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63阅读
  • 2回复

[猎奇]下落不明的9大镇国至宝,无法估量价值,其中3个可能在秦始皇陵 [14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527801728
道友贴图厅主管

UID: 1461284

精华: 7
职务: 山庄总管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70709
金币
22882
道行
37009
原创
2123
奖券
4349
斑龄
130
道券
849
获奖
0
座驾
电动三轮
设备
相机:索尼NEX-3N
 摄影级
中级认证
在线时间: 38462(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05
最后登录: 2025-04-0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9:25



不少外国博物馆都厚脸皮拒不归还从中国偷窃的国宝,还堂而皇之地将这些国宝当作镇馆之宝展出。

列强瓜分中国期间,因为战乱毁坏的文物数以万计,流落在外的国宝更是不计其数,这些代表着中国浩瀚灿烂的文化的瑰宝,有些还可以找到,有些则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中国历史上有明确记载,却下落不明的无价之宝,你知道都有哪些吗?



一块宝玺:传国玉玺

和氏璧是中国古代历史中最著名的美玉,为了换取这块玉石,秦昭王愿意拿十五座城池来交换,足以见其价值。

这块价值连城的美玉,传说被秦始皇制成了传国玉玺,传国玉玺本因为其独特的象征意义,本就难以估价,而和氏璧又将传国玉玺的价值往上提升了好几层。

要说中国历史镇国之宝,非传国玉玺莫属,它代表了中国的文化审美,更代表了中国古代王朝的历史传承。



秦始皇一统六国称皇帝的时候,在玉玺上刻印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字样,代表了君权神授和对王朝万世延绵的祝愿。

