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78阅读
  • 2回复

[养生保健]再乱喝枸杞了,小心肝根被拔掉,今天教你如何正确使用 [8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28090
金币
116271
道行
20019
原创
753
奖券
68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3722(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4-16
— 本帖被 妞妞乐乐 执行加亮操作(2025-04-15) —
有个医生接诊时说过一句话,听着像开玩笑,但一点不夸张——“现在很多人不是在养肝,而是在折腾肝,枸杞乱吃,肝根都快被拔了。”


不少人一听这话还挺不服气,枸杞不是养生神物吗?中医几千年都说它“滋肾养肝、益精明目”,大爷泡水大妈煲汤,年轻人也开始随手往保温杯里扔几粒,仿佛一颗下去,就能回血续命。
但真要让医生来查查,有些人越喝枸杞越上火,眼干、口苦、失眠、冒痘,肝功能反而越来越差,这到底是哪儿出了岔?
问题就卡在一个点上:枸杞不是不能吃,是太多人不知道怎么吃,也不知道自己适不适合吃。就跟药一样,药再好,用错了也是毒。
枸杞这个东西,药性偏温而不燥,它确实能滋补,但前提是身体得有“虚”的底子。如果本身体内火旺、湿热重、肝气郁结,还每天枸杞泡水当饮料喝,那就等于往火上加油。


广州有位肝病专科医生总结过一个案例,有个三十出头的白领,工作压力大、应酬多、肝区总隐隐作痛,但体检显示ALT轻度升高,自己觉得是“肝虚”,就天天坚持泡枸杞水,一泡就是半年。
结果半年后去复查,肝酶反倒升高了,尿常规也出了点蛋白。医生一问,原来这人平时还爱吃辣、熬夜、喝酒,肝早就不是虚,是实热型病理状态,这时候还补,肝当然抗议。
更糟糕的一类用法,是把枸杞当零食吃。有些人听说枸杞抗氧化,防老抗癌,于是一天几把地往嘴里扔。
还嫌泡水不够浓,干脆拿枸杞泡酒、煲浓汤,一锅下去几十克,有的还加黄芪、红枣、桂圆,甜得发腻,补得过火。
这种吃法在医生眼里就是典型的“以毒攻虚”,补是补进去了,结果脾胃先受不了。枸杞含天然糖分比较高,过量摄入不仅增加胰岛素负担,还容易造成肠胃胀气、粘腻积滞。


北京中医医院的一份资料显示,有部分中老年患者在服用含枸杞的复方中药时出现明显腹胀、口黏、食欲不振的副作用,追查下来就是“剂量超标+体质不合”的组合拳。
而且枸杞还有个冷门的副作用,就是容易跟某些药物“掐架”。比如华法林这类抗凝药,有些老年人因为心血管病在长期服用,结果一边喝着降压药,一边天天泡枸杞茶。
问题是,枸杞中含有某些成分可能影响肝脏代谢酶的活性,会干扰这些药物的代谢过程。国外甚至有相关报道:枸杞与华法林联用,曾出现致使出血倾向加重的案例。
香港卫生署就曾发布过健康提醒,提示服用抗凝药人群慎用枸杞制品,这可不是吓唬人,是血淋淋的数据换来的教训。


还有些人追求“养肝进阶版”,想着光泡水不够,就学网上视频弄枸杞搭配药材炖补,枸杞配党参、枸杞配黄精、枸杞炖鸽子、炖鸡汤,越搞越复杂。
看似中医进阶,其实乱了药理节奏。中医讲“君臣佐使”,不是你想搭配就能搭配。
枸杞偏甘平润,如果乱配热性补品,会导致体内阳热上升,容易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甚至诱发隐性感染复发。
有个热性体质的中年人,长期服用枸杞炖羊肉进补,三个月后查出前列腺炎复发,原因就是“补得不对路”。
医生提到一个关键点,其实真正适合吃枸杞的人群,并不是“谁虚谁吃”,而是那种“阴虚中带点血亏”的体质。怎么判断?


