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4阅读
  • 2回复

[猎奇]故宫潜伏7年,他拍下281张照片:每一张都一眼万年!   1  [30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32237
金币
151789
道行
20030
原创
757
奖券
77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4340(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5-0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6小时前
故宫别样之美
你去过故宫吗?
如果去过的话,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情不自禁掏出手机或相机,记录故宫的恢弘与壮美。



的确,去过故宫的人很多,拍故宫的人也很多,但极少有人像苏唐诗这样,把故宫拍得这么美。




白雪镶红墙,碎碎坠琼芳,
凝固了岁月,惊艳了时光。




阅尽往昔世相,历经风云变幻,
回眸一瞥,倏忽已是百年。



任时光流转,时代变迁,
我自静待花开,岁月安澜。



故宫的春花、秋月、夏日、冬雪,
绿柳红墙,龙阙凤檐,
全都被苏唐诗收入镜头,

一眼万年。



简约的构图,澄净的画面,
和谐的色调,诗意的风景。
每一处都散发着
深远的意境,极致的惊艳,
牢牢锁住人们的目光。

静观这些照片,

有过往盛世王朝落幕的苍凉,
又有泰然处之的淡然,

故宫带着它独属的尊贵典雅,
静观历史变迁。


苏唐诗镜头下的故宫,
不再是传统印象中的威严高冷,
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神秘皇权,
而是走下神坛贴近生活,
鲜活又富有温度的古建筑。


连著名的摄影家林铭述先生,看后都忍不住赞叹:“来自并不专业的摄影师,却拍出了最专业的中国古建筑摄影作品。”

而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刘鲁豫先生,更是直言不讳:“苏唐诗用的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摄影器材,行走的是大众游客路线,但他用自己独特的视角,拍出了别样的故宫,为人们呈现出一组惊艳绝伦的视觉盛宴。

只是,美的背后需要忍受极度的孤独与辛苦。
为了拍故宫,7年时间苏唐诗先后往返河南与北京之间40多次。

“我心中的故宫,每个角角落落,每一分分秒秒,都充盈着一种平常的美——任何时刻、任何角度,无处不在的美。
我用去好多年的时间,试图去解读这种极平常又极不平常的美,试图解读其中的密码。”


七年辛苦无人知,好在:好的照片,自己会说话。


当他从3万多张照片中,层层筛选出148张放进摄影集《看见,不一样的故宫》里,故宫前院长单霁翔都被他的作品打动,并为这个素未谋面的摄影师亲自作序。
“我和苏唐诗先生并不相识。他寄了一本样书给我·······我理解他的意思,开始并不打算回复。但当我翻看这本画册之后,便改变了主意。
我被眼前这些有关故宫的照片所打动···在翻看这本画册的时候,我便认识了苏唐诗先生。虽然尚未谋面,但已惺惺相惜。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32237
金币
151789
道行
20030
原创
757
奖券
77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4340(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5-06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6小时前
7年拍摄故宫,定格一眼万年之美
摄影师苏唐诗简介
苏唐诗并非全职摄影师,而是在河南一个小县城工作了近30年的基层民警。他出身书香门第,受家庭影响,自小就喜欢传统文化,热爱摄影、绘画、书法。因工作繁忙、长年辛劳,他右耳失聪,腰椎病严重到成月站不起来,后来从一线岗位退下。2006年,为缓解压力,他重拾年少时的摄影爱好,买了第一台相机。

摄影之路开端
刚开始练手时,苏唐诗决定拍摄家乡黄河故道湿地的晨雾。为了一张照片,他连续十几天天没亮就开车从县城赶到黄河故道拍照,拍到早上七点再开车回去上班。就这样,他用这种“笨方法”拍了8年,那时他见山拍山,见水拍水,拍摄古建筑较少。

与古建筑摄影结缘
2014年,苏唐诗在网上看到一次古建筑摄影大赛,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投稿了一组在山东单县牌坊街拍的照片,没想到从百万张照片中一举获得总赛区三等奖,继而被评为十佳年度古建筑摄影师。第二年再次参赛,他更是直接拿下总冠军。此后,他愈发痴迷古建筑摄影,对古建的热爱一发不可收拾。

