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我从不恨我的父亲母亲,他们都是革命英雄。当时是为了长征,为了革命工作,才不得已丢下我。虽然生活苦了一点,但是知道父母是革命先辈,我感到欣慰和自豪。”
这是原国务院副总理陆定一和革命烈士唐义贞的女儿叶坪,在面对记者提问时的回答。
这时的她已年过古稀,但当她再想起父母、回想起过往时,眼角还是不自觉地泛红。
从三岁起,叶坪就成了一名孤儿,寄养在别人家中,与父母相隔天涯海角。
不记得他们的长相,不记得他们的名字,更不记得他们的职业,因此无法相见相认。
整整53年的时间里,她都没有亲生父母的任何一点音讯。
直到1987年,她的孩子赖章盛偶然间看到了一篇悼文后,自己才得以和父亲陆定一相见。
那么,故事的来龙去脉究竟是怎样的呢?

一、一篇特殊的悼文
1987年的一天,江西理工大学一位名叫赖章盛的教师,眉头紧锁一脸严肃,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
原来,这一天中午,他在资料室里无意间看到了一篇名为《关于唐义贞烈士的回忆》的悼文。
这篇悼文是纪念革命英烈唐义贞的,它的作者就是唐义贞烈士的丈夫,原国务院副总理陆定一同志。
这原本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怀着对烈士的崇敬之心,赖章盛开始仔细阅读这篇文章,想要了解这段鼓舞人心的革命往事。
就在这时,文中出现的一个名字引起了他的注意。
当读到悼文的中间部分时,文中讲到了唐义贞在艰难的环境下为陆定一生下了一个女儿。
而赖章盛惊讶地发现,里面所提到的女儿的名字——叶坪,与自己母亲的小名“野萍”读音相似。

本来,赖章盛认为这个可能只是一个巧合。
但当他再深读文章后,逐渐发现文中出现的这个女儿“叶坪”,与自己的母亲“野萍”之间极其相似,甚至连出生地、年龄都一模一样。
赖章盛的母亲叫张来娣,小名野萍。
在赖章盛小时候,便听母亲讲述过她自己是一名孤儿,始终不知道亲生父母究竟是谁,也不知道他们在哪。
而她则是由养父张德万抚养长大的。
种种迹象都透露着,自己的母亲可能就是文中所提到的叶坪。
但是赖章盛还是不敢确定。在下班后,他拿着这篇悼文回到家中询问自己的母亲。

张来娣看完悼文内容后也感到万分惊讶,文中提到的叶坪确实太像自己了。
可是,文中关于叶坪的叙述较少,自己又对童年的记忆不够清晰,一时间也不敢确定。
这样的情况下,赖章盛和张来娣在思索再三后决定,还是先向陆定一致信讲述一下具体情况,再做下一步打算。
于是,赖章盛拿出纸笔,将自己母亲的详细情况都写了下来,并强调了“野萍”与“叶坪”之间的种种相似之处,随后便将信寄了出去。
在等待回信的期间,为了能获得更多的确切线索,赖章盛开始查阅大量记载陆定一和唐义贞生平的书籍,希望在这之中能寻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二、陆定一与唐义贞
1928年,22岁的陆定一迎来了人生的新篇章。
党中央研究决定:送一批党内的高知进步青年前往苏联进行学习深造,陆定一名列其中。
这年底,陆定一来到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深造。
在留苏期间,陆定一结识了一位比自己小三岁的革命女青年——唐义贞。
唐义贞比陆定一早一年来到苏联留学,同样也是一位有着革命追求的青年人。
两个革命青年在异国他乡相遇,可谓是相见恨晚。
在学习的期间,两人互相欣赏,经常一起讨论革命形势,这一来二去下来,他们从陌生人到相识,再到相知,最后相恋。

1929年,陆定一与唐义贞在莫斯科结为夫妻。在一年以后,两人也陆续学成回国。
虽然当时国内局势非常紧张,每天都有着潜在的危机,但这并不能阻碍两人的革命活动。
到了1931年的最后一天,唐义贞在江西于都诞下了一个女儿,两人为其取名为“叶坪”。
在叶坪三岁时,唐义贞又怀上了二胎。恰逢此时,红军主力队伍开始进行长征。
由于唐义贞怀有身孕,不能随队同去,于是陆定一只能单独随大部队前往,唐义贞和女儿叶坪留在于都。
在陆定一走后,唐义贞又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为“小定”。
这个时候,唐义贞决定追随革命队伍进行游击。
最后,她将女儿叶坪寄养在了一户姓张的人家里,将儿子小定寄养在了范其标夫妇家里。

