯诸邦的冲突。

- 罗斯诸邦的卷入:库曼汗国的掌权人忽摊汗向西逃窜,并向有姻亲关系的加利奇公国求助。这导致本可能置身事外的罗斯诸邦被拖入战争泥潭,他们组织联军对抗蒙古人,却未能料到即将到来的灾难。

双方军力与战术对比

- 罗斯联军:
  - 军力构成:联军约有15000-20000人,但训练有素的精英战士匮乏,主要由诸邦贵族集团构成的大公亲卫队和征召民兵组成。
  - 战术问题:罗斯各邦虽有合作,但大部分时间里互不统属,存在纠纷与争执,影响了决策和协同。

- 蒙古大军:
  - 军力优势:蒙古方面的军事决策简单高效,不存在多头指挥现象。他们重视重骑兵作用,装备水平远在罗斯人之上,且注重后勤保障。
  - 战术灵活:蒙古骑兵遵循传统亚洲风格,以百人队为基础单位,能够轻松呈扇形展开,占据战场优势。他们擅长使用轻骑兵侦查、开道,引诱敌军,再施展全力合围。

战役过程与结果

- 初期阶段:罗斯联军在前期追击中一直对蒙古后卫保持压制,但在决战前的争吵中浪费了宝贵时间,导致军队碎片化。

- 蒙古反杀:速不台命令大军调头收网,派遣重装骑兵发起反冲锋。罗斯人毫无防备,大量贵族落马受伤。卢斯克大公的队伍在蒙古重弓的射击下伤亡惨重。

- 最终惨败:罗斯联军乱作一团,只能任由蒙古人肆意虐杀。基辅大公虽然下令全军组成车营防御,但最终还是无法抵挡蒙古人的攻势。战役结束后,罗斯人损失惨重,约有60%-90%的成员阵亡。

战役影响与后续发展

- 对罗斯的影响:迦勒迦河之战无疑是俄罗斯历史上最严重的惨败之一。罗斯诸邦不再有能力组织大规模抵抗,基辅在尸山血海中化为废墟,丧失了其在罗斯文明中的龙头位置。

- 对西方世界的影响:蒙古人的征服并未止步于此,他们继续对波兰、匈牙利和波西米亚发起征程。虽然这些地方的反抗更加激烈,资源更为充沛,但蒙古人的威胁仍然持续了很长时间。

- 历史意义:这场战役不仅展示了蒙古大军的强大战斗力,也揭示了当时欧洲各国在面对强大外敌时的脆弱与无力。它深刻改变了欧洲的历史进程,促进了各国之间的联合与防御意识的形成。

综上所述,公元1223年的迦勒迦河之战是俄罗斯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标志着蒙古大军对东欧腹地的横扫以及罗斯诸邦的惨败。这场战役不仅改变了当时欧洲的政治格局,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条评分金币+6
wowoni 金币 +6 - 昨天 08:47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8137
金币
25119
道行
20019
原创
750
奖券
0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1531(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2-21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前天 21:26
迦勒迦河之战:俄罗斯历史的最黑暗章节
迦勒迦河之战的背景
迦勒迦河之战是13世纪初蒙古帝国与俄罗斯联军之间的一次重大冲突。这场战役不仅是蒙古帝国扩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对俄罗斯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战役背景
在13世纪初,成吉思汗完成了对蒙古各部的统一,并开始了一系列的扩张活动。他的目光不仅投向了南方的金朝和西夏,还伸向了中亚和东欧地区。钦察草原作为斡罗思(即俄罗斯前身)南部诸国的重要屏障,成为了蒙古人进攻的目标。

战役起因
钦察部首领忽滩难以抵御蒙古军队的进攻,遂派人向女婿密赤思老公爵求援。密赤思老公爵召集斡罗思南部各邦国的公爵在乞瓦(今乌克兰首都基辅)开会,共商联合对抗蒙古的事宜。尽管斡罗思人与钦察人是世敌,但在面对共同的敌人时,他们决定暂时放下仇恨,联合起来对抗蒙古。

迦勒迦河之战的过程
蒙古军的策略
蒙古大将哲别和速不台得知俄罗斯人、钦察人组织10万联军抗击蒙古军的消息后,采取了分化瓦解、各个歼灭和示之以弱、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他们派出使臣到基辅会见哈里克斯公爵及其他各公爵,试图说服他们与蒙古结盟,共同消灭钦察人。然而,俄罗斯人并未接受这一提议,反而认为蒙古人在示弱。

战斗经过
蒙古军一面派快骑到里海之东请求术赤派兵援助,一面以一部兵力与敌人保持接触,掩护主力退至顿河以东地区集结。哲别、速不台率领蒙古军东撤,俄罗斯联军以为蒙古军害怕了,于是跟踪追击至迦勒迦河,与蒙古军隔河对阵。这时,蒙古军术赤援军已经赶到,哲别、速不台发现伏尔加河已经冰冻,遂攻下里海以北的阿斯特拉罕,分军为二,一路过顿河列阵以待,一路沿亚速海东南到黑海迂回北上,形成钳形攻势。

战斗结果
俄罗斯联军在迦勒迦河之战中遭受了惨败。据史料记载,俄罗斯联军约有10万人,而蒙古军包括术赤援军在内,总共还不到3万人。尽管俄罗斯联军在兵力上占据绝对优势,但由于内部矛盾和指挥失误,最终未能抵挡住蒙古军的猛烈进攻。密赤思老公爵率领的主力部队被击溃,六个王公被处死,70位贵族将领阵亡,普通将士死伤无算。

迦勒迦河之战的影响
对俄罗斯历史的影响
迦勒迦河之战是俄罗斯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失败,这场战役不仅导致了俄罗斯南部地区的长期动荡和分裂,还对俄罗斯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金帐汗国存在的近260年间,俄罗斯始终都接受蒙古人的统治,这一时期被称为“蒙古统治时期”。

对蒙古帝国的意义
迦勒迦河之战是蒙古帝国扩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胜利,这场战役不仅展示了蒙古军队的卓越战斗力,还为蒙古帝国的进一步扩张奠定了基础。通过这场战役,蒙古人成功地将触角伸向了东欧地区,为其后续的征服活动打开了通道。

迦勒迦河之战的争议
关于迦勒迦河之战,史学界存在一定的争议。一些学者认为,蒙古军之所以能够在迦勒迦河之战中取得完胜,主要原因还是采用了利用一条臭鱼,搅了一锅腥的战术,与其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然而,也有学者认为,这场战役是蒙古人精心策划的一次诱敌深入、各个歼灭的典型战例。

总之,迦勒迦河之战不仅是俄罗斯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失败,也是世界军事战争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场战役不仅展示了蒙古军队的卓越战斗力,还对俄罗斯和蒙古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条评分金币+6
wowoni 金币 +6 - 昨天 08:47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