7年拍摄故宫的艰辛
为了拍摄故宫,7年时间里苏唐诗先后往返河南与北京之间40多次。他时刻关注北京的天气情况,为了拍故宫的雪景,在春运返程高峰期,费尽力气抢到一张站票,站了5个小时去故宫,腿都站僵了。拍完刚回家,又遇上故宫上元夜,他还没来得及歇脚,又立刻赶回北京。在零下十几度的天气里,手脚冻得失去知觉,他却一直不舍得放下镜头。有一次闭馆时故宫突然天降暴雨,雨停后上空风云变幻极其壮观,工作人员正在清场,舍不得离开的苏唐诗厚着脸皮疯狂按快门,只为留住这一瞬间的惊艳。

作品特色与成就
作品特色
苏唐诗拍摄的故宫照片具有简约的构图、澄净的画面、和谐的色调以及诗意的风景。每一处都散发着深远的意境和极致的惊艳,让观者能感受到过往盛世王朝落幕的苍凉,又有泰然处之的淡然。他镜头下的故宫不再是传统印象中的威严高冷、高高在上的神秘皇权象征,而是走下神坛贴近生活、鲜活又富有温度的古建筑。

专业评价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贾珺评价道:苏唐诗的镜头描画了不一般的建筑之美,在一砖一瓦、一梁一柱之间,以如幻的光影承托厚重的历史文化,经得起久久品味。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刘鲁豫先生直言,苏唐诗用普通的摄影器材,行走大众游客路线,却用独特视角拍出了别样的故宫,为人们呈现出一组惊艳绝伦的视觉盛宴2。

作品成果
苏唐诗从3万多张照片中层层筛选出148张放进摄影集《看见,不一样的故宫》里,故宫前院长单霁翔被他的作品打动,为这个素未谋面的摄影师亲自作序。单院长执掌故宫7年,苏唐诗拍故宫7年,两人虽未谋面,但都把最赤诚的热爱献给了故宫。

以上内容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49566
金币
126515
道行
2004
原创
2396
奖券
2610
斑龄
33
道券
93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4630(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5-06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4小时前
  故宫,作为中国北京的标志性建筑和世界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建筑美学吸引了无数游客和摄影爱好者。苏唐诗的摄影作品,通过他的镜头,展现了故宫别样之美,让我们看到了这座古老宫殿在不同季节、不同光线下的多样风情。

  1. 季节变换之美:苏唐诗捕捉了故宫春花、秋月、夏日、冬雪的四季变换,展现了故宫在不同季节的独特魅力。春天的花开、秋天的月明、夏日的热烈、冬雪的静谧,都被他巧妙地捕捉并呈现。

  2. 光影变幻之美:故宫的红墙绿瓦在不同光线下呈现出不同的光影效果。苏唐诗利用光影的变化,创造出简约而澄净的画面,和谐的色调,以及诗意的风景,让故宫的每一处都散发出深远的意境和极致的惊艳。

  3. 历史沉淀之美:故宫见证了中国数百年的历史变迁。苏唐诗的镜头下,故宫不再是传统印象中的威严高冷,而是带着它独有的尊贵典雅,静观历史变迁。他的作品中既有过往盛世王朝落幕的苍凉,又有泰然处之的淡然。

  4. 生活化的温度:苏唐诗用他独特的视角,让故宫走下神坛,贴近生活,展现出鲜活而富有温度的古建筑。他的摄影作品让故宫变得更加亲切和生动。

  5. 艺术与专业的赞誉:苏唐诗的作品得到了摄影界专业人士的高度评价。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刘鲁豫先生称赞他用普通器材拍出了别样的故宫,为人们呈现出惊艳的视觉盛宴。故宫前院长单霁翔也为他的摄影集亲自作序,表达了对作品的赞赏。

  苏唐诗用7年的时间和40多次往返河南与北京之间的辛苦,从3万多张照片中层层筛选出148张放进摄影集《看见,不一样的故宫》里。他的作品不仅记录了故宫的美,也传达了他对故宫深深的情感和理解。正如单霁翔所说:“好的照片,自己会说话。”苏唐诗的摄影作品,就是那些会说话的好照片,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故宫。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