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09阅读
  • 2回复

[养生保健]“清明蔗,毒过蛇”?5种甘蔗才是真正的“隐形杀手”,建议了解 [8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28090
金币
116271
道行
20019
原创
753
奖券
68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3722(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4-16
— 本帖被 xian209 执行加亮操作(2025-04-07) —
最近有一句老话传得沸沸扬扬,“清明蔗,毒过蛇”这个是什么意思呢?是不是清明前后的甘蔗都不能吃呢?笔者认为,这完全就是误传,要知道甘蔗作为一种“果中佳品”,它的营养价值是非常高的,《本草纲目》记载其“味甘性寒,解热生津”。唐代诗人王维在《樱桃诗》中写道:“饮食不须愁内热,大官还有蔗浆寒。”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甘蔗的一个妙用。


民间甚至还有“一根甘蔗五副药”的说法,那么为啥会出现清明蔗,毒过蛇的说法呢?笔者认为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对传统传统的一个错误解读,比如古籍中提及“甘蔗过夏则腐”,它警示储存不当的危害,而在以前,贮藏条件不是很好,确实容易出现变坏的一个情况,如今冷鲜技术已经非常成熟,那么这种问题,自然也就很少,甚至不存在了。


第二,受到时令的一个影响,清明后,气温回升降水增多,为霉菌生长提供了温床。此时上市的甘蔗多经过数月储存,若保存不当极易霉变,产生致命毒素。
但是很多人,理解错了,有毒的不是清明前后的甘蔗,而是霉变的甘蔗,所以这个说法更多的是提醒我们清明前后变质甘蔗的一个危害。
什么样的甘蔗不能吃呢?5种甘蔗才是真正的“隐形杀手”,建议了解。
第一种:红芯甘蔗
切开后甘蔗肉呈红色或褐色,这是霉变最直观的标志。很多人抱着侥幸的心理,认为只要是去掉一节就可以了,要知道,霉菌是肉眼很难直接看到的,尤其是一些被污染,却颜色未改变的。


第二种:质地软化的甘蔗
新鲜甘蔗坚硬,霉变甘蔗因菌丝侵蚀变得松软。这个我们拿在手里的时候,就可以轻易的感觉到,如果变的更轻,甚至甘蔗很软的话,这样的甘蔗就不要去吃了。


第三种:带有霉斑与菌丝的甘蔗
当去买甘蔗的时候,表面出现霉点或白色絮状物,甚至长出毛茸茸的菌丝。这样的甘蔗也是不能去买来吃的,也很容易出现中毒的一个情况。


第四种:出现酸馊酒味的甘蔗
闻起来有酸霉味、酒糟味等异味,说明已产生毒素。这种甘蔗也是不能买来吃的,遇见的话,也要及时扔掉。


第五种:未成熟甘蔗
未完全成熟的甘蔗含糖量低,更易被霉菌侵袭。这样的甘蔗本身口感也不是特别的好,因此遇见的时候,也不要去吃。
甘蔗的正确食用时间
最佳食用期:甘蔗收获后1-2个月内(即冬季至初春),此时新鲜度高,霉变风险低。
避免食用时段:清明后气温持续升高,霉变风险增大,应谨慎购买,遇到有异常的甘蔗,比如出现异味,甚至是霉变的甘蔗,一定不要去买。


现买现吃原则:优先选择新鲜现榨甘蔗汁,避免饮用路边摊的“成品甘蔗汁”,同时甘蔗也要现买现吃,不要放在家里。
任何挑选新鲜的甘蔗,避免中毒风险?
首先,挑选表皮光滑、色泽鲜艳、质地坚硬的甘蔗,避开发红、发软、有异味者;其次,需要注意的是,霉变部分即使切除,剩余部分仍可能含毒素,建议整根丢弃;最后,如果误食霉变甘蔗后若出现恶心、头晕等症状,应立即催吐并就医。