从秦朝开始,历朝历代皇帝即位都要有传国玉玺做凭证,中国人讲究继位的正统性,就连造反都要找一个符合规制的理由,传国玉玺则代表了皇帝地位的正当性。

几千年来,朝代更迭,沧海桑田,古代皇帝统治的版图几经变化,统治者的身份历经变换,统治者的手段也经历了几次变迁,只有传国玉玺始终不变。



宋朝徽钦二帝遗臭万年不是没有原因的,历朝历代都能将传国玉玺保护好,徽钦二帝倒好,皇帝位子没保住就算了,连传国玉玺也给丢了。

明朝对元朝穷追不舍的一大原因,就是为了把传国玉玺从金人那里追回来,可惜传国玉玺也不在金人那里。

到了清朝,皇太极从元朝那里得到一块传国玉玺,这块传国玉玺不能算是正品,但是被清朝拿来代替真正的传国玉玺。



等到溥仪即位时,这块以假代真的玉玺也消失不见,或许在列强打开中国国门的时候,就消失在了战火之中。

两颗珠子:随侯珠、慈禧夜明珠

清朝末年什么情况众所周知,慈禧的陵墓都被偷了,更不用说其他珍宝了。根据记载,慈禧收藏了大量奇珍异宝,在她去世的时候,更是精挑万选了陪葬品。



盗取慈禧陵墓的孙殿英,也正是冲着这些珍宝去得。孙殿英一个混不吝的街头痞子,只知抢劫,这些珍宝在他那里只有价格高低的区别。

孙殿英根本不在乎夜明珠的真正价值,只知道是一件稀罕物,就将它拿去给上级献媚保命了。毋庸置疑的是,慈禧口中的夜明珠非常值钱。

孙殿英炸开慈禧墓室的时候,慈禧的尸身还完整,孙殿英亲眼见她的口中含着那颗传奇夜明珠。



据孙殿英回忆,这颗夜明珠由两个半球状的石头组成,神奇的是,两半夜明珠的合在一起的时候可以发出明亮的绿色冷光,亮度足以照亮墓室。

只要把两半夜明珠分开,夜明珠就失去了光亮,像是两块透明的石头一样,孙殿英还听说夜明珠有防止尸体不腐的功能。

孙殿英后来向蒋介石求情,便将这颗夜明珠送给了蒋介石的夫人宋美龄,关于这颗夜明珠的具体下落到此为止,再也找不到确切的记录,究竟还在不在宋美龄手里也无人得知。



中国历史上另一颗传奇的珠子,是随侯珠,这颗珠宝在春秋战国时期跟和氏璧并称为春秋二宝。

历史上的珍宝大多有一个传奇的来历,随侯珠的传说更是神乎其神,有传说因为随国的君主因为恻隐之心,在路上救了一条挣扎的大蛇。

这条大蛇原身是龙王之子,为了报答随候的救命之恩,它特意带着一颗珍贵的夜明珠送给随候,因此随侯珠又被称为灵蛇之珠。



跟发出绿光的慈禧夜明珠不一样,在各种文献记载中,随侯珠发出的是纯洁的莹白之光,可以将屋子照得亮如白昼。

随侯珠的归宿,最终还是要从秦始皇那里找。李斯在一篇劝谏文中,罗列了秦始皇拥有的几件宝物,其中就提到了“随和之宝”,随即指代随侯珠。

关于随侯珠的记载到此为止,因此随侯珠成为秦始皇的随葬品的可能性非常之高。



三件器物:九鼎、九龙宝剑、十二金人

一言九鼎中的九鼎,是比传国玉玺更早存在的象征王权的器物。古代将中国的领土称为九州,相传中国的第一个王朝夏朝铸造青铜大鼎,象征着中国广袤的土地。

在左传中有记载,九鼎上刻有九州的地图,不过对于九鼎是一座大鼎,还是九尊鼎组成的一组鼎就不为人知了。

秦一统天下的时候,九州动乱,九鼎遗失,此后又不少皇帝重铸九鼎的记录。武则天即位后重新铸造了九尊,仿照夏朝的记录将九州山川绘制于上。



最初的九鼎,恐怕早就跟鼎身上绘制的图案中的九州大地融为一体。

被孙殿英弄丢的何止慈禧夜明珠一样,九龙宝剑也因为孙殿英的盗墓流落在外。这把宝剑是乾隆皇帝的收藏,上面刻着九条金龙,剑鞘上镶满了宝石。

孙殿英转手将这把珍贵的宝剑拿去贿赂了戴笠,请他代为转交给蒋介石,这把剑被戴笠的手下贪了,兜兜转转又被戴笠查了出来。



最后戴笠也学起了乾隆皇帝,将九龙剑当作随葬品放在了自己的坟墓中。可惜戴笠作孽太多,他的坟墓被飞机击中,造成了大火,这把剑也在大火中变为一把废铁,后来再不见了踪迹。

秦始皇喜欢铸造人像的爱好,从他统一之后铸造十二座大铜人就能看出了。据说秦始皇是为了防止金属流通,销毁天下的兵器,才铸造了十二金人。

史料记载十二座金人被董卓全部销毁了,后人只能通过文字记录来想象十二座金人的样子。



两份传奇:兰亭序、永乐大典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又不少后人模仿的卷轴流传,但是真迹到底在哪里却无人知晓。兰亭序有多传奇,连王羲之本人后来都再也写不出当初醉酒时一气呵成的作品。

这份兰亭序也一直被当成传家宝在王家传承,后来还是被权势打得皇室收藏,李世民在死后将兰亭序作为陪葬品埋入地下,兰亭序从此不得天日。



永乐大典是明朝朱棣命人编撰的百科全书,朱棣还亲自写了序言,对于中国文化史来说,永乐大典的修撰完成是一个巨大的成就。

朱棣本人自然将正本带着一起到了陵墓,到底在不在之能通过以后的考古确定。在外面存放的副本却没有保存好,在战乱中毁于大火。

永乐大典一共有22937卷,共计11095册,但是如今只剩下了800多卷,而且散落在世界各地,朱棣知道现状恐怕要气活了。



一块骨头:北京人头盖骨

北京人头盖骨是被美国人给弄丢的,在抗战时期,国民党将北京人头盖骨交给美国海军陆战队运到纽约寄存,以免在战火中损坏。

没想到美军半路上遇上了日本军队的偷袭,美国军队被日军俘虏,北京人头盖骨按理说成为了日军的战利品,但是此后就在也没有了踪迹。

日本方面称不知道头盖骨的下落,美国和中国也遍寻不到,此后三国都对这件文物展开了搜寻,但始终一无所获,北京人头盖骨的消失,也是中国考古历史上巨大的损失。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忘 记 签 到 是 最郁闷的事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39982
金币
54063
道行
1977
原创
2368
奖券
2519
斑龄
32
道券
903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2948(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4-03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前天 19:58
  中国历史上下落不明的无价之宝确实很多,以下是一些著名的遗失国宝:

  1. 传国玉玺:这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宝玺,由和氏璧制成,象征着皇权。自秦朝起,历代皇帝即位都需要传国玉玺作为凭证。然而,传国玉玺在宋朝徽钦二帝时期丢失,至今下落不明。