1935年1月28日,唐义贞所在的游击队在进行活动时,被国民党反动派的一支队伍发现。
激战之后,由于敌方人数众多,导致游击队被团团包围。
在几次集中火力突围都失败后,唐义贞等数名队员不幸被国民党反动派抓捕。
在被关押期间,反动派对唐义贞严刑拷打,用尽所有酷刑,想要从她这里获得情报。
但坚毅勇敢的唐义贞誓死不从,她拒不张口,始终保持着沉默,甚至在敌人使用最为严厉的酷刑时都未发一言。
敌人因此怒火中烧,但又无能为力。

1月29日晚,唐义贞在奄奄一息间,与其他几位被俘的同志艰难越狱。
可是狡猾的敌人在外面也设下了重重障碍,最终,在1月30日下午,唐义贞等人又再次被敌人抓捕回来。
反动派怕他们再逃跑,便下了狠手,将他们打得满身鲜血。
1月31日早上,经历了一夜非人的折磨后,唐义贞终于没能坚持下来,壮烈牺牲!

直到1937年,陆定一才得知了妻子唐义贞,已经为了革命事业而光荣牺牲。
他悲痛欲绝,很长一段时间都寝食难安,难以走出丧妻的阴霾。
最终,陆定一在心里暗暗发誓:无论如何也要找到和妻子唐义贞的那一对儿女,以此来告慰她的在天之灵。
新中国成立后,陆定一心中始终惦记着还流落在他乡的那一对儿女。
但是由于担任重要职务,工作繁忙无法抽身,便拜托福建和江西两地的政府部门帮忙多留意一下。
可惜多年过去了却还是没有音信。

三、儿子“小定”有了消息
1952年,当年被唐义贞寄养在范其标夫妇家中的“小定”,如今刚满18岁。
在此之前,为了保护他,范其标夫妇为他改名为范家定。
这些年来,范家定一直与范其标夫妇生活在一起。
这一年的除夕夜里,范其标夫妇犹豫再三,最终还是告诉了养子他的真实情况:
“如今你也十八了,有些事情我们不能再瞒着你了。其实我们不是你的亲生父母,你的亲生父母都是当时参加革命的英雄,为了保密,我们也不知道他们的名字。”
虽然范家定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很是错愕,然而他没有怪自己的亲生父母,反而是希望可以找到为革命无私付出的生父生母。

范家定把自己的想法说给了养父母,范其标夫妇也很赞同他的想法。
在这之后,范其标将一个破旧的包裹递给了范家定,说:
“这是你的生母在临走前留下的一个包裹。”
他们告诉范家定,在他的母亲留下包裹时,曾嘱咐过这个包裹里有一个湖北武昌的地址,那是自己的老家所在的位置。
可惜的是,当范家定找到里面的那个地址后,立刻写了一封信准备寄往那里,但最终却查无此处。
除了这个地址以外,包裹里只有一些衣物,没有再找到其他任何有用的线索。

就这样,范家定无奈之下只能将自己的亲生父母暂时寄存在了心底。
直到六十年代初,范家定又打开了这个包袱,无意间发现原本白色的包裹外面,如今竟显现出了一些隐约的字迹。
他激动地拿着这个包裹来到公安部门请求进行一些技术处理,在几个小时的等待后,包裹上的字迹终于奇迹般地显现了出来:
送胜利县平安区琵琶乡卫生材料厂
唐一真同志收
内有衣料两件
重一斤半
一九三三、五、六号
根据这些信息,范家定可以确定的是,这个“唐一真同志”就是这个包裹的主人。
这么说的话,难道唐一真就是自己的母亲?

带着疑问,范家定一刻都不敢休息,他又进行了多方询问和打听,这才得知包裹上标注的胜利县,其实是江西于都的前称。
但是对“唐一真”这个名字,却没能找到任何有用的线索。但即便如此,范家定不愿再放弃这个寻找生父生母的好机会了。
后来,在一些老同志的帮助下,范家定拿着包裹,找到了时任广东省委副书记的李坚贞。
在李坚贞这里,范家定终于知道了自己亲生父母的身份:母亲是革命烈士唐义贞,父亲则是国家副总理陆定一!