清明后,享受甘蔗的清甜需以安全为先。了解霉变的甘蔗,科学选购食用,方能真正品味这一“天然糖水”的健康益处。不然的话,很容易出现中毒的一个情况,这样就得不偿失了。
1条评分金币+23
妞妞乐乐 金币 +23 - 04-07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28090
金币
116271
道行
20019
原创
753
奖券
68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3722(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4-16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4-06
“清明蔗,毒过蛇”与危险甘蔗解读
“清明蔗,毒过蛇”的由来与真相
“清明蔗,毒过蛇”这一说法在民间流传已久。甘蔗收获季节一般在每年的11月到12月之间,古时许多人在清明前后食用了保存很久的甘蔗,部分人员出现中毒死亡现象,但当时因科学技术欠缺,无法探究中毒原因,于是民间就认为清明的甘蔗有毒,毒性比冬眠后的毒蛇还强。

实际上,并非清明时节的甘蔗本身有毒,而是春季潮湿多雨且温暖,为病菌滋生提供了良好环境,隐藏在自然界中的节菱孢霉菌极易入侵甘蔗,在甘蔗内部引发红色或黑色等霉变。许多人因意识不强或粗心啃食了有霉变的甘蔗,便发生了中毒。而且,春季气温升高,霉菌等杂菌容易滋生,每年的2 - 4月都是甘蔗中毒的高发期,只要甘蔗发霉,无论何时食用都有中毒风险。

5种真正的“隐形杀手”甘蔗
霉变甘蔗
春季潮湿气候容易导致霉菌生长,霉变的甘蔗会产生神经毒素3 - 硝基丙酸,可能引起头晕、呕吐、腹痛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甘蔗被节菱孢霉菌入侵后,一般表现为甘蔗肉芯发红,食用后这种毒素可在短时间内损伤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脑水肿、头痛、抽搐、四肢强直、瞳孔放大等症状,甚至导致缺血、呼吸衰竭死亡,还有患者会留下语言和运动障碍等后遗症。

质软甘蔗
新鲜甘蔗质地坚硬,而霉变甘蔗质地较软。当用手感觉甘蔗软硬度时,如果感觉表面有些松软或者凹陷,就说明甘蔗可能已经发霉变质了,这种质软的甘蔗不宜食用。

有酸味或酒糟味甘蔗
正常的甘蔗具有清甜的味道,如果甘蔗出现酸味或酒糟味,这是甘蔗变质的表现,说明甘蔗内部已经开始发酵,产生了不良物质,食用后可能会危害健康,应果断丢弃。

变色甘蔗
如出现“红心”或“黑心”的甘蔗,这通常是甘蔗受到病菌侵害的结果,即便把变色部分砍掉,剩下的甘蔗也可能含有大量毒素,不能食用。

长毛甘蔗
甘蔗表面长毛是霉菌大量繁殖的明显迹象,这样的甘蔗已经严重变质,食用后很可能会导致中毒,绝对不能吃。

挑选与食用甘蔗建议
挑选要点
挑选甘蔗时可记住以下3点:一是挑选质地坚硬的甘蔗;二是选择表面光滑的甘蔗;三是确保甘蔗无酸味或酒糟味。同时,要观察甘蔗的外表形态,健康无病害的甘蔗,表皮应该是新鲜有光泽,色泽鲜艳的。

食用注意
如果发现甘蔗有霉变情况,就要果断丢弃。在食用甘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清洗和消毒。另外,若不确定甘蔗是否新鲜,可通过按压表面判断,感觉硬而有弹性说明比较新鲜。如果甘蔗霉变,榨出的“成品甘蔗汁”也最好不喝,因为其中可能含有更多的毒素;而新鲜无霉变的甘蔗,现榨的甘蔗汁是可以喝的

甘蔗变质的原因探究
甘蔗变质的诱因
甘蔗变质主要是由于霉菌的生长和繁殖所引起的。甘蔗虽然果皮坚硬,但在收获时往往存在切口,这些切口使得甘蔗内部的果肉暴露出来,在运输及储存的过程中,存在被霉菌污染的风险。甘蔗含糖量高,水分丰富,能为霉菌生长提供所需的营养物质。春季到来,温度适宜,潜伏在甘蔗肉内的霉菌便大肆繁殖,繁殖过程中会产生毒素,一旦摄入便有可能发生中毒事件 。