  2. 随侯珠:春秋战国时期与和氏璧并称春秋二宝的珍贵夜明珠,传说是龙王之子为报答随候救命之恩而赠予的宝物。随侯珠最终可能成为秦始皇的随葬品。

  3. 慈禧夜明珠:慈禧太后口中含着的夜明珠,据说能发出明亮的绿色冷光。孙殿英盗墓后,夜明珠被送给宋美龄,之后下落不明。

  4. 九鼎:象征着中国古代九州的青铜大鼎,最早由夏朝铸造。九鼎在秦朝统一天下时遗失,后来虽有重铸,但最初的九鼎至今下落不明。

  5. 九龙宝剑:乾隆皇帝的收藏品,剑身上刻有九条金龙,剑鞘上镶满宝石。孙殿英盗墓后,九龙宝剑流落民间,最终在戴笠墓中被大火焚毁。

  6. 十二金人:秦始皇为防止金属流通而铸造的十二座大铜人像。史料记载被董卓销毁,后人只能通过文字记录想象其样子。

  7. 兰亭序:王羲之的书法作品,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真迹一直被皇室收藏,李世民死后作为陪葬品埋入地下,从此不得天日。

  8. 永乐大典:明朝朱棣命人编撰的百科全书。正本可能随朱棣葬于陵墓中,副本在战乱中毁于大火,现存不足原书的4%。

  9. 北京人头盖骨:抗战时期国民党将北京人头盖骨交给美国海军陆战队运往纽约寄存,途中被日军俘虏,头盖骨从此下落不明。

  这些国宝不仅是中国的文化遗产,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它们的遗失是中国文化的巨大损失,也是全世界的遗憾。希望有朝一日这些国宝能够重见天日。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25570
金币
93564
道行
20019
原创
753
奖券
43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3289(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4-02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前天 20:27
下落不明的9大镇国至宝
可能在秦始皇陵的三件宝物
随侯珠
宝物传说:在春秋战国时代,随侯珠的传说流传甚广。传说楚国一位侯爵在巡礼行程中发现玉石胚料,后加工成卵圆玉珠。它能发出纯洁的莹白之光,可将屋子照得亮如白昼,与和氏璧并称为春秋二宝。
可能去向:最后落入秦国手中,成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战利品。有观点认为,它成为秦始皇随葬品的可能性非常高,可能藏于秦始皇陵。
九鼎
宝物传说:远在商周时期,九鼎就是国之重宝,象征着王权的正统。相传大禹治水成功后,后代铸造九口铜鼎分置于九州之地。《左传》记载,九鼎上刻有九州的地图,但不清楚是一座大鼎还是九尊鼎组成的一组鼎。
可能去向:秦一统天下时,九州动乱,九鼎遗失。有传言说,它们很可能被秘密转移至秦始皇陵地宫,与秦始皇长眠于地下,但至今无实质性证据。
十二金人
宝物传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彰显至高无上地位和天下已定的局面,下令铸造12座高大的金人,分别对应秦朝的12个主要行政区域和藩国。金人高达数米,体态威武,手持各色武器,栩栩如生,原本供奉在秦都咸阳的宫殿里,象征皇帝的权力和统治。
可能去向:有传言称,它们有可能在秦末国破之际被转移至地下宫殿,伴随秦始皇长眠。其消失昭示了秦朝的衰落和终结。
其他下落不明的宝物
传国玉玺
宝物传说:由和氏璧制成,上面刻有代表君权神授和对王朝万世延绵祝愿的字样。从秦朝开始,历朝历代皇帝即位都要有传国玉玺做凭证,代表了皇帝地位的正当性。
可能去向:历经朝代更替,到五代十国后唐末代君主李从珂手中,他面对四面楚歌的局面,选择与传国玉玺同归于尽,使其化为乌有。
慈禧夜明珠
宝物传说:这颗宝石夜间能发出如同月光般冷艳的绿色光芒,深受慈禧太后喜爱,每逢重要庆典活动,慈禧都会佩戴,它成为清朝皇权的象征,见证了清朝盛世的辉煌。
可能去向:孙殿英盗取慈禧陵墓时得到这颗夜明珠,后来他为向蒋介石求情,将其送给了宋美龄,之后关于其具体下落再无确切记录。
九龙宝剑
宝物传说:清朝乾隆年间的国宝,剑全身镶嵌着玉石,剑身上雕刻着九条飞腾的神龙,栩栩如生,象征着皇权的至高无上,展现着乾隆这位智慧君主的风采。
可能去向:孙殿英从乾隆墓穴中盗取此剑后,转手拿去贿赂戴笠请其转交给蒋介石,剑被戴笠手下贪了,后又被戴笠查出。可惜戴笠坟墓被飞机击中引发大火,剑在大火中变为废铁,之后不见踪迹。
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
宝物传说:1929年,在北京西郊的龙骨山,考古学家发掘出一枚重要的猿人头盖骨化石,这一发现对于研究人类进化具有重大意义。
可能去向:在战争时期下落不明,具体去向至今仍是未解之谜。
《兰亭序》
宝物传说: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可能去向:有说法认为它作为陪葬品埋入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但也没有确凿的考古证据,其真实下落依旧未知。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