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法酸梅汤
简介
古法酸梅汤是一种历史悠久的饮品,广受人们喜爱。它在炎热的夏季,能起到解暑、开胃、抗疲劳、止渴等作用,是不可多得的夏日清凉饮品。
原料及配方
常见原料
古法酸梅汤的主要制作原料通常包括乌梅、山楂、陈皮、桂花和冰糖等,此外还可能搭配甘草、玫瑰茄(洛神花)、桑葚、重瓣玫瑰、薄荷等食材。
具体配方示例
配方一:土贡梅煎老昆明酸梅汤包(精选山楂、乌梅、陈皮、桑葚、玫瑰茄、甘草、重瓣玫瑰、薄荷、桂花,黄金配比),加2L水,根据个人口味添加冰糖1。
配方二:熏制乌梅30克、山楂干40克、甘草片2克、洛神花15克、桑葚干5克、陈皮5克、桂花5克、冰糖150克、清水2000ml。
配方三:乌梅50G、陈皮5G、山楂50G、冰糖10G。
配方四:乌梅25克、甘草2克、陈皮2克、山楂25克、洛神花6克、黄冰糖适量,若没有洛神花可用10克桑葚代替。
制作方法
方法一(使用土贡梅煎老昆明酸梅汤包)
取土贡梅煎老昆明酸梅汤包一份倒入碗中洗净后沥干,重新倒入碗中,加2L纯净水浸泡1小时。
浸泡好一起倒入鹅妈妈多用锅中,加入赠送的黄冰糖(也可以把浸泡好的原材料装入无纺布袋内再煮,这样后期不用费时捞)。
盖盖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30分钟左右。
煮至酸梅汤的颜色析出后关火。
捞出酸梅汤的原材料(可以下次再煮一次),煮好的酸梅汤放一边晾凉。
晾凉后倒入特百惠纤巧壶中,加点冰块摇晃均匀放冰箱冷藏保存。
想喝的时候倒入杯中加上冰块,撒点桂花即可。
方法二
将熏制乌梅、山楂干、甘草片、洛神花、桑葚干、陈皮用清水冲洗干净,放入清水中浸泡半小时。
浸泡好的材料连同浸泡水一起倒入锅中,煮开后,加入150g冰糖,转小火熬煮20分钟。
微微晾凉后,过滤倒入水壶中,洒上桂花,放入冰箱冷藏。
方法三
将乌梅、陈皮、山楂洗干净备用,用砂锅加八分满水,然后将备好的材料倒入开火。
方法四
中药店购买食材(若没有洛神花用10克桑葚代替,没有称的可以参考乌梅11颗,山楂一把,甘草一捏,陈皮一捏),加一碗水(大概500毫升)浸泡30分钟 - 1小时。
将泡好的水和食材一起倒入砂锅中,再加入700毫升清水,水量共1.2升,用大火烧开后,小火再熬30分钟。
熬好后,用纱布折四层过滤出酸梅汤,加入60克黄冰糖(不放糖略酸口感也不错,喜欢甜的多加点糖根据自己口味加减)。
将过滤出来的食材倒回锅中,加入1升的水,按上面的方法再熬一次。
第二次的汤略淡,将两次熬出的汤掺在一起搅拌均匀,放入冰箱冷藏。
功效
解暑消暑:酸梅汤中的酸性物质可以促进唾液和胃液的分泌,生津止渴,特别适合夏季饮用,帮助人体降温解暑。
开胃增进食欲:其酸味可以刺激唾液和胃液的分泌,有助于开胃,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对于食欲不振、厌食者尤为适宜。
抗疲劳:酸梅汤中的枸橼酸可以抑制乳酸的生成,帮助清除血管中的有害物质,从而有效缓解疲劳,恢复肌肉和血管组织的活力。
降肝火:中医认为酸味入肝经,酸梅汤能有效平降肝火,同时对促进脾胃消化、滋养肝脏也有一定帮助。
安蛔止痛:当蛔虫引起腹痛、呕吐等症状时,饮用酸梅汤能够起到缓解腹痛的作用。
止咳:具有敛肺止咳的功效,适用于肺虚久咳、少痰或干咳无痰的情况,但咳嗽痰多时要慎用。
清肠胃去油腻: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微量元素,能有效清除肠胃中的毒素和油腻,有助于维护肠道健康。
增强人体抗衰老能力:酸梅汤中含有的抗衰老活性物质,有助于提高人体抗衰老的能力。
缓解干燥和上火症状:在空气干燥或使用暖气引起的身体不适、上火等情况,酸梅汤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饮用注意事项
因酸梅汤含山楂,孕妇需慎饮。
糖尿病患者饮用时需要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建议使用砂锅或玻璃锅煮酸梅汤,因为酸梅汤是酸性的,用铁锅煮容易出现铁腥味。
冰糖可根据个人口味来放。不喜欢烟熏味重的,可以减少熏制乌梅,或者换成生晒乌梅;不喜欢药味、甘甜味的,可以把甘草减量;不喜欢酸味重的,可以适当减少山楂、洛神花或者增加冰糖。
酸梅汤放冰箱冷藏后需两天内饮用完。生理期、孕期、哺乳期的女生,需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决定是否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