引起甘蔗变质的主要霉菌
引起甘蔗变质的霉菌主要为节菱孢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甘蔗中的节菱孢霉会大量生长繁殖并产生一种神经毒素-3-硝基丙酸(3-nitropropionic acid),这种物质毒性极强,进入人体后迅速吸收,潜伏期短,大多食用后15分钟至8小时内发病 。

甘蔗变质的表现
变质的甘蔗在外观、气味和质地等方面都有明显的特征。例如,霉变的甘蔗表皮带有霉斑,色泽变差,有时末端还会有絮状或茸毛状的白色物质。检查甘蔗质地时,霉变的甘蔗质地较软,甚至按压后会有凹陷。闻甘蔗气味时,霉变的甘蔗则有霉味或酒味。切开甘蔗检查时,如果剖面有泛红黄色、棕褐色或青黑色的斑点、斑块,或者蔗心发红或发灰,都表示甘蔗已经霉变 。

甘蔗变质的后果
霉变甘蔗中毒的原理主要是由于甘蔗中的节菱孢霉产生的3-硝基丙酸毒素,这种毒素会对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造成损害。中毒症状包括胃肠道和神经系统的紊乱,严重时可能导致抽搐、昏迷甚至死亡。此外,霉变甘蔗中毒目前无特效解毒药,对短期内食用变质甘蔗的病人,应采用催吐、洗胃、灌肠等方法尽早、尽快清除胃肠道内残余毒物 。

总结
综上所述,甘蔗变质主要是由于节菱孢菌等霉菌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大量繁殖,产生有毒物质所致。因此,在购买和储存甘蔗时,应注意选择新鲜、无霉变的甘蔗,并妥善保存,以避免食用变质甘蔗带来的健康风险。


1条评分金币+6
妞妞乐乐 金币 +6 - 04-07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43624
金币
82229
道行
1980
原创
2378
奖券
2602
斑龄
33
道券
93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3588(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4-16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4-06
“清明蔗,毒过蛇”这个说法实际上是一种误解。这句话并不是指清明时节的甘蔗本身有毒,而是提醒人们清明时节气温升高、湿度增大,甘蔗容易发生霉变,霉变的甘蔗才含有毒素。因此,并不是清明前后的甘蔗都不能吃了,而是要避免食用那些已经发生霉变的甘蔗。

关于这个说法的误传,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1. 对传统古籍的误解,如“甘蔗过夏则腐”是警示储存不当的危害,而不是说清明时节的甘蔗有毒。
2. 清明后气温回升、降水增多,为霉菌生长提供了条件。此时上市的甘蔗多经过数月储存,若保存不当极易霉变产生毒素。

为了安全食用甘蔗,需要了解以下5种不能食用的甘蔗:
1. 红芯甘蔗:切开后呈红色或褐色,是霉变的标志。
2. 质地软化的甘蔗:新鲜甘蔗坚硬,霉变后变得松软。
3. 带有霉斑与菌丝的甘蔗:表面出现霉点或白色絮状物。
4. 出现酸馊酒味的甘蔗:闻起来有酸霉味、酒糟味等异味。
5. 未成熟甘蔗:含糖量低,更易被霉菌侵袭。

甘蔗的最佳食用期是收获后1-2个月内(冬季至初春),此时新鲜度高、霉变风险低。清明后气温升高,霉变风险增大,应谨慎购买。

挑选新鲜甘蔗的方法:
1. 表皮光滑、色泽鲜艳、质地坚硬,避开发红、发软、有异味者。
2. 即使切除霉变部分,剩余部分仍可能含毒素,建议整根丢弃。
3. 误食霉变甘蔗后若出现恶心、头晕等症状,应立即催吐并就医。

总之,“清明蔗,毒过蛇”更多是提醒我们清明前后要警惕变质甘蔗的危害。只要科学选购和食用,就能安全享受甘蔗的清甜与健康益处。
1条评分金币+5
妞妞乐乐 金币 +5 - 04-07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