手脚不热不凉,舌头颜色偏淡,晚上容易眼干、口干但不口渴,动不动就有点眩晕感,但睡得还行。
这类人吃枸杞,恰好补在点上。尤其是那种做完大病手术后恢复期、身体精气神差的人群,用少量枸杞配合其他温润类药材,比如沙参、百合,慢慢调理,是有实际临床效益的。
而对另一些人来说,吃枸杞得讲究“季节感”。不是一年四季都能补,一到春天阳气上升、肝火上扬。
这时候如果枸杞摄入不节制,反倒可能扰乱肝气运行节律,造成眼红、心烦、舌燥这类问题。
所以医生建议,枸杞最好在秋冬两季摄入量稍多,春夏宜减量或者用绿茶、菊花中和一下药性,别一味追求浓烈。


那到底枸杞一天吃多少才合适?医生一般建议是3~6克,泡水不超过10克。如果是炖汤或者熬粥,分量可以稍多点,但别超过20克。
有些人拿一大把扔进水里泡一整天,这种吃法就是“暴补”,反而伤正。
枸杞里的甜味本身就是一部分糖分和多糖结构,摄入过多会刺激胰岛素,长期来看对肥胖、高血糖、代谢综合征人群反而有负担。
特别是有脂肪肝的人,更要注意枸杞的“润而不清”这个特性,补得太勤,可能导致肝内油脂代谢紊乱。
有个让人想不到的事,其实枸杞的药效不只来自它的果,还藏在“泡过的水”里。很多人喝枸杞水只喝水不吃果,或者喝完就把果实嚼嚼吞了。


医生解释说,枸杞中的活性多糖、黄酮类成分主要溶于热水,需要在80℃左右的水泡15分钟以上才能释放出来,而那些看似泡过的枸杞果,其实剩下的是纤维和少量糖分。
如果泡得不够、温度不到位,那就是白喝了点带颜色的热水。建议用盖碗焖泡,喝完水再吃果,吸收才算完整。
那现在问题来了,如果一个人肝功能偏高、ALT轻度升高,但又想通过饮食调理、非药物方式帮肝缓一缓,能不能适量用枸杞?它在这种“亚健康肝疲劳”状态下是帮手还是帮倒忙?
这个问题医生倒是回答得挺清楚。关键在于“分型+搭配+限量”。对于那种因熬夜、压力大、饮酒应酬多导致的轻度肝损伤,枸杞不能单独使用,但可以作为辅助成分出现。
比如配合决明子清肝明目、搭配桑叶疏风降火、加入白茅根利湿排毒,这种组合结构更温和,也不会一味上火。


如果是在恢复期,比如肝功能刚恢复正常的人群,用3克枸杞加几片黄芪泡水喝,反而能提升机体免疫调节能力。
问题是不能天天喝,建议一周2~3次,最好在中午喝,避免晚上滋腻影响睡眠。搭配清淡饮食和良好作息,肝才是真的“养得动”。
所以说,枸杞这东西不是不能吃,是别“吃成主角”。它是一个配角,一个温和的润物细无声的“调子”,不是上来就唱主戏的猛药。
真想靠它养肝,还得看方法、看搭配、看时机。谁要是当成万能钥匙天天吃,那早晚这锁就拧爆了。
1条评分金币+24
妞妞乐乐 金币 +24 - 昨天 09:16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28090
金币
116271
道行
20019
原创
753
奖券
68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3722(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4-16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4-10
枸杞的正确使用方法及其对肝脏的影响
枸杞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作用。以下是关于枸杞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它对肝脏的具体影响。

枸杞的正确使用方法
枸杞的吃法多样,可以直接嚼着吃,也可以用来泡水喝代茶饮,还可以和其他食物一起煲汤喝。枸杞子是药食同源的食物,具有补肾滋阴、益精填水、清肝、补血明目的作用。枸杞的正确吃法之一是泡水喝代茶饮,长期饮用还能调节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

枸杞对肝脏的影响
枸杞对肝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枸杞子属于一种补虚的中药材,味甘性平,归肝经和肾经,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功效。患者按照医生的要求服用枸杞子,能够发挥保护肝脏的作用,有助于减轻肝肾不足所致的腰膝酸软、虚劳等症状。

枸杞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玉米黄素,对眼睛有很好的作用。枸杞泡水喝还可以养颜美容,有助于延缓衰老,保肝明目。对于经常喝酒或长期酗酒的人来说,枸杞可以帮助加速肝脏 毒素的排出,加快新陈代谢速度,帮助人体改善肝脏功能,使病情得到缓解,肝脏更健康。此外,枸杞还有助于降低肝火,提高身体免疫力。

枸杞的食用禁忌
尽管枸杞有许多益处,但也有一些食用禁忌需要注意。例如,肝火旺盛的人不宜直接吃枸杞,因为这可能会加重身体的肝火旺情况,从而引发上火、口腔溃疡等问题。枸杞的存放也需要特别注意,应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储存,避免营养元素遭到破坏。夏季时,枸杞搭配金银花、菊花效果更好,可以防止上火。