1979年,在有关同志的安排下,陆定一和范家定终于见面了。
虽然两人从未谋过面,但陆定一一眼就在人群中认出了自己的孩子。
两人眼含热泪,激动地抱在一起,久久不愿松开。
随后,陆定一又带着儿子一起,向多年来辛苦抚养范家定的范其标夫妇道谢,并嘱咐范家定:
要继续留在范家,报答范其标夫妇的养育之恩。

四、顺利找到女儿 一家团聚
与儿子相见后,陆定一心中无比期盼着可以见到自己的女儿,但是,寻找 女儿的道路更加艰难。
因为当时唐义贞将女儿寄养到那户人家时,由于过于紧急,所以没有留下任何信息。
在寻找多年未果后,陆定一也逐渐年老,对此不再抱有太大期望了,他只希望女儿叶坪能够好好活着、幸福美满就足矣了。
后来,陆定一为了纪念亡妻,写了一篇名为《关于唐义贞烈士的回忆》的悼文。
也正是因为这篇悼文的发表,才有了开头的那一幕。
1987年的一天,陆定一正在书桌前看书,秘书突然走了进来说:
“有您的一封信,是一位名叫赖章盛的先生从江西发过来的。”

听到赖章盛的名字,陆定一感到陌生,便打算过一会再看信的内容。
可不知道为什么,他又突然对这封信产生了一种莫名的好奇。
当陆定一打开信封,看到信的内容后,浑身都忍不住颤抖起来。这么多年以来,这是唯一一次收到和女儿叶坪有关的消息。
信中提到的“野萍”张来娣,与自己的女儿叶坪实在太过相似了,甚至连陆定一自己都有一些恍惚。
他的心里产生了莫名的肯定:这个“野萍”一定就是“叶坪”!
陆定一难掩这份激动的心情,眼看自己已步入晚年,他绝不想再错过任何一个与女儿相逢的机会。
但由于当时他已经开始行动不便,所以无法亲自认证,只能请求公安部门派出调查组前去调查。

调查组先是来到了赖章盛家里,见到了张来娣。
在经过一番了解后,调查组并没有找到可用的信息。
但是张来娣提供给了调查组一个地址,这个地址就是江西于都,那是张来娣和养父张德万一起生活过的地方。
很快,调查组就来到她所提供的地方,找到了收养张来娣的那户张氏人家。
可惜的是,张来娣多年未联系过的养父张德万已经去世了。
正当调查组以为线索丢失的时候,张德万的一个侄子张永济赶到现场,告知了调查组:
张德万确实是在1934年左右的时候,从一名姓唐的女红军战士那里收养了张来娣,只是为了保护那位女红军和张来娣,才在生前一直没有提及此事。
这个线索非常重要,在调查组反复查证后,最终确定赖章盛的母亲张来娣正是陆定一的亲生女儿叶坪!

这个激动人心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北京,陆定一得知后感动涕零、老泪纵横,他怎么也想不到,在耄耋之年竟能与女儿再度重逢。
1987年11月30日,在诀别53年之后,陆定一终于和自己女儿叶坪再次相见。
此时的陆定一已经81岁高龄,女儿叶坪也已经56岁了。
这对革命父女在黑发时相别,又在白发时相逢,心中的苦楚已经数不胜数了。
陆定一见到叶坪后说:“我的孩子啊,53年了,我终于又把你捡回来了!”
说完陆定一拉来了范家定,一家三口相拥而泣,流出的眼泪是对彼此说不尽的思念。

陆定一和子女寻亲的故事,也在赖章盛的笔下得以延续和传颂。
后来,赖章盛分别写下了《唐义贞传略》、《寻找外公陆定一》等著作。
将外公陆定一、外婆唐义贞的过往及母亲、舅舅的寻亲之路,都仔仔细细地记录了下来。
在赖章盛的努力下,后世才得以了解这段动人心弦的革命往事。

结尾:
久别重逢,也许是这个世间最美好的事情。
对于陆定一和他的子女而言,唯一感到遗憾的事情就是:唐义贞烈士的遗骸一直没能找到。
陆定一和子女,只能到为纪念唐义贞所建的空墓祭拜。
虽然这一家四口人早已阴阳两隔,但不能阻断的是那股流淌不息的血脉亲情。
让我们共同缅怀唐义贞烈士,缅怀所有为革命工作和革命斗争而壮烈牺牲的英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