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72阅读
  • 2回复

[智能应用]以开放心态看具身智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8724
金币
7786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8
奖券
17600
斑龄
194
道券
10538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1263(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04-04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6:39
           入选“2024年度十大科技名词”,作为重点培育的未来产业写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成为北京、江苏等地相关产业培育方案的关键词……近期,“具身智能”走红出圈,持续引发关注。

  与大语言模型等人工智能形态相比,具身智能意味着什么?为我们勾勒出怎样的未来图景?

  从技术发展趋势看,具身智能可以打破“次元壁”,释放出更强现实生产力。

  当前,人工智能在特定任务情境中成绩斐然。从语言、图像等内容的生成,到围棋、象棋等规则边界明确的游戏,人工智能表现出远超人类的效率。不过,目前的人工智能主要扮演“虚拟助手”角色,“只能说,不会干”。这与人们的期待有不小差距。

  具身智能,赋予人工智能物理载体,让其像人一样拥有感知、学习和与环境动态交互的能力。

  浙江杭州西湖区留下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髋部助行外骨骼”设备通过意图检测和人机交互技术感知操作者想法,帮助腿脚不便的老年人走向户外。极氪5G智慧工厂,人形机器人组团进厂“拧螺丝”,开展多台、多场景、多任务协同实训,加速向工业需求靠近。

  随着人形机器人、可穿戴设备等逐渐产业化,具备实体形态的人工智能,拥有更自然、高效的交互方式,有潜力在开放环境中执行开放任务,更紧密地嵌入现实世界,影响乃至重塑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从技术与人的关系看,在认识论意义上,具身智能代表着与人更相似的人工智能。

  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曾有“我思故我在”的论断,他坚信,可靠的知识建立在人的理性本身而非外部感官经验之上。将人的心智看作与身体分离的独立实体,这种观点一度有不小影响力。

  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算法模仿人脑的运作方式,依赖符号化的语料知识进行训练。总的来说,现阶段的大语言模型等人工智能形态,遵循的正是“离身智能”范式,聚焦的是孤立运转于“思维”的智能。

  随着心理学、认知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观点认为,人的智慧并非独立依赖思维而产生,而是在长期进化中对外部世界的适应,是大脑、身体、环境交织作用的结果。具身智能,某种程度上是让机器像人类一样学习和思考,打破抽象思维的桎梏,通过具象的互动与反馈不断优化决策与行动。这背后不仅是技术的演进,也是认知的革新。

  两种视角,给人启示。

  一方面,具身智能代表着新一波人工智能浪潮的重点方向。“人机共生”未来可期,将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面对科技竞争新高地、未来产业新赛道,有必要适度超前谋划布局,在战略规划、学科融合、人才培养等方面下好先手棋。

  另一方面,具身智能发展,使机器能做的事情越来越多。在更远的未来,用智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或许将不再是人类的专属能力。立足文明长河,擦亮自我价值的坐标,才能从容回应技术在哲学意义上对人的主体性和身份认同发出的质询。

  拥抱科技进步的无限可能,但不被单向度的技术功利主义所裹挟,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人工智能时代。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40610
金币
59122
道行
1977
原创
2368
奖券
2519
斑龄
32
道券
903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3039(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4-05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前天 18:40
具身智能(Embodi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AI)作为人工智能的一个新兴分支,与大语言模型等传统人工智能形态相比,具有几个显著的特点和意义:

1. 物理实体与环境交互:具身智能强调人工智能系统通过物理实体与环境的交互来获取信息、理解问题、做出决策并执行行动。这种智能形式不仅限于抽象的符号计算,而是通过物理身体的感知、运动以及与外部环境的互动来实现认知。

2. 打破“次元壁”:具身智能能够将虚拟的智能与现实世界连接起来,使得人工智能不仅仅是“虚拟助手”,而是能够实际执行任务和操作的实体。这种能力释放出更强的现实生产力,使得人工智能可以在更广泛的应用场景中发挥作用。