枸杞与其他药材的搭配
枸杞可以与其他药材一起泡水喝,以增强其对肝脏的保护作用。例如,枸杞、决明子、鲜白茅根、菊苣、蒲公英等药材一起泡水,可以清肝明目、降脂降压、凉血止血、清热利尿、清肝利胆、利尿消肿、抑制肝损伤、清肝毒、抗炎症、修复受损肝细胞,促进肝细胞生长。

枸杞对肝脏有益,但应注意适量,并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担忧,请咨询专业医疗人员的意见。

枸杞过量摄入的危害
枸杞虽具有养肝润肺、益精明目等功效,经常服用还能提高人体免疫力,但过量摄入会带来一些危害,具体如下:

上火相关症状
常规上火表现:枸杞性温,过量食用可能加重体内燥热,导致上火症状。比如眼睛红肿、干涩、视物模糊、声音嘶哑、口干、咽喉肿痛等,还可能出现流鼻血、眼睛红胀不适等热象。
胃火上炎:温热体质者过量食用枸杞,可能会诱发胃火上炎,表现为口腔溃疡、食欲不振、恶心、腹痛和腹胀等症状。

肠胃不适
消化不良:枸杞子性质滋腻,过量食用可能影响脾胃的正常功能,导致腹胀、腹泻、反酸等消化不良症状。对于体质虚弱者,过量食用枸杞还可能导致腹泻。
便秘:长期过量食用枸杞,可能会影响肠道的正常运作,导致大便秘结、大便干燥及排便困难。因为枸杞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在过量时影响肠道的正常蠕动节律。

肠胃刺激:过量食用枸杞可能导致肠胃不适,如恶心、呕吐等。
血糖异常
枸杞中含有的甜菜碱等成分,过量食用可能对血糖控制产生不利影响,特别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讲,过量摄入枸杞可能导致血糖升高。

肝肾功能负担
尽管枸杞有益于肝肾,但过量食用仍可能对肝肾功能造成负担,特别是在肝肾已有疾病的情况下,过量的枸杞摄入会增加肝肾代谢的压力。

过敏反应
部分人群对枸杞过敏,在过量吃了之后容易出现皮肤瘙痒、红肿等症状,如过敏性皮炎、荨麻疹等,并伴有肌肤红肿、瘙痒等表现。

身体肥胖
枸杞中的糖分和热量较高,过量食用可能导致能量摄入过多,多余的能量会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进而导致体重增加
1条评分金币+7
妞妞乐乐 金币 +7 - 昨天 09:16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43624
金币
82229
道行
1980
原创
2378
奖券
2602
斑龄
33
道券
93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3587(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4-16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4-10
这段描述非常全面地总结了枸杞的合理使用及其潜在的问题。以下是对这段描述的总结和一些补充:

枸杞的正确使用和潜在问题

1. 枸杞的药性:枸杞药性偏温而不燥,适合滋补,但前提是身体需要有“虚”的底子。如果体内火旺、湿热重、肝气郁结,过量食用枸杞可能会加重症状。

2. 个体差异: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食用枸杞。有些人食用枸杞后会出现上火、眼干、口苦、失眠、冒痘等症状,肝功能可能变差。

3. 适量食用:过量食用枸杞可能导致脾胃负担加重,增加胰岛素负担,造成肠胃胀气、粘腻积滞。

4. 药物相互作用:枸杞可能与某些药物产生相互作用,如抗凝药华法林。枸杞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影响肝脏代谢酶活性,干扰药物代谢。

5. 搭配使用:中医讲究“君臣佐使”,枸杞不宜随意与其他药材搭配。不当搭配可能导致体内阳热上升,诱发疾病复发。

6. 适宜人群:真正适合食用枸杞的人群是“阴虚中带点血亏”的体质。这类人食用枸杞可以补在点上。

7. 季节性食用:枸杞最好在秋冬两季食用,春夏宜减量或用绿茶、菊花中和药性。

8. 推荐摄入量:医生建议每天3~6克,泡水不超过10克。过量食用可能对肥胖、高血糖、代谢综合征人群造成负担。

9. 泡水方法:枸杞中的活性多糖、黄酮类成分主要溶于热水,需要80℃左右的水泡15分钟以上才能释放出来。建议用盖碗焖泡,喝完水再吃果。

10. 肝功能异常者:对于因熬夜、压力大、饮酒应酬多导致的轻度肝损伤,枸杞可以作为辅助成分出现,但需要合理搭配和限量。

总之,枸杞虽好,但并非人人适合,也并非越多越好。正确使用枸杞需要考虑个体差异、适量食用、合理搭配和适宜时机。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大家更科学地认识和使用枸杞。
1条评分金币+6
妞妞乐乐 金币 +6 - 昨天 09:16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