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是否经常感到肌肉酸痛、僵硬,甚至触摸时会有明显的疼痛点?这可能是肌筋膜痛综合征在作祟!这种疼痛不仅会影响日常生活,还有可能引发疲劳和睡眠问题。别担心,想知道如何应对?快来深入了解吧!
什么是肌筋膜痛综合征
肌肉和筋膜系统受损时,出现肌纤维损伤、局部炎症反应及肌肉代谢紊乱,最终导致肌肉筋膜系统功能障碍,即形成肌筋膜痛综合征,表现为损伤部位疼痛、酸胀不适,安静不动时疼痛加重,活动后缓解,伴有局部肌肉痉挛、紧绷感,严重者可以摸到硬结节,经常感受到身体僵硬不适及疲劳。

为什么会发生肌筋膜痛综合征
肌筋膜痛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其发生与在生活、工作中进行长时间的重复性动作、姿势不良及固定姿势、缺乏运动、经常受寒及关节、肌肉损伤(如关节扭伤、脱位、骨折)等因素有关。

肌筋膜痛综合征,痛在哪里
肌筋膜痛综合征的疼痛可发生于人体多个部位,只要有肌肉、筋膜的地方,均可能出现,如颈部、肩部、上肢、背部、腰部、下肢等区域,多表现为局部肌肉疼痛,在疼痛区域内常出现明显的能触发疼痛的局部区域(激痛点),疼痛具有传导性。
激痛点是指在骨骼肌纤维中可以触摸到的紧张条索上的高度局限且易激惹的点。这些点在受到压迫时会引起疼痛。激痛点受压时,不仅会在该点引起疼痛,还可能沿着肌肉的走向引起远处的疼痛,这种现象被称为放射痛或牵涉痛。在激痛点周围,肌肉纤维常处于紧张状态,形成紧绷的肌带。当激痛点被触摸或压迫时,可能会引起局部肌肉的短暂抽搐反应。

得了肌筋膜痛综合征该怎么办
在工作、生活中,要注意控制重复性动作的持续时间,定时站起来牵伸身体肌肉,保持适量运动。
如果改善习惯后症状仍不缓解,可以去康复医学科接受治疗,康复治疗中的手法治疗(牵伸疗法)、运动疗法(肌力训练)、物理治疗(推拿、激光、超声)等都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疼痛剧烈时,可服用镇痛抗炎药减轻症状。必要时,也可以采取其他治疗方法,如拔罐、针灸、小针刀疗法、神经阻滞疗法、心理疗法等。


内容来源: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相约健康百科丛书——骨关节疾病与运动损伤康复怎么办》
本书主编: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主任医师、教授 周谋望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副主任医师 杨延砚
本文作者:
王楚怀
声明:本材料仅供疾病认知教育使用,无意提供任何医疗建议或推荐具体治疗方案,与您个体疾病状况有关的任何治疗方案或其他医疗相关问题,请咨询您的主治医生。
注意:本文封面图片和文内图片均来自版权图库,转载时请注意,避免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