3. 更自然的交互方式:与传统的人工智能相比,具身智能通过实体形态(如人形机器人、可穿戴设备等)提供了更自然、更高效的交互方式,使得人工智能能够更紧密地嵌入现实世界,影响乃至重塑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4. 认知的革新:具身智能代表了一种认知上的革新,它认为人的智慧是在长期进化中对外部世界的适应,是大脑、身体、环境交织作用的结果。这种观点挑战了传统的“离身智能”范式,即认为智能可以独立于身体和环境存在的观点。

5. 未来发展方向:具身智能被视为新一波人工智能浪潮的重点方向,预示着“人机共生”的未来。这要求我们在战略规划、学科融合、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适度超前谋划布局。

6. 哲学意义上的挑战:随着具身智能的发展,机器可能越来越多地承担起原本属于人类的智慧任务。这不仅在技术层面提出了挑战,也在哲学层面上对人的主体性和身份认同提出了质询。

综上所述,具身智能为我们勾勒出的未来图景是一个人工智能与人类生活深度融合的时代,其中人工智能不仅仅是信息处理的工具,而是能够实际参与和影响人类活动的伙伴。这个时代将带来巨大的生产力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了对人类自我价值和身份认同的深刻思考。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26014
金币
97695
道行
20019
原创
753
奖券
43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3374(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4-05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前天 20:56
以开放心态看具身智能
具身智能的定义与内涵
具身智能是指智能体(如机器人、无人机、智能汽车等)通过物理实体与环境实时交互,实现感知、认知、决策和行动一体化。其核心理念颠覆了传统人工智能的“离身性”局限,强调智能的本质必须通过身体与环境的动态互动来塑造和体现3。它是一种基于物理身体进行感知和行动的智能系统,通过智能体与环境的交互获取信息、理解问题、做出决策并实现行动,从而产生智能行为和适应性。

具身智能走红出圈的表现
具身智能入选“2024年度十大科技名词”,作为重点培育的未来产业写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成为北京、江苏等地相关产业培育方案的关键词,持续引发关注。

具身智能带来的积极影响
从技术发展趋势看
目前的人工智能主要扮演“虚拟助手”角色,“只能说,不会干”,与人们的期待有差距。而具身智能赋予人工智能物理载体,让其像人一样拥有感知、学习和与环境动态交互的能力。随着人形机器人、可穿戴设备等逐渐产业化,具备实体形态的人工智能拥有更自然、高效的交互方式,有潜力在开放环境中执行开放任务,更紧密地嵌入现实世界,影响乃至重塑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例如浙江杭州西湖区留下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髋部助行外骨骼”设备帮助老年人走向户外,极氪5G智慧工厂人形机器人组团进厂“拧螺丝”。

从技术与人的关系看
现阶段的大语言模型等人工智能形态遵循“离身智能”范式,聚焦孤立运转于“思维”的智能。而具身智能某种程度上是让机器像人类一样学习和思考,打破抽象思维的桎梏,通过具象的互动与反馈不断优化决策与行动,这背后不仅是技术的演进,也是认知的革新。一方面,具身智能代表着新一波人工智能浪潮的重点方向,“人机共生”未来可期,将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另一方面,具身智能发展使机器能做的事情越来越多。

发展现状与技术架构
具身智能已从理论研究阶段迈向实际应用,开启了人机深度协同的新纪元。其技术架构依托多学科交叉创新,形成了“感知 - 决策 - 执行 - 协同”的全栈能力链。多模态感知技术构筑物理交互的基石,强化学习与自适应控制技术打破程序化指令的桎梏,具身大模型增强智能体的泛化能力,分布式协同技术构建多智能体协作网络。这些技术突破正重塑智能制造、智慧医疗等领域的生产力形态。

未来应用前景
随着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具身智能将不再局限于高精尖工业应用,而是向消费市场普及,逐步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未来,具身智能将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医疗养老、服务业、教育娱乐、消费终端等多个领域发挥关键作用。如在智能制造中提高生产效率,在智慧城市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在医疗养老领域减轻医护人员负担等。

以开放心态看待具身智能的意义
我们应该以开放心态看待具身智能,拥抱科技进步的无限可能,但不被单向度的技术功利主义所裹挟。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人工智能时代,让具身智能更好地服务人类,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